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讲座主持词篇一:传统文化大会主持词各位同参道友:大家好!因为广西教育厅召开全自治区教育界传统文化教育大会,委托我主持,我没有相关经验,便在网上搜索主持稿,发现没有,于是我一边主持,一边组织主持稿,现在供养给大家。
主持需要注意两点,扣人和扣题。
在老师讲课之前,要尽量让参会学员提起对授课老师的恭敬心,一份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会前尽量先采访老师,将老师的德行优点,感人细节娓娓道来,引起大家的恭敬心,叫扣人。
在老师讲完课之后,将老师的讲课内容清晰概括,让人抓住核心,或将老师讲课的精神意境适当拔高,扩大会员的心量,这叫扣题。
主持人话说多不如少,点到即止,不要对老师和课程进行虚无的夸大和缩小,依据事实就好。
末学的水平非常有限,请大家批评指正。
惭愧末学金学解2011-6-26于广州胡锦涛主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温总理2009年教师节:“无论一个人的地位有多高、贡献有多大,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和启迪,都凝结了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老师面前永远是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论坛》2011-6-21至2011-6-23 中国南宁尊敬的各位长辈,领导,老师,来宾,志愿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如画的绿城南宁,因为大家的到来,让持续高温闷热的南宁,在今天变得格外的凉爽和舒适!末学金学解,非常荣幸的成为本次大会的主持,感谢大会筹委会给我一个为大家作服务的机会!本次大会由: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培训中心、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南宁关心下一代教育研究所;支持: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研究院、中国关工委全国教育专家指导中心;协办: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研究院儿童教育指导中心、南宁仁爱文化教育中心本次论坛的目的是:弘扬中华文化,落实德行教育。
进一步推动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全区教师德育素养和综合素质,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弘扬高尚师德,积极推动学校德育文化建设,培育德、智、体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
本次教育论坛宗旨:弘扬中华文化;落实德行教育;培育创新人才;推动民族复兴。
本次教育论坛主题:为学尚德、育人有道。
今天到会嘉宾有1000多人,他们都是各县市教育局领导,中小学校长,德育主任和教师。
他们都是怀着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深切的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关心着国家的教育大业,放下手中现有的工作,风尘仆仆的从各地赶来,在这里向您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本次大会,得到了自治区教育厅各级领导的关怀,得到了社会热心人士的支持。
另外,还有一百多名志愿者,他们来自自治区全区各地,和全国各地。
本次大会筹备,还得到了《弟子规》大连教学站的鼎力支持,他们派出了精兵强将,不远千里前来协助。
为了本次的大会的筹备,他们朝起早,夜眠迟,对饮食,勿拣择,任劳任怨。
在这里向各位领导,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各位志愿者朋友们致以诚挚的感谢!第一节课开场白:胡锦涛主席说: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学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自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复兴以来,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这一历史使命而奔忙付出。
这其中有一位老人,不顾年事已高,不顾年老力衰,以80高龄之躯,奔走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他怀着深切的历史使命,呼吁全国人民都要学习《弟子规》。
他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伦理道德沦丧,一切向钱看,也是有目共睹的。
市场经济极大地调动了人的生存发展积极性。
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人的自私自利性。
自私自利性是一切社会问题、一切腐败现象产生的总根源。
如果听任自私自利性继续泛滥,听任物欲横流,将是多么可怕的事呀!怎么办呢?环顾全球,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人民,特别是在全民中进行《弟子规》教育,才是出路。
下面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有请任老教授为我们授课。
《大家都学弟子规》主讲:任登第教授中央党校资深教授,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长期从事报刊和理论研究工作。
主要著作有《大家都学弟子规》、《毛泽东经济思想》,撰著《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编《省长访谈录》、《三存书集》等。
第一节课结束语: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情,任老刚才提到的这些深刻的社会道德问题,让我们感到全民要学习弟子规的紧迫感。
老一代教育工作者,他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传统文化修身正己,深切关心祖国的未来。
