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科学专题训练科学方法浙教版

中考科学专题训练科学方法浙教版

浙教版科学中考专题训练及答案-科学方法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控制变量法是探究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下列探究过程中运用了这一方法的是()A.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B.通过观察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C.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电阻一定D.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2.如图所示,在做“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时,选用质量较小的卡片,目的是忽略小卡片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这种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四个实例中所用研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A.选用质量相同的物体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B.选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C.选用轻绳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D.选用2Ω和8Ω两个电阻串联代替10Ω的电阻3.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采用“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和电压关系”的研究方法。

以下探究没有运用该方法的是()A.探究燃烧的条件B.探究磁场的方向C.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探究动能的大小跟质量和速度的关系4.下列同一选项中,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同的是()A.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B.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C.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D.通过亮度来判断灯泡实际功率的大小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来判断磁性强弱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

如图6所示的实验中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6.下列各种重要科学理论,不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B.原子核式结构理论C.牛顿第一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7.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某年某月某天,物理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课外观察月亮的活动,听听同学通过观察作了以下记录,其中通过直接观察不可能得出的记录是()A、月亮是一个球体B、月亮象一个银色的盘子C、月亮象一艘弯弯的小船D、月亮悬挂在东方45°的天空中9.在科学探究中,常把直接测量有困难的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来研究.这种方法称之为转换法.例如在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时,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直接测量,可以通过测量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的多少.下述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的是()A.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动能大小的比较方法B.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推理出物体不受阻力时的运动状态C.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灯泡及改变电源电压,多次实验D.在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10.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察,但变化时引起的其他量的变化却易直接观察,用易观察的量显示不易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下列测量仪器中不是利用这种思路制作的是()A.温度计B.压强计C.弹簧测力计 D.量筒11.力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去认识它,这是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同样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 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先使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让电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B. 温度的高低是看不见的,我们可以通过液体体积的变化去认识它C. 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运动物体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 在学习蒸发与沸腾时,通过比较得出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12.人们要认识事物,就要对事物进行比较,引入相应的物理量。

下列几幅图给出的比较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进行长短的比较,引入“长度”物理量B.进行大小的比较,引入“质量”物理量C.进行运动快慢的比较,引入“速度”物理量D.进行压力作用效果的比较,引入“压强”物理量13.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家创造性地引入了一系列科学概念,譬如:①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②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了“原子”;③在研究物质导电性时引入了“绝缘体”;④在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⑤在研究人类听觉范围时引入了“超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⑤14.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属于“缺点列举法”的是()A.根据增大摩擦的方法想到减小摩擦的方法B.为了研究磁场引入磁感线C.制作变阻器时发现导线太长而采取缠绕方式D.将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5.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

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①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②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③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④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16.根据实验事实和一定的理论推理,揭示自然规律是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

如图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车。

①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短②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③如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长④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较短⑤在水平平整的木板表面上,运动路程较长。

则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A.事实①④⑤,推论②③B.事实①④⑤,推论③②C.事实①②③,推论④⑤D.事实①③②,推论⑤④17.在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方法是不可缺少的.比值法是对与多个因素有密切关系的某个物理量进行测量的思想和方法.我们学习过的速度和密度概念都是通过比值法建立起来的。

下列物理量不是用这种方法建立起来的有()A.热值 B.功率 C.功 D.比热容18.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常用的物理方法。

下列根据现象所作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A.扩散现象推测分子是运动的B.电路中的灯泡发光推测电路中有电流C.小磁针放在磁体旁受力偏转推测磁体周围有磁场D.街边的路灯同时亮、灭推测路灯是串联的19.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用力挤压装满水的玻璃瓶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明显上升,这是利用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来放大玻璃瓶的微小形变。

下列做法中也用到这种放大思想的是()A.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通过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B.在探究电阻中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来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C.在研究电阻的串联时,为了使研究更方便,我们通常用一个电阻来替代多个电阻D.用磁感线来描述磁体的磁场20.下列研究过程中,运用“逆向思考法”的是()A.研究电流时,将其比作水流B.通过瓶口塞子上插着的细管中液面的变化,显示玻璃瓶的微小形变C.研究电流时,设想自己就是电路中移动的电荷D.研究电磁现象时,由电生磁想到磁能否生电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我们学过的一些物理知识是有规律的,且有些规律是相似的,只有弄清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请你根据下表示例,完成填空.知识点相似的规律不同点声波电磁波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声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电磁波可以传递能量电磁波在真空中可以传播电荷磁极电荷分正负,可以单独出现磁极分南北极,总是成对出现22.下列四个实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是哪些?A.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B.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C.用水流的形成来类比电流的形成D.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23.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是;在制作导线和电阻丝时主要是根据导体的对电阻大小的影响来选的。

24.物理学中,常用新的物理量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比如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引入速度;要比较做功的快慢,需要引入;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需要引入。

25.小丽总结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方法后发现: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需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地测量出来;当要探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控制多余变量。

在下面两个实验中,甲图实验一定要让物块在水平木板上做运动,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间接地测量出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乙图实验若要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就要用同一小球A从轨道上的(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滚下,通过物块B被撞开的距离s的大小来间接显示A球到达水平面上时的动能大小。

26.控制变量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1)下列四个实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是哪些?A.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B.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C.用水流的形成来类比电流的形成D.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2)为验证新鲜猪肝提取液的催化作用,小明做了以下实验:在试管中加入7.5%的H2O2溶液10毫升,再加入2毫升新鲜猪肝提取液。

观察产生气泡的速度。

有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缺少对照组,补充了如下实验:甲:在另一试管中加入7.5%的H2O2溶液10毫升,再加入2毫升蒸馏水。

观察产生气泡的速度。

乙:在另一试管中加入7.5%的H2O2溶液10毫升,不再加任何物质。

观察产生气泡的速度。

则以上哪项可以作为小明所做实验的对照组。

A.甲 B.乙 C.甲和乙均可27.平常我们吃熟鸡蛋时,发现被蛋白质包围的蛋黄是圆球形的,那么生鸡蛋的蛋黄形状是否也是圆球形的呢?为探究这个问题,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下面的实验,同时还查阅了相关材料。

步骤一:取一只玻璃杯,里面盛小半杯清水,在清水里加入一大滴菜油,发现菜油滴到水面上后呈薄片浮于水面;步骤二:再取一定量的酒精,沿着杯壁慢慢倒入水中,发现随着倒入酒精量的增多,油的薄片慢慢变小,厚度渐渐增加,变成扁球形,最后演变成圆球形,悬浮在酒精溶液中。

小资料:当油滴处于悬浮状态时,表面张力会使它的表面积可能缩小到最小值,而在体积一定的条件下,以球形的表面积为最小。

对上述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1)推测生鸡蛋中蛋黄的形状是 __ __ __ 形;(2)请从密度的角度分析油滴处于悬浮状态的原因; __ __ __(3)该实验体现了哪一种科学探究方法? __ __ __A.控制变量法B.类比法C.对照法28.在学校实验室开放时.同学们对手摇发电机非常感兴趣,他们想:发电机产生感应电流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于是他们开展了探究,以下是他们所用的发电机和实验记录表:⑴根据表格可知,他们准备研究发电机产生感应电流的大小是否与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