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阅读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亟待提高。
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充分的诵读,通过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风光、
市井面貌、百姓生活五个角度进行分析,依照意象、意境、情感这一
思路,对整首词整体感知。
教学目标:品味诗句,培养思维能力,理解能力。
学习两种表现手法,迁移应用,培养写作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德育要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赏析诗句。
导入:
柳永的这首《望海潮》不同于他以往的婉约词风,起笔高亢,以大开大合的笔法,浓墨重彩的向我们展现了杭州的美丽与繁华。
上节课我们通过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风光、市井面貌、百姓生活五个角度进行分析,体会到了词人对杭州都市生活的繁华、祥和、美丽的惊叹、赞美和喜爱之情。
我们也感受到了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这都得益于词中优美的语言和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难点是赏析诗句。
重点是点染和铺陈这两种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
首先让我们齐读《望海潮》。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学生齐读)(评价)
通过学生的齐读,我们来共同赏析名句。
一、学习难点:赏析诗句
赏析诗句时,我们要学会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抓住关键词,可以抓住关键的动词、副词、形容词、数量词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1、首先,让我们来赏析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的一句“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不好,用霜雪比喻浪花,波涛滚滚而来,“卷”突出浪涛的形态,如果用“推”就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
2、除了这一句,本词中还有许多美妙的诗句,例如“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句。
(相传金主完颜亮读罢柳永《望海潮》一词,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现在我们用抓住关键词这种方法来赏析这一句。
首先,我们发现修饰“桂子”和“荷花”这两种西湖的典型意象时选用了“三秋”、“十里”两个数量词,“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
“十里”是说湖中荷花种植范围广,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
桂花与荷花并不是盛开在同一时节,词人巧妙地把西湖的两种典型意象凝练于一句诗中,大大扩大了词的意境,给人以开阔壮美之感。
“重湖叠巘清嘉”是说,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绣山水实在是清丽可嘉,这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
3、在词中,我们不但体会到了自然风光的优美壮阔,我们也能感受到人们生活的恬静安逸。
本诗中哪一句诗最能表现人们生活的安居乐业呢?“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的确如此,这一句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生活情景呢?提示:“弄”“泛”,两个动词充满动感,这样的生活图景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极富生活情趣。
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采莲的幼童,嬉戏喧闹,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
答题要点:翻译诗句,抓住关键词,意象、意境、情感。
二、学习重点:点染和铺陈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审美享受,它被称为词中的清明上河图,词中优美的语言和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都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现在我们来共同学习两个重要的表现手法:点染和铺陈。
1、点染原本是绘画中的手法。
运用到古诗词中,简单来说,点是点明主旨(总写),染是具体描述(分述),点染之间无间隔。
例如:《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染),总是离人泪—(点)。
同学们还记得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吗?同学们齐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染),断肠人在天涯_—_(点)。
现在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遍《望海潮》请同学们找出词中运用点染表现手法的诗句。
点: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染:(自然风光之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都市繁华)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民生安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2、除了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也得到了巧妙的运用。
铺陈其实就是诗经中的赋。
铺:平铺直叙。
陈:详细陈述。
例如,《孔雀东南飞》中: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陌上桑》中: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我们发现铺陈表现手法,句式整齐,铺陈常与夸张和排比连用。
让我们一起朗读《望海潮》,找出其中运用铺陈表现手法的诗句。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真可谓一句一景,工于铺陈。
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点染和铺陈的表现手法,难点是通过抓住关键词来赏析诗句。
(师生共同总结知识点,提出要求,下次课提问,做到温故知新)
迁移应用(作业):
学习了这首《望海潮》相信同学们也想用我们的笔,写一写我们的家乡伊春。
伊春最突出的景色有哪些?
自然风光方面:群山环绕,山像一幅水墨画,树的颜色,红松,汤旺河石林,大平台观杜鹃花。
可以写不同季节景色的变化,秋天的五花山,冬天的雪景。
百姓生活方面:这里人们的生活,春天的早晨人们早早就在院子里互相召唤着,结伴而行,去山里采山野菜。
人们的装扮,表情。
下午时菜市场热闹非凡的场面,刺老芽,老山芹,刺五加叶,葔腿,黄瓜香,猫爪菜,荞麦秧菜,山茄秧,苦老芽等各种山野菜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供人们选购。
可以写一写人们注重防火,护林,栽树的活动。
相信同学们会写出对家乡的赞美热爱之情,老师期待你们精彩
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