肺炎的定义、病因及分类:定义: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索、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细菌性帥炎是最常见的帥炎.病因:两个决定因索:病原体: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宿主:呼吸道局部和全身免疫防御系统损害。
分类:1、肺炎按解剖分类:大叶性(肺泡性)肺炎、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2、按病因分类: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病每性肺炎、肺真菌病、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和理化因素所致肺炎。
3、按患病环境分类: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
肺炎的临床表现:症状:轻章不一,决定于病原体和宿主状态。
咳嗽、咳痰(脓性、血痰),或氐有呼吸道症状加垂;伴或不伴胸痛;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病变范围大者;发热:常见体征:早期无明显异常,重症患者可有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紫纽;肺实变的体征;可闻及湿性啰音:胸腔积液征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1、需要机械通气;2、感染性休克需要血管收缩剂治疗。
有其中一项即可诊断。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表、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临表(1)症状:①起病多急骤,高热、寒战,体温通常在数小时内升至39〜4(TC,高峰在下午或傍晚,或呈稽留热,脉率随之增速。
②患者感全身肌肉酸痈,患侧胸部疼痛,可放射到肩部或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
(2)体征:患者呈急性热病容,面颊绯红,舜翼扇动,皮肤灼热、干燥,口角及缺周有单纯疱疹:病变广泛时可出现发纽;有败血症者,可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点、巩膜黄染;累及脑膜时,可有颈抵抗及出现病理性反射。
心率増快,有时心律不齐。
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仅有胸廓呼吸运动幅度减小,轻度叩浊,呼吸音减低及胸膜燃擦音。
肺实变时有叩诊呈浊音、触觉语颤増强及支气管呼吸音等典型体征。
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垂症思者有肠充气,感染严匝时可伴发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神经症状,表现为神志模糊、烦躁、呼吸困难、嗜睡、谑妄、昏迷等。
(考生牢记:典型病变有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
诊斷、鉴别诊断根据典型症状与体征,结合胸部X线检查,易作出初步诊断。
早期仅见肺纹理增粗,或受累的肺段、肺叶稍模糊。
随着病情进展,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表现为犬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在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肋隔角町有少量胸腔积液。
鉴别:(1)干酪样肺炎常呈低热乏力,盗汗,消瘦等结核毒血症状,痰中易找到结核菌,X线显示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 消散缓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内播散。
(2)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炎,军团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当今流行的SARS(非典型帥炎)等,病原学有助诊断"(3)急性肺脓肿随病程进展,咳出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
X线显示脓腔及液平面,鉴别不难。
(4)肺癌通常无显著急性感染中毒症状,血细胞计数不高,抗生索治疗效果欠佳,若痰中发现癌细胞可以确诊。
必要时进一步作CT、MRk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脱落细胞等。
(5)其他肺炎伴剧烈胸病时,应与渗出性胸膜炎、肺枇死鉴别。
相关的体征及X线影像有助鉴别。
肺梗死常有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咯血较多见,很少出现口角疱疹。
下叶肺炎可能出现腹部症状,应通过X线、B超等与急恂出囊炎、嗝下脓肿、阑尾炎等进行鉴别。
治疗(一)抗菌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索G对膏霉索过敏者,或耐青霉索或多朿耐药菌株感染者,可用呼吸氟嗓诺酮类、头或头砲Illi 松等药物,多朿耐药菌株感染者可用力古霉索、替考拉宁等。
(二)支持疗法: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补充足够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索。
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药:鼓励饮水毎H 1〜2L;中等或垂症患者(PaO2<60n im Hg或有发纽)应给氧。
禁用抑制呼吸的镇静药。
(三)并发症的处理:经抗菌药物治疗后,高热常在24小时内消退,或数日内逐渐下降。
若体温降而复升或3夭后仍不降者,应考虑肺炎链球菌的肺外感染.若治疗不当,约5%并发脓胸,应积极排脓引流。
3. 肺结核诊断方法:1.病史和症状体征:2.影像学诊断肺结核病影像特点是病变多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和下叶的背段,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清楚和变化较慢,易形成空洞和播散病灶。
诊断故常用的摄影方法是正、侧位胸片3.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病的主要方法,也址制订化疗方案和考核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
通常初诊患者要送3份痰标本,复诊患者毎次送两份痰标本。
涂片检查阳性只能说明痰屮含有抗酸杆菌,痰中检出抗酸杆菌有极重要的意义。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常应用于支气管结核和淋巴结支气管痿的诊断,支气管结核表现为黏膜充血、溃疡、糜烂、组织增生、形成瘢痕和支气管狭窄,可以在病灶部位钳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对于肺内结核病灶,可以采集分泌物或冲洗液标木做病原体检查,也可以经支气管肺活检获取标木检查。
5.结核菌索试验分类⑴原发熨肺结核⑵血行播散和肺结核⑶继发和肺结核1)浸润性肺结核2)空洞性肺结核3)结核球4)十酪样肺炎5)纤维空洞性肺结核(4)结核性胸膜炎⑸其他肺外结核⑹菌阴肺结核。
化疗原则: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4.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表:(一)症状:缓慢起病,病程长,反复急件发作而病情加朿。
