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灾害防范_ppt课件

自然灾害防范_ppt课件

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 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室外避震
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寻找安全的地方
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远离建筑物的空地; 在室内,房屋到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地方, 往往 是人们得以幸存 的相对安全地点,也是 我们常说的避震空间。
采取安全的姿势
躲避时要 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蹲下或坐下 时,要尽量曲身体,减少受伤的机会。
作 业
自然灾害的定义? 自然灾害的种类?
震后自救与互救?
洪水的应急措施?


洪 水 中 的 救 助

①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
方法: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
②抢救溺水人员
最主要的方法: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
阅读
风灾
大雾 沙尘暴
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 或野外的低洼处。
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 行 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 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下列图片都是哪种自然灾害
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 害之一。地震是最猛烈、最突然和造成人 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种类,也是人们最 为恐惧的自然巨变。这在现代社会尤为如 此,而且减少人员伤亡的最有效手段—— 地震预报至今尚未达到十分准确、足以完 全信赖的地步。因而普通民众只有在灾前 提高防灾意识,掌握救助常识,才能最大 限度地创造震中生存的机会。
滑坡、泥石流
山区、半山区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
生。 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 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 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 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 道弯曲、汇合处。
重要的一点。
阅读
震后互救的应遵循的原则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 手壮大救助队伍;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 听仔细(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 ⑤要仔细确定被困人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刨,以防 止意外伤亡。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保护好身体的重要部位
避震时要保护好头部,颈部,眼睛,口鼻等身体重 要部位。躲避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可能 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 要防止灰土、毒气等侵入口、鼻,有可能时,可用 湿毛巾捂住口鼻。
(三)震后自救与互救
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2、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3、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
一关注汛期天气预报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防洪准备
二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
三准备逃生物资。
(二)洪水应急 (三)洪水中的救助
洪水应急措施:
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 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 山丘和高坡等。
②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 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 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 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 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 上电线的电击。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 事件。
一是要有人类破坏自然, 导致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自然灾害的形成 必须具备两个条 件
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 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 的客体。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 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 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 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 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 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 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 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 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 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 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 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一)震前——防震准备
1、认识地震前兆
地下水异常 动物异常 海况反常 气象怪异 大地活动异常
了解避难袋中装有的常备物品、重量、 体积要求等。
(二)震中——避震
抓住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 室内避震 “伏而待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