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种类
卤代烃-氟利昂(3)
CFC,氯氟烃
性能稳定,可进入平流层 只有受紫外线照射方分解出Cl离子 对臭氧层破坏作用较大
HCFC,氢氯氟烃
相对不稳定,到达平流层前已经分解 对臭氧层破坏作用较小
甲烷族氟利昂
甲烷
CH4 R50 CH3Cl CH3F R40 R41 CH2Cl2 CH2ClF CH2F2 R30 R31 R32 CHCl3 CHCl2F CHClF2 CHF3 R20 R21 R22 R23 CCl4 CCl3F CCl2F2 CClF3 CF4 R10 R11 R12 R13 R14
已经商品化的非共沸混合物,依应用先后在400序号 中顺次地规定其识别编号。
5.无机化合物
编号
R7XX
无机化合物的分子量 氨
举例
二氧化碳
水
R717 R744 R718
第二种命名法
杜邦公司首先提出了卤代烃类物质新的命名方法, 并已为全世界所接受。
1)CFC CFC 表示全卤化氯 ( 溴 ) 氟化烃类物质。 这类物质不含氢原子,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和 温室作用均很强、化学性质稳定、大气寿命 长。这类物质作为制冷剂使用已经被禁止。
C2H2F4为R134, CF3Br为R13B1。
卤代烃-氟利昂(2)
根据制冷剂的化学组成表示制冷剂的种类。 不含氢的卤代烃称为氯氟化碳,写成CFC;含氢 的卤代烃称为氢氯氟化碳,写成HCFC;不含氯 的卤代烃称为氢氟化碳,写成HFC;碳氢化合物 写成HC;CFC、HCFC、HFC、HC等后接数字或 字母的编制方法同国家标准GB7778-87规定一致。 如,R12属氯氟化碳化合物,表示成CFC-12;R22、 R134a、R170 分别表示成HCFC-22、HFC-134a、 HC-170。
制冷剂种类
制冷剂的种类和编号
制冷剂的分子结构可将制冷剂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制冷剂的组成可分为单一制冷剂和混合制冷剂 制冷剂的物理性质可将制冷剂分为高温(低压)、中温(中压)、低温 (高压)制冷剂。
无机化合物:氨、水、二氧化碳
卤代烃:氟利昂
碳氢化合物:甲烷、乙烷、丙烷
混合制冷剂:共沸和非共沸 其他烃类:乙烯、丙烯
举例
R500
R502
已经商品化的共沸混合物,依应用先后在500序号 中顺次地规定其识别编号。
4、非共沸(液体)制冷剂
组成 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冷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在气化或液化过程中,成分不断变化 定压下,对应的温度也不断变化。 编号 R4XX
R407c
举例 R404a
R32/R125/R134a(23:25:52(%)) R125/R143a/R134a(44:52:4(%))
乙烷
CFC 96.1.1全面限制 HCFC 2030.1.1全面限制
HFC ODP=0 HCC
有毒
PFC ODP=0 PCC
强毒
常用制冷剂的种类
• 按照化学成分分:
1.无机物:NH3 、 H2O、N2、CO2 2.有机物: 1)碳氢化合物:CH4、C2H6、C2H4 2)氟利昂: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卤族取代物。
R13,R14,R503,烷,烯
举 例
1 离心式制冷机的空调系统 2 普通单级压缩和双级压缩的活塞式制冷系统,-60 °C以上 3 覆叠式装置的低温级
(1)无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用序号700表示,化合物的分子 量(取整数部分)加上700就得出其制冷剂的 编号。例如,氨的分子量为17,其编号为 R717 。二氧化碳和水的编号分别为R744和 R718。
氯氟烃CFC 含氢氯氟烃 HCFC
可燃性增大
CH4 (R50)
氢氟烃HFC
CF4 (R14)
(2)卤代烃-氟利昂
• CmHnFpClqBrr,其原子数m、n、p、q、r之间的
关系式为2m+2=n+p+q+r。 • 命名:R(m-1)(n+1)pBr,如:CF2Cl2为R12 , • 环状衍生物的编号的规则相同,只在字母R后加 一个字母C,如C4F8为RC318。 • 同分异构体相同编号,而随着同分异构变得愈来 愈不对称,附加小写a、b、c等。如CH2FCH2F, 编号为R152;它的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HF2CH3, 编号为R152a。
