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8年7月自考信息资源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7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信息资源也称为( )
A.可再生资源B.非再生资源
C.第三资源D.第四资源
2.测度某一地区或国家的基本信息资源生产储备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指标是( )
A.平均信息量B.人均国民收入
C.计算机数量D.信息资源的丰裕度
3.通过实践或特殊的教育环境获得的知识称为( )
A.技能B.沉默知识
C.直接知识D.原始知识
4.知识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 )
A.计算机化B.网络化
C.信息化D.高科技人才
5.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阶段首先需要做的是( )
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D.系统运行和维护
6.在对信息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的系统效率指标中,从用户提交批处理作业开始直到执行结果返回用户为止,总共所需要的时间,称之为( )
A.周转时间B.响应时间
C.吞吐时间D.定额时间
7.系统维护工作的对象是( )
A.硬件设备B.源程序
C.数据D.整个系统配置
8.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基本问题是如何按所选择的研制方法,对该项目进行有效的( ) A.分析、设计和实施B.计划、组织和控制
C.规划、开发和维护D.运行、维护和评价
9.以Q开始的标准代号表示这种标准是( )
A.行业标准B.国家标准
C.地方标准D.企业标准
10.标准体系的层次关系反映了标准体系的( )
A.横向结构B.纵向结构
C.空间结构D.时间结构
11.运用统一方法进行标准化时,应注意实施的范围、时机的掌握以及统一过程中的
( )
A.分散性B.合理性
C.灵活性D.方便性
12.国家标准的制定者是( )
A.国家标准局B.国家专利局
C.国家信息办D.国家科委
13.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应用环境,软件都能够维持其正常工作的能力称为( )
A.可维护性B.可用性
C.安全性D.可靠性
14.为使软件从现有运行平台向另一个运行平台过渡所做努力的程度,称为( )
A.可移植性B.可靠性
C.可用性D.可运行性
15.软件设计评审包括( )
A.专家评审和开发者评审B.用户评审和正式评审
C.用户评审和领导评审D.专家评审和厂商评审
16.目前,软件工程所面临的两大问题是( )
A.软件的可理解性和可靠性B.软件的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
C.软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D.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重用性
17.明文的数据加密,有两类主要方式,即( )
A.简单转换和复杂转换B.序列密码和分组密码
C.单密钥和双密钥D.无密钥和有密钥
18.对基本密钥表进行再加密的密钥,称之为( )
A.数据加密密钥B.二级密钥
C、主密钥D.主机密钥
19.衡量网络安全性的指标包括( )
A.保密性、可控制性和抗攻击性B.保密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C.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用性D.可恢复性、可审查性和抗攻击性
20.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涉及技术措施和( )
A.突击检查B.人员素质
C.领导重视D.管理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l.一个组织的战略资源对该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 ) A.关键性B.广泛性
C.全局性D.长远性
E.复杂性
22.项目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开发管理B.测试管理
C.运行管理D.文档管理
E.评价管理
23.信息资源管理标准的发展趋势是( )
A.国际化B.统一化
C.程序化D.通用化
E.持久化
24.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
A.用户同一性检查B.系统维护
C.使用权限检查D.建立运行日志E.防暑降温
25.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有( )
A.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资B.促进知识的传播C.压缩传统产业D.提高人的素质E.促进组织的变革
26.软件质量控制活动包括( )
A.计划B.设计
C.制定规程D.规程评价
E.产品评价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7.信息经济
28.系统效率
29.企业标准
30.软件质量管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1.试述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
32.简述系统维护的目的。
33.标准化工作具有哪些特性?
34.简述软件质量评价方法。
35.什么是信息系统的安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9分,共36分)36.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组织机构有哪些?
37.试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过程的步骤及其内容。
38.概述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基本方法。
39.如何对软件产品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