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小专题
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的特征以及影响
1、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而时,就易形成雾。
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1-3题。
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
3.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
答案:1-3 D C D(地中海气候)
三、气候的影响因素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例:
(2013•浙江)根据下面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
围.
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光照充足、地形平坦、
生长期长。
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分析:(1)影响棉花生长的自然条件有:地形、气候(光照、降水、热量)、水源、生长期长短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市场、交通、技术水平、劳动力等。
(2)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和变化特点,可以得出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影响降水的因素有: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
(3)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地形、天气状况、洋流等因素。
解答:解:(1)从气候上看,我国新疆棉花产区与美国棉花产区共同点: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条件充分,热量较为充足,生长期较长;从地形上看,盆地或平原地形都比较平坦。
(2)西北部的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差异大,变化快;由沿海向内陆数值增大。
影响因素主要考虑地形的影响,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在山脉的西侧的迎风坡形成丰富的降水,东侧的背风坡降水稀少.山间盆地地形封闭,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
(3)表中数据显示,甲城冬季气温高(可以联系地形阻挡寒冷气流产生的影响),夏季气温低(可以联系洋流的影响)。
故答案为:(1)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长等,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
(2)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大.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妹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3)甲城比乙城冬季气温高,夏季: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影响弱,气温较高。
美国东部为低缓的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气温较低.夏季:甲城受寒流的影响,气温较低。
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气温较高。
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汇总
例、1下图为以北半球为例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
(1)④气候类型的显著特征是( )
A.全年温和湿润
B.冬季温暖多雨,夏季高温干燥
C.一年干湿两季分明
D.终年炎热干燥
(2)5地气候类型的成因()
A..西风带控制
B..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C.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答案:A D
例2、如图为沿某岛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
1.该岛屿可能是
A.台湾岛
B.马达加斯加岛
C.加里曼丹岛
D.海南岛
2.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背风地带
B.海拔较高
C.受沿岸寒流影响
D.距海较远
3、分析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的原因
答:
答案:1、B、 2、C 3、乙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多地形雨;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降水多。
四、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1、气候类型判读的一般步骤(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1)判断半球: 6、7、8月气温最高:北半球
12、1、2月气温最高:南半球
(2)以温定带
2、不同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北半球)示意图: (1)地带性分布:13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带性规律。
如下图所示:
各气候类型分布特点总结:
只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缺少):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
只分布在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类型最多的大洲:亚洲、美洲。
分布大洲最多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南极洲除外)。
(2)非地带性分布
①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③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
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
⑤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⑥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3)气候类型分布图的判读方法——四“抓”
①抓“归纳”求“规律”: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方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
如通过分析非洲、欧洲西部,以及南、北美洲西部沿海气候类型的分布,可归纳出:大陆西岸气候类型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大致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
②抓“共性”重“个性”:气候类型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大致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这是共性。
但在实际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上述规律主要符合大陆西岸气候类型的分布,而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类型的分布又有具体情况,这是个性。
③抓“一般”推“特殊”:“一般”往往代表的是普遍现象,当这种一般现象出现了异常,就必然有其特殊性。
如根据太阳辐射热量的分布状况,我们将全球划分为五个温度带,与其对应的等温线、气候类型也应沿纬线分布。
但在实际中,气候类型并非都沿纬线分布,经仔细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气候类型的分布还与地表形态、海陆热力性质、洋流、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
具体读图分析时,要看当地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差异决定了其特殊性。
④抓“对比”找“异同”:如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较大,而北美、南美、大洋洲这种气候的分布面积狭小。
其差异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对照四个地区的地形图,比较它们所处的纬度位置(四个地区在纬度40°—60°之间都有陆地分布)、主要山脉走向(欧洲西部平原贯穿东西,山脉呈东西走向,利于湿润西风深入,影响广大地区;北美洲落基山脉、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紧靠西岸,阻挡了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东扩)、海陆分布(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各地距海较近,暖流强盛;大洋洲南纬40°—60°之间的陆地面积很小)来分析。
例1:20XX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
完成1-2题。
1.20XX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XX年下降40%~50%。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答案:1、B 2、B
例2、下图是某城市各月份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反映了该城市的典型气候特征,这个城市是()
A. 罗马
B. 曼谷
C.北京
D.纽约补充:不同气候的降水柱状图和降水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