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附部分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3分)A.阴晦.(huì)教诲.(huǐ) B.诅.咒(zǔ)沮.丧(jǔ)C.牛犊.(dú)亵渎.(dù) D. 觅.食(nì)静谧.(mì)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准确的一句是( )(3分)A.人总有一天会衰老,变得老态龙钟....。

B.“宏志班”的学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却不以为然....,一心扑在学习上。

C.在这次北京国际科技博览会上,展出的产品包罗万象....,琳琅满目。

D.我们严正警告陈水扁不要错估形势,立即悬崖勒马....,停止一切分裂活动。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A.是否有信心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B.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中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C.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D.刘晓庆及其公司房产被依法拍卖。

4、《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的主题,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等。

(5分)5、名句填空(8分):(1)《沁园春·雪》中表现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2)更深月色半人家,。

(3),欲语泪先流。

(4)4.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雄浑苍凉的奇丽画卷,由此常会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中的两句:,。

(5)过尽千帆皆不是,。

6.综合性学习(5分)下面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圣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学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老师: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如,某男篮主教练执教不力而下课。

学生:哦,我明白了!老师:那你能不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学生:。

老师:这个例子举得好,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7—13成题(17 分)熬住就是一切张颐武①我们经常用竞技来比喻人生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

林彪与越南的国防部长武元甲会见时他告诉武元甲,与美国对抗只有一个字:熬这一个字的确道出了人生的一种真谛,美国那么强大,和它对抗当然不容易,但因为“熬”住了,最后越南还是赢了美国但真正熬得住又谈何容易林彪自己经过了“熬”,成了接班人,最后却到底没“熬”住,闹到“抢班夺权”,遂有温都尔汗的一劫②“熬”住其实非常重要人生中进进退退是寻常事,关键是能够“熬”得住所谓“熬”就是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有时候就好像龟兔赛跑的那只乌龟,未必跑得快,但“熬”得住,却能笑在最后③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曾经看在大阪举行乒乓球世界锦标赛的电视转播,看到中国的刘国正和韩国金泽洙在男子团体赛上异常激烈的比赛,刘国正几乎老是要输,但居然能够九死一生地“熬”下来,也笑到了最后当然这仅仅是一场比赛,但他旁边的教练蔡振华的经历就更加让我感慨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蔡振华就是乒乓球运动员,以旋转球拍著名,他能够将球拍在手中飞速旋转,使对方无法知道他两面不同的胶皮,接不住他的球但那时我们都是另外一位名将郭跃华的球迷当时蔡振华多是赢不了郭跃华的,后来国际乒联又限制了旋转球拍,蔡振华便黯然退役那时,郭跃华的辉煌和蔡振华的黯淡恰成对比郭退役后开始从商,渐渐淡出了体育界,而蔡振华始终在这一行里“熬”着,直到成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副局长④文人的生涯“熬”也不可或缺我曾经听到一位知名的老学者讲笑话,说他大学时同屋的三个人中,另外两个都才气逼人,他觉得远远在他之上,不过,天妒英才,一个在大学时因失恋自杀,才华还没有表现就死了另外一个在五十岁就病故了,才华同样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他却身体健康,活到高寿老先生说:现在几乎没有自己的同代人了,学生或者晚辈自然都捧场于是乎水涨船高,就是泰斗了老先生当然是说笑话,但仔细想想也非常有道理⑤写小说也是如此有些人偶尔才华一闪,就再也不见了的,终究难于让人记住我记得90年代初有位小说家叫薛勇,写都市人的心态写得非常妙,可惜作品不多,后来也不见再有作品问世而贾平凹和莫言,从出道以来就没有中断写作,作品非常多,让人有了印象未必他们每本书都写得好,我记得早年贾平凹还曾经被人批评过有粗制滥造的情况,但现在提起中国文学的大家,没有人能够绕过他们这非常容易理解,在十部书中有两部杰作的概率总比仅仅写两部大得多⑥所以我们只能像阿甘那样,在人生的马拉松中“熬”住诗人里尔克曾说:“挺住就是一切”但“挺”字没有“熬”那么传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熬住就是一切”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选文有删改)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采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

(2分)8.从第①段中摘抄一句有关人生辩证哲理的句子(3分)。

9.把第②段中的“龟兔赛跑”的事例换为“守株待兔”好不好?请简要说说理由(3分)。

10.第③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在层次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

