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试题答案

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试题答案

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其核心是(C )。

A、有法可依,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有法必依,法律面前
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农民、公务员、解放军、知识分子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2、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目标是(B )。

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建设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国家
D、建设人民民主专政的法制国家
3、我国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C )。

A、“三个代表”思想
B、四项基本原则
C、宪法
D、邓小平理论
4、我国现行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第(A )部宪法。

A、 4
B、 1
C、 3
D、 2
5、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实行(D)负责制。

A、委员会
B、政府全体会议
C、政府常务会议与行政首长
D、行政首长
6、在我国,行政立法权是指制定(C )的权力。

A、行政法规和部分规章
B、行政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C、行政法规和规章
D、部分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B )。

A、公民
B、人民
C、劳动者
D、爱国者
8、行政处罚法规定,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处罚机关可以( C )。

A、自己执行
B、自己执行,但应当由上级机关批准
C、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9、行政复议法规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一般期限为(D)天。

A、 15
B、 10
C、 30
D、 60
10、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的时效作出了明确规定,违法行为在(B)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 1
B、2
C、 3
D、 4
11、行政机关应当在宣告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将其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 B )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A、 5
B、 7
C、 10
D、 15
12、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行政诉讼。

(D )
A、不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案件
B、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或者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行政案件
C、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行政行为
D、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服行政机关的奖惩、任免等决定的行政案件
13、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原告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B )个月提出,但法律规定的除外。

A、 2
B、 3
C、 6
D、 12
1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A )。

A、调解
B、民族语言文字
C、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
D、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15、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必然要求是(A)。

A.民主法制
B.无产阶级专政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政治协商制度发展民主政治,健全(C)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与前途。

A.政策
B.习惯
C.法制
D.伦理
16、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出发点是确认和保障(C)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公民义务履行
C.人民的民主权利
D.改革开放
17、社会主义法制要求的核心是(D)。

A.制定法律
B.公正审判
C.强化仲裁的作用
D.严格依法办事
18.罢免直接选举所产生的人大代表,须经过(A)通过。

A.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
B.本级人大常委会
C.上一级人大常委会
D.原选区参加选举的过半数的选民
19.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B)
A.监察机关
B.法律监督机关
C.法律检察机关
D.纪律检察机关
20、我国的国家性质是:(A)
A.社会主义
B.人民民主专政
C.多党合作制
D.共和制
21、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其选举工作由(C)主持:
A.该级人大常委会
B.选举委员会
C.该级人大主席团
D.该级政法委
22、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国家机关是:(B)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府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
23、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C)行使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
24、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可以向(B)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
25、(B)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
26、(D)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D.国务院
27、某省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D)有权撤销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该地方人大
D.该地方人大常委会
28、乡镇人大每届任期为:(A)
A.3年
B.5年
C.4年
D.2年
29、.有权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的国家机关是:(C)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
30、选民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C)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二、判断题
1.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指导关系。


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3.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最低的一级国家政权机构。


4.精神病患者不享有选举权。


5.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都是自治机关。


6.人大代表在各种会议上的发言不受法律追究。


7.人民检察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监督关系。


8.代表候选人的名单应该在选举日的20日以前公布。


9.人格权主要是指姓名、名誉、肖像和人身等权利。


10.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


三、简答题
1、简述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答: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是指合法行政行为所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

(1)行为主体合法;(2)行为权限合法;(3)所行为内容合法;
(4)抒为程序合法;(5)行为形式合法。

2、简述国家公务员的概念及特征。

答:国家公务员,是指国家依法定方式任用的,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任职的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和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它具有以下3个特征:(1)国家公务员是经法定方式和法定程序任用的人员;(2)国家公务员是在各级回期行政机关任职的人员,不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干部,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人;(3)国家公务员是指依法行使行政权力、执行画家公务的人员。

国家公务员不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的工勤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