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
1.咳嗽一般晨间咳嗽为主,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和浆液泡沫性,偶可带血。
3.喘息或气急喘息明显者常称为喘息性支气管炎,部分可能合伴支气管哮喘。
若伴肺气肿时可表现为劳动或活动后气急。
(二)体征:早期多无异常体征。
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听到干、湿啰音,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如合并哮喘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并伴呼气期延长。
诊断标准依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慢性气道疾病。
COPD概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实验室检査:(-•)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COPD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有重要意义。
5、慢性肺心病的定义及发病机制?定义:是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解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増加,肺动脉高压,使右心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发病机制:(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2)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3)其他垂要器官的损害。
6、慢性肺心病的X线检査?(1)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还有肺动脉高压征,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215m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2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2)右心室增大征,心尖闘钝,上翘。
23、慢性帥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1)治疗原则: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枳极处理并发症。
(2)措施:①控制感染②氧疗③控制心力衰竭④控制心率失常⑤抗凝治疗⑥加强护理工作7、慢性肺心病的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
严求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纽等,有时咳嗽可为唯一症状。
其特点为反复发作、夜间加重、季节性和家族史。
体征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有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
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常运动,发纽,意识障碍,大汗淋漓,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两肺闻及广泛哮鸣音,是诊断哮喘的主要依据。
典型临床表现:喘息,呼吸闲难,胸闷,咳嗽,夜醍,反复发作、夜间或凌晨加霓、季节性。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无力、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换届。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应有下列三项中至少一项阳性: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③昼夜】〉EF变异率>20%。
符合1-4条或4、5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与左心衰竭引起的喘息样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的鉴别诊断?名称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年龄青少年40岁以上病史有过敏史有心脏X线肺野透亮变化升高,心影无变化肺淤血,心影大药物反应肾上腺素类有效禁用吗啡吗啡、洋地黄,禁用肾上腺素类药物症状呼气性呼吸«难混合型呼吸«难体征少量黏痰、不易咳出广泛哮鸣音,呼气延长大最粉红色泡沫痰两肺水泡音及哮鸣音8、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重度至危重度的治疗?(1)持续雾化吸入B 2受体激动剂或合并抗祖碱药;(2)静脉滴注氨茶碱或沙丁胺醉;(3)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索;(彳)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纠正酸碱失衡;(6)给予氧疗,如病情恶化缺氧不能纠正时,进行无创通气或插管机械通气;(7)有指征时仍可机械通气;⑻防治并发症,如肺不张、气胸、纵膈气肿等;(9)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等。
9. 呼吸衰竭的概念:呼吸衰竭(respiratory九订ure)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巫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分类(一)按照动脉血气分析分类1. I型呼吸衰竭2. H型呼吸衰竭(二)按照发病急缓分类 1.急性呼吸衰竭2.慢性呼吸衰竭(三)按照发病机制分类可分为通气性呼吸衰竭和换气性呼吸衰竭,也可分为泵衰竭(pump failure)和肺衰竭(lung failure)。
发病机制和病生:1.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发生机制(1)肺通气不足(2)弥散障碍通常以低氧为主,不会出现C02弥散障碍(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产生缺02,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亦可导致CO2潴附。
比值>0.8形成生理无效腔增加,若<0.8,则形成肺动静脉样分流。
(4)肺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山于肺部病变肺泡萎缩,肺不张,肺水肿等引起肺动一静脉样分流增加,使静脉血没有接触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的机会,直接流入肺静脉。
(5)氧耗量増加是加垂缺02的原因之一。
2.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1)对屮枢神经的影响,屮枢皮质神经原对缺氧最敏感。
缺氧可引起脑细胞功能障碍,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脑水肿,最终引起脑细胞死亡。
轻度的C02増加,间接引起皮质兴奋:若PaCO2继续升髙,皮质下层受抑制,使中枢神经处于麻醉状态。
(2)对心脏、循环的彩响,缺02和CO2潴留均引起肺动脉小血管收缩而增加肺循环阻力,致肺动脉高压和增加左心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