(2分)11.用你平时所积累的名言警句为本文补写一个道理论据(2分)。

12.把第⑥段中最后一句去掉好不好?为什么?(2分)。

13.用自己的话从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中提炼出你对“熬”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14—17成题(10 分)植物也讲方言(1)有一种草叫铜草花,学名香薷(rú),开兰色的花,少数也开紫色的花。

这种花的颜色十分罕见,喜欢铜草花的人也就相当多。

他们设法培植它们,但结果都失望了:无论栽种者如何精心照料,铜草花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整天发蔫,好像它们生不逢时。

原来,发蔫的铜草花是“生不逢地”:铜草花的生长要求土壤含铜量特别高,其花的兰色,需要吸收大量铜离子来扮靓,只有蕴藏了铜矿的地区才能支持铜草花的这种生物表达。

1984年,在大冶铜绿山发现的古铜矿遗址,据考证是公元前13世纪殷小乙时期的遗址。

发现遗址的一个重要线索,就是这个地区的地表长着美丽茂密的铜草花。

(2)澳大利亚桉树是植物界鲸鱼级别的树种,它的身高记录是160米,有50层楼房那么高。

支撑其庞大身躯的,是它特别坚硬的木质。

如此卓立的特征,当然引来无数“粉丝”,想把澳大利亚桉树移植到自己那儿。

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他雇用了20名意大利劳动力,在他位于索若马岭的土地上种植了10万棵澳大利亚桉树。

但杰克•伦敦和许多美国的拥趸(dǔn)①都遭到了这种桉树的嘲弄:美国的澳大利亚桉树不管什么时间砍伐,也不管如何处理,总难于加工,板会弯曲,裂纹会扩展开来;即使去做枕木,由于布满莫名其妙的裂纹而无法把钢轨钉上去,也不能派上用场。

在其故乡澳大利亚,这些毛病统统没有。

(3)这是什么原因呢?澳大利亚林学家雅各布斯数十年后才发现是桉树在北美长得过快,因而材质就差。

在澳大利亚,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会减缓其生长速度。

当种子散布到全球各地时,却把这种天敌留在了家乡。

麻烦在于桉树已经进化得适应这些天敌。

在正常的虫害配合下慢速生长时,桉树的组织显然是最优化的。

当没有这些害虫时,快速生长的桉树就会陷入物理学定律的陷阱。

生活中有些人用方言表达时眉飞色舞,用普通话表达时却会口蹇(jiǎn)②,也可以用雅各布斯的发现解释这一现象。

(4)我国南方某地从美国引进脐橙栽种,其口味与美国脐橙非常接近。

但两种脐橙的外观差别明显:我国南方某地的脐橙“脐部”(与果蒂相对的底部)的收口比美国的大好多,表面也没有美国脐橙光洁。

林业专家借鉴雅各布斯的思路,发现我国南方某地的微生物环境与美国同一纬度上的脐橙果园有显著的差异性。

对应到语言现象,可以这么理解:美国脐橙落户我国南方某地后,它的“口音”不再是纯正的美国口音,而是带有那种微生物环境下的当地口音。

(5)生活在什么地方的人发什么口音,树也是。

树挪死,人挪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树是比人更讲方言的生命。

(注:①拥趸:指演员、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支持者。

②蹇:不顺利。

)14.第一自然段中有两处加点的词,任选一处,具体说明它的作用。

(2分)。

15.文章第二自然段,除了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的说明方法,指出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3分)。

16.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在横线上。

(2分)本文是(A 说明事物B阐明事理)的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A 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 C 逻辑顺序)17.文章标题“植物也讲方言”好在哪里?(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0题。

(共11分)〖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乙〗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令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颗颐!涉之为王沈沈者①!”……客出入愈益发舒②,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

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①颗颐!涉之为王沈沈者:啊哟?陈涉做大王真阔气啊!②舒:放纵③颛:同“专”)18.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

(4分)⑴辍耕之.垄上()⑵怅恨久之.()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⑷之.陈()19.翻译文中加线的两句话。

(4分)⑴。

⑵。

20.阅读〖乙〗文,简析陈涉起义最终失败的原因。

(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

(共5分)新柳杨万里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5.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分)6.“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3分)。

四、写作实践(共50分)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二是健康。

”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又何止于此。

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参考答案16.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在横线上。

(2分)本文是(A 说明事物 B阐明事理)的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 逻辑顺序)17.文章标题“植物也讲方言”好在哪里?(3分)(二)14.十分:表程度,准确地说明了铜草花颜色的罕见。

据考证: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语言准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