低温(高压)制冷剂
ts>0℃ pc≤0.2~0.3MPa
0℃>ts>-60℃, 0.3MPa<pc<2.0MPa
ts≤-60℃ pc≥2.0MPa
以制冷剂(Refrigerant)第一个字母 R开头,后面接数字,数字含义如下:
1、氟利昂(饱和碳氢化合物的பைடு நூலகம்族取代物)
分子式 CmHnFxClyBrz n+ x+ y+ z = 2m+2
一氟三氯甲烷(CCl3F) CFC11
二氟二氯甲烷(CCl2F2) CFC12
2)HCFC
HCFC 表示含氢的氯氟化烃类物质。这 类物质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和温室作用均较 CFC 类物质弱,由于含氢,化学性质不如 CFC类物质稳定,因此大气寿命也缩短了。 作为短期过渡制冷剂使用。
二氟一氯甲烷(CHClF2)
CHClF2、CCl2F2、C2H2F4
3.混合物: 1)非共沸混合物:蒸发过程中混合物温度发 生变化。 R401 2)共沸混合物:具有共同的沸点,蒸发过程 中混合物温度不发生变化。 R501
按照制冷剂的标准蒸发温度,将其分为三类: 标准蒸发温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饱和温度。
高温(低压)制冷剂
中温(中压)制冷剂
CFC 96.1.1全面限制 HFC ODP=0 HCC
有毒
PFC ODP=0 PCC
强毒
HCFC 2030.1.1全面限制
C2H6 乙烷族氟利昂 R170 C2H5Cl C2H5F R160 R161 C2H4Cl2 C2H4ClF C2H4F2 R150 R151 R152 C2H3Cl3 C2H3Cl2F C2H3ClF2 C2H3F3 R140a R141b R142b R143a C2H2Cl4 C2H2Cl3F C2H2Cl2F2 C2H2ClF3 C2H2F4 R130a R131 R132a R133a R134a C2HCl5 C2HCl4F C2HCl3F2 C2HCl2F3 C2HClF 4 C2HF5 R120 R121 R122 R123 R124 R125 C2Cl6 C2Cl5F C2Cl4F2 C2Cl3F3 C2Cl2F4 C2ClF5 C2F6 R110 R111 R112 R113 R114 R115 R116
R152 R152a
2、碳氢化合物(烃类)
烷烃类 编号 举例 与氟利昂编号方法相同
甲烷(CH4)
乙烷 (C2H6)
R50 R170 R1150 R1270
烯烃类
编号 R1+氟利昂编号方法 举例 乙烯 (C2H4)
丙烯 (C3H6)
3、共沸(液体)制冷剂
组成 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冷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 在气化或液化过程中,成分始终保持相同; 在既定压力下,发生相变时的温度保持不变。 编号 R5XX 质量百分比 R152a/R12(26.2/73.8) R22/R115 (48.8/51.2)
编号
R(m-1)(n+1)x(a,b…)Bz
同分异构体 溴分子数,为0,B可省略
举例
二氟一氯甲烷(CHClF2) 二氟二氯甲烷(CCl2F2)
R22 R12
四氟乙烷C2H2F4 同分异构体
CHF2CHF2 CF3CH2F
R134 R134 R134a R152
二氟乙烷C2H4F2 同分异构体
CH2FCH2F CHF2CH3
高温(低压)、中温(中压)、低温(高压)制冷剂—
———按制冷剂标准沸点的不同区分 类别 ts(°C) 环境温度在30 °C 时的冷凝压力(bar) 制冷剂
高温(低压) 制冷剂1 中温(中压) 制冷剂2
低温(高压) 制冷剂3
>0 -60-0
<-60
约<3 约在3-20
约>20
R11,R113,R114,R21 R12,R22,R717,R142,R50 2
HCFC22
3)HFC
HFC表示含氢无氯的氟化烃类物质。 这类物质由于不含氯和溴,对臭氧不产生 破坏作用,温室作用也较弱。且由于含氢, 大气寿命较短。 长期过渡制冷剂使用。
CHF2CH3 CHF2CH3
HFC134a
HFC152a
常用制冷剂及其性质 CCl4(R10)
Chlorine: 氯 Fluorine: 氟 Carbon: 碳 Hydrogen: 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