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
3热病口渴,阴虚消渴4.热泄热痢,
1.风热感冒,头昏头痛。
2.目赤肿痛,耳聋耳鸣。3.风湿痹 痛
5~9g,煎服
&柴胡
伞形科植物羌活 柴胡或狭叶柴胡 的干燥根
苦、辛,微寒。
归肝、胆经
解表退热,疏肝
解郁,
升举阳气,截疟
1.表证发热,少阳证。
2.肝郁气滞。
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4.寒热疟
3~9g,解表退热生 用,量稍重,疏肝 应醋制,升阳宜酒 制或生用量宜轻
或川白芷和杭白
燥湿止带,
消肿
3.鼻渊。4.带下证。
芷的根
排脓
5.疮疡肿毒
通鼻窍
&细辛
马兜铃科植物北 细辛、汉城细辛或 华细辛的干燥全 草
辛,温。有小
毒。归肺、肾、
心经
解表散寒,祛风
止痛,
温肺化饮,宣通
鼻窍
1.风寒感冒。
2少阴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3..鼻渊。4.肺寒咳喘
1~3g,散剂每次服~1g
阴虚阳亢头痛、阴虚 肺热咳嗽等忌用;用 量不且过大;反藜户
中药表格 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药名
药用来源
性味归经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麻黄
麻黄或木贼麻黄
辛、微苦,温。
发汗解表,
1.风寒感冒。
煎服,
2~9g
表虚自汗、阴虚盗汗
的草质茎
归肺、膀胱经
宣肺平喘,
2.咳嗽气喘。
及肺肾虚喘者均慎
用
利水消肿
3.风水水肿。
&桂枝
樟科植物肉桂的
辛、甘,温。
发汗解肌,温通
1.风寒感冒。
本品性能生发,阴虚阳 亢,肝风内动,阴虚火 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 慎用
疾
淡豆豉
苦、辛,凉。
归肺、胃经
解表,除烦,
宣发郁热
1.外感表证。
2.热病烦闷
药名
药用来源
性味归经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升麻
毛茛科植物大三
叶生麻、兴安升麻
或升麻的干燥根
茎
辛、微甘,微 寒。归肺、脾、 大肠、胃经
发表透疹,清热
解毒,
子
干燥成熟果实
归肺、胃经
透疹
宣肺祛痰,
消肿
解毒
痄腮,喉痹
减
忌用
&蝉蜕
为蝉科昆虫黑蚱
甘,寒。归肺、
疏散风热,
利咽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喑哑。
3~10g,煎服或作
孕妇慎用
若虫羽化时脱落
的皮壳
肝经
开音,
明目退翳,
熄风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3.目赤翳 障。
丸散。一般用量易
小,止痉则大量
止痉
4..急、慢惊风。5.小儿夜哭
3、食鱼蟹中毒而至腹痛泄泻者
&生姜
姜科植物姜的新
鲜根茎
辛,微温。归
肺、脾、胃经
解表散寒,温中
止呕,
温肺止咳
1.风寒感冒。2.脾胃寒证。
3.胃寒呕吐。
4.肺寒咳嗽。汁
服
本品助火伤阴,故热
盛及阴虚内热者忌
服
&香薷
唇形科植物石香
薷的干燥地上部
分
辛,微温。归
肺、脾、胃经
1.外感风寒。
煎服,
3~9g
温燥之性较烈,阴血
或宽叶羌活的干
归膀胱、肾经
胜湿,
2.风寒湿痹(以祛上半身风寒湿痹
亏虚慎用。用量过多
燥根茎及根
止痛
见长)
易致呕吐
&白芷
伞形科多年生草
辛,温,归肺、
解表散寒,
祛风
1.风寒感冒。2.头痛。牙痛,风湿
煎服,
3~9g
阴虚血热者忌用
本植物兴安白芷
胃、大肠经
止痛,
痹痛。
升阳举陷
1.外感表证。2.麻疹不透。
3.齿痛口疮,咽喉肿痛,温毒发斑。
4.气虚下陷,脏器脱垂,崩漏下血
3~9g,发表透疹,
清热解毒生用,升
举阳气用炙升麻
麻疹已透,阴虚火旺, 以及阴虚阳亢者,均当 忌用
&葛根
豆科植物野葛或
甘葛藤的干燥根
甘、辛,凉。
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生津
止渴,
升阳止泻,透疹
