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


传播到人类,而且致病性强、病死率高。美国
CDC将其列为最高生物安全级别(BSL-4)。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
第一章 小 结
❖ 1、掌握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的定义 ❖ 2、举例说明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 3、了解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 4、典型案例分析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
第二章 Infection Process
意义:诊断 特异免疫 发病机理研究
第三节 病原体对传染过程的作用
❖ 一、细菌的致病作用 1、侵袭力 2、产生毒素的能力
❖ 2、果蝠是HeV的自然宿主。
❖ 3、爆发时间和果蝠的繁殖季节有一定联系。 ❖ 4、直接接触是传播的主要途径。 ❖ 5、明显的人兽共患特征,容易通过发病动物
Locations of henipavirus outbreaks (red stars– Hendra virus; blue stars–Nipah virus) and distribution of henipavirus flying fox reservoirs (red shading–Hendra virus ; blue shading– Nipah virus)
等,以便切断传播途径; 8、有利于研究各种病原的功能性基团及免疫增强剂等,提高特异免疫效应; 9、有利于考核综合性防疫措施执行情况,如检、隔、封、消、处等; 10、有利于对重要人兽共患病及生物战剂的深入研究。
Hendra Virus Disease
❖ 1、澳大利亚(1994、2004)两度爆发人、马 共患的亨德拉病毒病。马呈现严重的呼吸道症 状、共济失调和高致死率;人呈现流感样症状 /呼吸道症状/反复发作性脑炎症状。

六十年代—鹦鹉、笼养鸟

七十年代—鸽、鹌鹑

八十年代—鸵鸟、孔雀、企鹅

九十年代—鹅
❖ 21世纪初—鸭(福建)、猪(上海、江苏、浙江等)

—人(Isolation of Avian Paramyxovirus
1 from a Patient with a Lethal Case of Pneumonia
Journal of virology, Nov. 2007,p. 12709~12714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
第三节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查明一定地区内各种疫病的种类、分布和流行规律; 2、有利于查明某种疫病在一定地区的分布和流行情况; 3、有利于阐明某种传染病在特定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下的流行规律,以便能够有
❖ 1、体液免疫 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后刺激B细胞,使其转化为浆细胞,产生 多类免疫球蛋白,即抗体。免疫球蛋白可分为五大类,即免 疫球蛋白G、A、M、D、E,它们是构成体液免疫的基础。
❖ 2、细胞免疫 是指动物体内T淋巴细胞和其它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受抗 原刺激后,分化、增生、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所表现出来的 特异性免疫应答。这种免疫应答不能通过血清传递,只能通 过致敏淋巴细胞传递,故称细胞免疫。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Infection Process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的机体和 动物机体的反应这一对矛盾对 立统一的过程。
二、感染 Infection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
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 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 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三、传染病 Infectious Diseases
等)的分布 、功能等; 8、研究各种病原的功能性基团及免疫增强剂等,提高特异
性免 疫效应。
NDV(新城疫病毒)研究背景 1、副粘病毒的动物感染谱增宽
2、副粘病毒侵犯人越来越明显
❖ APMV-1是确切报道的能够在多种禽类唯一具有 广泛致病性的血清型。
鹅副粘病毒病流行态势
❖ 20世纪二十年代—鸡、火鸡
制和消灭这些疫病的对策与措施的科学。
第二节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一定地区内各种疾病的种类、分布、流行概况; 2、研究某种疫病在一定地区分布和流行情况; 3、研究并阐明某种传染病在特定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下
的流行规律,以便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发生和流行; 4、研究某些疫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探索新的防控措施; 5、研究某些病原的性质与功能,探索新的诊检防手段; 6、研究影响某些疫病流行的外在因素; 7、研究各种传播媒介(如野生动物、啮齿动物、节肢动物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 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并具有 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传染病的特征
❖ 1、由特定的病原体引起; ❖ 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 3、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 4、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 5、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 ❖ 6、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第二节 机体对传染过程的作用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
Animal (loemic) epidemiology
一二三
问题思考?
❖ 1、疾病的存在及原因(源头) ❖ 2、个体发病与疫病流行的关系(过程) ❖ 3、外界因素对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影响)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的概念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 (Animal epidemic disease epidemiology) 研究动物疫病在畜禽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以及制定预防、控
一、非特异性免疫 是机体对多种抗原物质,而非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物质的生
理性免疫应答。 通过以下三方面的功能来体现。 1、屏障作用:外部有皮肤与粘膜屏障, 内部有血脑屏障和血胎屏障等。 2、吞噬作用 3、体液作用
意义: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非特异性抵抗力。
二、特异性免疫及其意义
❖ 动物患某种传染病痊愈后,或病原微生物(抗原物质)进入 机体后,机体可产生针对该种微生物的免疫能力,机体常可 抵抗同一种病原体的再次感染,称为特异性免疫。
效地预防和控制其发生和流行; 4、有利于调查某些疫病(尤其是新发现的传染病、老病新形式的出现等)的病因与
发病机理,探索新的防控措施; 5、有利于某些病原的性质与功能研究,探索新的诊、检、防手段; 6、有利于研究影响疾病流行的外在因素(如自然环境改变、自然疫源地介入等); 7、有利于调查各种传播媒介(如野生动物、啮齿动物、节肢动物等)的分布、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