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视图正视图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数学(文科A 卷)解析从今以后,高考数学不再愁~本试卷共4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锥体的体积公式:13V Sh =.其中S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 表示锥体的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2{|20,}S x x x x R =+=∈,2{|20,}T x x x x R =-=∈,则S T = A .{0} B .{0,2} C .{2,0}- D .{2,0,2}- 【解析】:先解两个一元二次方程,再取交集,选A 2(1,)+∞ D .[1,1)(1,- :对数真数大于零,分母不等于零,取交集,选C 3x yi +的模是 5【解析】:复数相等用对比系数法得4,3x y ==-再开方,得5,选D. 4.已知51sin()25πα+=,那么cos α= A .25- B .15- C .15 D .25【解析】: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51sin()sin(2+)sin cos 2225πππαπααα⎛⎫+=+=+== ⎪⎝⎭,选C. 5.执行如图1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 的值为3,则输出s 的值是 A .1 B .2 C .4 D .7 【解析】注意临界点,选C.6.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2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图 1A .16 B .13 C .23D .1 【解析】由三视图判断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三棱锥的高为2,则111=112=323V ⋅⋅⋅⋅,选B.注意公式,别记错!7.垂直于直线1y x =+且与圆221x y +=相切于第一象限的直线方程是A .0x y +=B .10x y ++=C .10x y +-=D .0x y ++=【解析】数形结合法,把图画出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1r =,直接法可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0y x k k =-+>,再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1r =,求得k =选A.8.设l 为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若//l α,//l β C .若l α⊥,//l β 【解析】画出一个正方体,关注面内面外,关注相交线,选9.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A .14322=+y x 1 .24 1【解析】记好离心率公式,1,2,c a b === D.10.设 a 是已知的平面向量且≠0 a ,关于向量a 的分解,有如下四个命题:①给定向量 b ,总存在向量 c ,使=+a b c ;②给定向量 b 和 c ,总存在实数λ和μ,使λμ=+a b c ;③给定单位向量 b 和正数μ,总存在单位向量 c 和实数λ,使λμ=+a b c ;④给定正数λ和μ,总存在单位向量 b 和单位向量 c ,使λμ=+a b c ;上述命题中的向量 b , c 和a 在同一平面内且两两不共线,则真命题的个数是A .1B .2C .3D .4【解析】法一:利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易的①是对的;利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易的②是对的;以a 的终点作长度为μ的圆,这个圆必须和向量λb 有交点,这个不一定能满足,③是错的;利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结合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即必须=+λμλμ+≥b c a ,所以④是假命题.综上,本题选B法二:特殊值法,③中取正数μ为0.1,单位向量 b 取a 得垂直方向,便可判断③错 ④取给定正数λ和μ分别0.1,0.1,把a 画长一点,注意单位向量的模等于一,所以λμ=+ a b c不一定满足。
非智力因素:答案:ACDCC BABDB.选择题3322再次出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考生作答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一)必做题(11~13题)11.设数列{}n a 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1234||||a a a a +++= 12.若曲线2ln y ax =-【解析】求一个变量,只需一个方程13.已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1最大值是.【解析】画出可行域如图,把z x y =+化为斜截式,最优解为()1,4,故填 5 ;(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 1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已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 ρθ=.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 .【解析】两边乘以ρ再利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公式得方程()2211x y -+=,易的则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1cos sin x y θθ=+⎧⎨=⎩(θ为参数),可回想平时的练习题,逆过来便是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3,在矩形ABCD中,AB 3BC =,BE AC ⊥,垂足为E ,则ED = .【解析】法一:由AB =3BC =,可知60BAC ∠=从而302AE CAD =∠= ,2DE =. 法二:特殊值法,过D 做DF 垂直AC,AC由勾股定理可求,目测或测量或利用相似三角形得AE为AC 的四等分点,则EF便可求,再用勾股定理便可求DE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 x =(1) (2)【解析】(1)3f ⎛⎫=⎪⎝⎭(2)33cos ,,252πθθπ⎛⎫=∈ ⎪⎝⎭,4sin 5θ==-,1cos cos sin sin 64445f ππππθθθθ⎛⎫⎛⎫⎫∴--=+=- ⎪⎪⎪⎝⎭⎝⎭⎭.备考策略:注重通解通法的掌握,不搞难题,偏题。
