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解决方案系列实验室常用试剂物性防护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16197实验室常用试剂物性防护措施Common phys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laboratory reagents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丙酮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刺激性芳香气味,极易挥发,易燃。
能与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氯仿、乙醚及大多数油类混溶。
相对密度(d25)0.7845、熔点-94.7℃、沸点56.05℃。
吸入少量刺激鼻、候、眼,大量致头晕、醉感、倦睡、恶心和呕吐,高浓度导致失去知觉、昏迷和死亡。
液体丙酮对皮肤有刺激性作用,导致干燥、红肿和皲裂,高浓度蒸气会影响肾和肝的功能。
应佩带合适的呼吸器,丁基橡胶手套及防护眼镜。
甲醇一种略有酒精气味的无色、透明、高度挥发、易燃液体。
对分子量32.04,相对密度0.792(20/4℃),熔点-97.8℃,沸点64.5℃,蒸汽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6%-36.5%。
能与水、乙醇、乙醚、苯、酮、卤代烃和许多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
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着火。
皮肤有严重侵蚀作用。
二甲基亚砜(DMSO),无色粘稠液体,重要的极性非质子溶剂。
能与水、乙醇、丙酮、乙醛、吡啶、乙酸乙酯、苯二甲酸二丁酯、二恶烷和芳烃化合物等任意互溶,不溶于乙炔以外的脂肪烃类化合物。
二甲基亚砜具有极易渗透皮肤的特殊性质,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戴适当的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
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
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二甲亚砜有吸水性,用前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DMSO存在一定的毒性作用,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二苯甲酮白色片状结晶,有微玫瑰香味。
避光贮存。
熔点47-49℃、沸点306℃,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醚和氯仿。
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切勿倒入下水道;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戴适当的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均苯四甲酸酐(PMDA)白色或微黄色块状和粉状固体结晶,熔点286℃、沸点397-400℃、密度:1.680,用途用于制造聚酰亚胺树脂。
在室温下溶于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γ-丁内酯、N-甲基吡咯烷酮、丙酮、甲基乙基甲酮、甲基异丁基甲酮、乙酸乙酯,不溶于氯仿、乙醚、正己烷、苯。
暴露在湿空气中水解变成均苯四甲酸,水中分解。
对皮肤、呼吸道及粘膜有刺激性作用,操作时佩戴适当的面具、手套及防护镜。
4,4'-二氨基二苯醚简称DDA,ODA,分子量200.24。
白色或浅黄色结晶,无味。
熔点189~191℃。
闪点218℃。
易溶于盐酸,不溶于甲苯。
有毒,对动物怀疑有致癌性。
能损害神经系统,使血形成变性血红蛋白,并有溶血作用。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白色或乳白色粉末或颗粒,溶解性溶于水、乙醇和氯仿,不溶于乙醚,PVP按其平均分子量大小分为四级,习惯上常以K值表示,不同的K值分别代表相应的PVP平均分子量范围。
K值实际上是与PVP水溶液的相对粘度有关的特征值,而粘度又是与高聚物分子量有关的物理量,因此可以用K值来表征PVP的平均分子量。
通常K值越大,其粘度越大,粘接性越强。
VP作为一种合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性质,胶体保护作用、成膜性、粘结性、吸湿性、增溶或凝聚作用,但其最具特色,因而受到人们重视的是其优异的溶解性能及生理相容性。
在合成高分子中像PVP这样既溶于水,又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毒性很低、生理相溶性好的并不多见。
乙酸酐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乙酸气味。
有吸湿性。
折光率极高。
溶于氯仿和乙醚,缓慢地溶于水形成乙酸。
与乙醇作用形成乙酸乙酯。
相对密度1.080。
熔点-73℃。
沸点139℃。
折光率1.3904。
低毒。
易燃。
有腐蚀性。
勿接触皮肤或眼睛,以防引起损伤。
有刺激气味,其蒸气为催泪毒气,吸入后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引起咳嗽、胸痛、呼吸困难。
乙酸乙酯无色透明液体。
有水果香。
易挥发。
对空气敏感。
能吸水分,水分能使其缓慢分解而呈酸性反应。
能与氯仿、乙醇、丙酮和乙醚混溶,溶于水(10%ml/ml)。
能溶解某些金属盐类(如氯化锂、氯化钴、氯化锌、氯化铁等)。