1.表证发热,相背强痛2.麻疹不透
煎服,
3~9g
外感热病、阴虚火
干燥嫩枝
归心、肺、膀
胱经
经脉,
助阳化气
2.寒凝血滞诸痛症。
旺、血热妄行,忌用。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 慎用
&紫苏
唇形科植物紫苏
辛,温。归肺、
解表散寒,行气
1、用于外感风寒证
煎服,
5~9g,不易久
无特殊注意
的茎、叶其叶称紫
脾经
宽中,
.、八
煎
苏叶,其茎称紫苏
茎
解鱼蟹毒
2、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
散
血虚头痛不宜用。过
量易中毒
辛夷
辛,温。归肺、
胃经
发散风寒,通鼻
窍
1.风寒感冒。
2.鼻塞、鼻渊
葱白
辛,温。归肺、
胃经
发汗解表,散寒
通阳,
解毒散结
1.风寒感冒。
2.阴盛格阳。3.疮痈肿毒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
唇形科多年生草
本植物薄荷和家
薄荷的茎叶
辛,凉。归肝、
肺经
疏散风热,清利
头目,
利咽透疹,疏肝 行气
透疹
&桑叶
为桑科植物桑的
苦、甘,寒。
疏散风热,
清肺
1.外感风热,温病初期。
5~9g,煎服或入丸
蜜制可增强润肺止咳的
干燥叶
归肺、肝经
润燥,
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
散。外用煎水洗眼
作用
平抑肝阳,
明目,
清肝
3.肝阳眩晕。4.目赤昏花。5.血热
凉血止血
妄行
&菊花
为菊科植物菊花
的干燥花序
辛、甘、苦,
微寒。归肝、
药名
药用来源
性味归经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藁本
辛,温。归膀
胱经
祛风散寒,除湿
止痛
1.风寒感冒,太阳头痛。
2.风寒湿痹
&苍耳
子
为菊科植物苍耳
的干燥成熟带总
苞的果实
辛、苦、温。
有毒。归肺经
发散风寒,通鼻
窍
祛风湿,止痛
1.外感风寒。2.鼻渊。
3.风湿痹痛。4.风疹瘙痒、疥癣麻 风
3~10g,煎服,或入丸
肺经
疏散风热,平抑
肝阳,
清肝明目,清热 解毒
1.外感风热,温病初期。2.肝阳眩 晕,肝风实证。3.目赤昏花。4疮痈 肿毒
5~9g,煎服或入丸
散
疏散风热用黄菊花,清 热明目用白菊花,清热 解毒用野菊花
&蔓荆
子
马鞭科植物单叶
曼荆或曼荆的干
燥成熟果实
辛、哭,微寒。
归膀胱、肝胃
经
疏散风热,清利
头目,
祛风止痛
发汗解表,化湿
和中,
利水消肿
1.风寒感冒。
2.水肿脚气
煎服,3~10g,利水退
肿须浓煎
本品发汗力较强,表
虚有汗者忌用
&荆芥
唇形科植物荆芥
的干燥地上部分
辛,微温。归
肺、肝经
祛风解表,透疹
消疮,
1.外感表证。2.麻疹不透、风疹瘙 痒。
煎服,~9g,不易久煎。
发表透疹消疮易生
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无论风寒风热,均易
止血
3.疮疡初起有表证。4.吐衄下血
用;止
'血易炒用
配伍选用
&防风
伞形科多年生草
辛,甘,微温。
祛风解表,
胜湿
1.外感表证。
煎服,
~9g
本品药性偏温,阴血
本植物防风的根
归膀胱、肝、
止痛,
2.风疹瘙痒。
亏虚、热病动风者不
脾经
止痉
3.风湿痹痛。4.破伤风
宜使用
&羌活
伞形科植物羌活
辛、苦,温。
解表散寒,
祛风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2.风热头 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3.麻疹 不透,风疹瘙痒。4.肝气郁滞,胸 闷胁痛
3~6g。不易久煎
体虚自汗者不宜使用
&牛蒡
菊科植物牛蒡的
辛、苦,寒。
疏散风热,利咽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2.麻疹不 透,风疹瘙痒。3.痈肿疮毒,丹毒,
6~12g,炒用使苦
寒及滑肠之性稍
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