17.(本小题满分13分)从一批苹果中,随机抽取50个,其重量(单位:克)的频数分布表如下:(1) 根据频数分布表计算苹果的重量在[90,95)的频率;图 3图 4(2)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重量在[80,85)和[95,100)的苹果中共抽取4个,其中重量在[80,85)的有几个?(3) 在(2)中抽出的4个苹果中,任取2个,求重量在[80,85)和[95,100)中各有1个的概率.【解析】(1)苹果的重量在[)95,90的频率为20=0.450; (2)重量在[)85,80的有54=15+15⋅个; (3)设这4个苹果中[)85,80分段的为1,[)100,95分段的为2、3、4,从中任取两个,可能的情况有:(1,2)(1,3)(1,4)(2,3)(2,4)(3,4)共6种;设任取2个,重量在[)85,80和[)100,95中各有1个的事件为A ,则事件A 包含有(1,2)(1,3)(1,4)共3种,12. 备考策略:记好公式,找一些经典的同类型题目,比如近几年的高考或广州一摸做熟练便可过关。
另外注意书写,简单题目改得很严! 18.(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4,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点,F 是BC 的中点,AF 与DE 交于点G ,将ABF ∆沿AF A BCF -,其中2BC =. (1) 证明:DE //平面BCF ; (2) 证明:CF ⊥平面ABF ; (3) 当23AD =时,求三棱锥F DEG -的体积F V -【解析】(1)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AD AE =AD AEDB EC∴=,在折叠后的三棱锥A BCF -中 也成立,//DE BC ∴ ,DE ⊄ 平面BCF ,BC ⊂平面BCF ,//DE ∴平面BCF ;(2)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F 是BC 的中点,所以AF BC ⊥①,12BF CF ==.在三棱锥A BCF -中,BC =222BC BF CF CF BF ∴=+∴⊥②BF CF F CF ABF ⋂=∴⊥ 平面;(3)由(1)可知//GE CF ,结合(2)可得GE DFG ⊥平面.11111113232333F DEG E DFG V V DG FG GF --⎛∴==⋅⋅⋅⋅=⋅⋅⋅⋅= ⎝⎭19.(本小题满分14分)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满足21441,,n n S a n n N *+=--∈且2514,,a a a 构成等比数列.(1)证明:2a =(2)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3) 证明:对一切正整数+【解析】(1)当1n =时=(2)当2n ≥时,)()2221442n n n n a a a a +=++=+,102n n n a a a +>∴=+∴当2n ≥时,{}n a 是公差2d =的等差数列.2514,,a a a 构成等比数列,25214a a a ∴=⋅,()()2222824a a a +=⋅+,解得23a =,由(1)可知,212145=4,1a a a =-∴=21312a a -=-= ∴ {}n a 是首项11a =,公差2d =的等差数列.∴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1n a n =-. (3)()()1223111111111335572121n n a a a a a a n n ++++=++++⋅⋅⋅-+11111111123355721211111.2212n n n ⎡⎤⎛⎫⎛⎫⎛⎫⎛⎫=⋅-+-+-+- ⎪ ⎪ ⎪ ⎪⎢⎥-+⎝⎭⎝⎭⎝⎭⎝⎭⎣⎦⎡⎤=⋅-<⎢⎥+⎣⎦ 点评:已知n S 与n a ,或n S 与n有关系,用两步便可求n a ,本题需要用到完全平方公式,这是初中与高中链接知识内功的体现,所以不要忽略初升高知识链接的学习,最后一道题需要更深的内功。
第(3)问只需裂项求和即可。
.本题易错点在分成1n =,2n ≥来做后,不会求1a ,没有证明1a 也满足通项公式.有的学生不用2514,,a a a 构成等比数列这个条件也能求出通项,肯定被扣分。
所以学得好不如考得好,平时要注意如何避免被扣分。
20.(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抛物线C 的顶点为原点,其焦点()()0,0F c c >到直线:20l x y --=的距离为P 为直线l 上的点,过点P 作抛物线C 的两条切线,PA PB ,其中,A B 为切点. (1) 求抛物线C 的方程;(2) 当点()00,P x y 为直线l 上的定点时,求直线AB 的方程; (3) 当点P 在直线l 上移动时,求AF BF ⋅的最小值.【解析】(1)依题意2d ==,解得1c =(负根舍去) ∴抛物线C 的方程为24x y =;(2)设点11(,)A x y ,22(,)B x y ,),(00y x P ,由24x y =,即214y x ,=得y '=12x . ∴抛物线C 在点A 处的切线PA 的方程为)(2111x x x y y -=-, 即2111212x y x x y -+=. ∵21141x y =, ∴112y x x y -= . ∵点),(00y x P 在切线1l 上, ∴10102y x x y -=. ① 同理, 20202y x x y -=. ② 综合①、②得,点y x x-02. ∵经过11(,),(A x y B ∴直线AB 的方程为(3)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1,所以(121212111AF BF y y y y y y ⋅=++=+++联立2004220x y x x y y ⎧=⎨--=⎩,消去x 得()22200020y y x y y +-+=, 2212001202,y y x y y y y ∴+=-= 0020x y --=()222200000021=221AF BF y y x y y y ∴⋅=-++-+++2200019=22+5=2+22y y y ⎛⎫++ ⎪⎝⎭∴当012y =-时,AF BF ⋅取得最小值为92点评:此类型讲过n遍了,此题其实就是把两道经典题型给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