相对密度0.902。
熔点-83℃。
沸点77℃。
易燃。
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对皮肤眼睛有刺激性。
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干裂,蒸汽可能引起困倦和眩晕。
乙二胺无色透明黏稠液体。
有氨的气味。
熔点8.5℃。
沸点116.5℃。
密度0.898g/cm3(25℃)。
易溶于水、醇,微溶于醚、苯。
能随水蒸气挥发,在空气中发烟。
呈碱性。
二乙胺对人体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液体误溅眼内致严重灼伤、角膜水肿;污染皮肤致水疱、坏死。
接触该品蒸气,可发生呼吸道刺激;个别接触者有过敏性哮喘及全身不适,如持续性头痛。
对眼有刺激性。
可因原发刺激及致敏作用,引起皮肤损害。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硫酸、硝酸、盐酸等强酸发生剧烈反应。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皮手套。
正己烷是低毒、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的无色挥发性液体。
熔点-95.3℃、沸点68.74℃、密度0.692g/mL。
不溶于水,可与乙醚、氯仿、乙醇混溶,溶于丙酮,与甲醇不互溶。
具有一定的毒性,会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导致人体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四肢麻木等慢性中毒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晕倒、神志丧失、甚至死亡。
皮肤污染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饭前要注意洗手。
戴玻璃纤维手套、防苯耐油手套。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均三甲苯酰氯,又称1,3,5-三乙酰氯苯。
常温下是浅黄色固体粉末,有刺激性。
熔点34.5-36℃,沸点180℃、密度:2.32-3。
遇水即分解,生成相应的羧酸。
实验室使用应佩戴防护目镜,化学防护手套,防护服,以及呼吸器或者棉芯口罩。
避免样品与水以及还原性物质接触。
避免样品与皮肤接触,避免口鼻吸入。
邻苯二胺(OPD)无色单斜晶体,熔点102~104℃,沸点252~258℃,相对密度(水=1):1.03。
微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
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对水是极其危害的,对鱼类有毒性,切勿让产品进入水体。
禁配物强酸、强氧化剂、酸酐、酰基氯。
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光照。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粘膜、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戴橡皮手套。
间苯二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65℃,沸点287℃,135-140℃(0.065kPa)。
相对密度1.139。
溶于乙醇、水、氯仿、丙酮、二甲基酰胺,微溶于醚、四氯化碳,难溶于苯、甲苯、丁醇。
在空气中不稳定,易变成淡红色。
因挥发性很小,不易吸入中毒。
口服则毒作用剧烈,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使组织缺氧,出现紫绀。
与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对苯二胺白色至淡紫红色晶体,暴露在空气中变紫红色或深褐色。
密度1.205(20℃),熔点140℃,沸点267℃。
稍溶于冷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苯。
有很强的致敏作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湿疹、支气管哮喘。
不易因吸入而中毒。
N,N-二甲基甲酰胺(DMF)分子式HCON(CH3),无色高沸点臭氨味液体。
熔点-60.5℃,沸点149~156℃,相对密度0.9487(20/4℃)。
能与水、乙醇、乙醚、醛、酮、酯、卤代烃和芳烃等混溶。
在空气中加热至350℃以上时即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二甲胺。
N,N-二甲基甲酰胺是很好的非质子极性溶剂,能溶解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
许多离子型反应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要比在一般的质子溶剂中更易进行。
DMF 蒸气可引起眼、上呼吸道轻、中度刺激症状。
污染皮肤可致轻、重不等的灼伤,皮肤起皱,肤色发白,伴有灼痛感,严重者可使皮肤胀肿,剧烈灼痛。
污染眼引起灼痛、流泪、结膜充血;严重者可引起角膜坏死。
必须佩带反防护面具,手套及眼镜。
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无色透明液体,可燃。
沸点166℃,相对密度0.9366,能与水、醇、醚、酯、苯、三氯甲烷和芳香化合物等有机溶剂任意混合。
对身体几乎无害。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Foonshion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