以他优秀的人格魅力,感召着我们紧紧跟随。
任老原籍是陕西人,普通话里带有浓郁的家乡口音,他怕大家听不懂,坚持要站着讲课,83岁的老人,我们不忍心,最后劝老人坐了下来。
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德行让晚辈景仰和汗颜。
第二节课开场白:今天到会的来宾,都是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和老师,都是辛勤付出的无私的园丁们。
我们为了祖国的下一代,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兢兢业业,不知疲倦,我们可曾关心过我们的健康,可曾关注过我们的饮食,教师的健康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下面为我们授课的是彭措老师。
彭措老师生于中医世家,艺术精湛。
他关注国家的教育事业,关心教师身心健康,他经常应邀深入学校,为教师们作健康讲座。
他是北京中医药进修学院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和亚健康管理中心顾问,国誉金方国际医学研究院名誉校长,彭祖531生命健康驾校校长,中国十大健康管理专家,中国十大健康管理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建国60周年中国健康产业十大功勋人物。
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彭老师为我们授课。
《教师健康饮食》主讲:彭措老师第二节课结束语:彭老师曾经说过:作为一个医生,他首先应该是一位老师,告诉人们不生病的方法。
我们可能听过很多健康饮食方面的讲座,但是今天是一位专业的医生告诉我们如何注意饮食。
彭老师说,今生就做这件事,为老师的健康服务一辈子。
关注地球,关注健康,关注子孙后代,请从素食开始,请从今天开始。
第三节课开场白:下午为我们授课的是李毅多老师。
李老师在接触传统文化之前,他是北京的一位大牌律师,他说,当律师的几十年时间里,没有结一个仇人,没有结一个敌人。
我们都知道,律师是靠打官司拿律师费的,李老师宁可不要律师费,也要将双方劝和了。
有的官司不得不打时,在官司还没有打完,主被告双方都成了他的朋友。
后来他接触了传统文化,他深切的认识到社会的问题所在,如是通过讲课,通过多媒体在电台电视台教学,让无数的家庭获得了幸福,让要离婚的夫妻放弃离婚,让逆子变成了孝子。
2006年,有一个机会,李老师带领一个教学小组进驻海南省海口监狱。
海口监狱有服刑人员2800人,干警400人。
李毅多老师带领的这个教学小组,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将海口监狱打造成一个成功的传统文化教学成功的典范。
课程开始之前,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短片《迟来的爱》。
《学习祖先智慧承传中华美德》主讲:李毅多老师知名德育专家、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导师、曾经任职于国家行政学院,宁省“经典诵读”师资培训特聘指导教师、吴图南武术思想研究社社长。
多次应邀到马来西亚、印尼等国介绍伦理道德教育经验等。
曾受邀北京电视台讲解《我心和谐》栏目和太极拳,近期录制的《中华文化大讲堂》在106家广播电台播出,深受听众的广泛好评。
第三节课结束语:李毅多老师仅仅通过一年的教学,让海口监狱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为什么他有如此善良高尚的行为?这得益于他从小良好的家庭教育,这就是他一直在强调的孝,诸事不顺因不孝!孝能让浪子回头,孝能让夫妻和好,孝能让家庭幸福。
所以我们要在学校和家庭中大力进行孝的教育。
为什么要叫孝,反正行孝的家庭都好了。
再次借用大家智慧的掌声,谢谢李老师一个下午的精彩授课!第四节课开场白:各位老师昨天从全区各地赶来,今天又听了一天的课,非常的辛苦。
今天晚上特地安排了一场音乐课,让大家轻松轻松。
这堂音乐课是由来自《弟子规》大连教学站的吴荣花和孙源霞两位乐教老师给大家带来的。
中华民族历来被誉为礼乐之邦,古人为什么用礼乐来教化世人呢?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乐能将人的心门打开,然后圣贤的教诲就能装进去,教孩子孝道就容易了,孩子有了孝心,就不会轻易离婚,不会犯罪,不会跳楼,不会自杀。
这堂《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乐教课,走进了大学,走进了工厂,走进了社区,也走进了劳教所,震撼了许多人的心灵,让许多人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让许多家庭获得了幸福。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主讲:吴荣花孙源霞老师第四节课结束语:为什么听到孝亲的歌曲人就会流眼泪,为什么一听到尊师的歌曲就会对老师肃然起敬,为什么一到升国旗唱国歌时,就有一种力量在胸中升起?这也是教育,中国的礼乐教育。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人的内心都是善良的,如何让人找到内心的良善,最好的方法就是礼乐教化。
第五节课开场白:杨老师来自祖国的宝岛台湾,杨家是书香世家,自汉代的四知堂传承到现在,家学渊源深厚,家教严谨,杨老师从小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长大,熟读四五五经,深明大义。
在传统文化弘扬上从来是身体力行,以身垂范,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杨老师的道德品质深深感染我们。
杨老师吃素30年,用实际行动支持环保。
《如何落实德行教育》主讲:杨淑芬老师祖国台湾人,著名社会教育家、德育专家、书法教育家,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网创办人。
早年从事公务员工作,致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0余年,相继受邀海内外,讲解《弟子规》、书法教学、推广经典诵读及家庭教育。
应辽宁电视台邀请讲解《弟子规》65集,总策划发行《中华德育故事》、60集《中华弟子规》、118集《中华德育故事》等系列动漫,其著作先后在央视及全国各地电视台热播。
第五节课结束语:杨老师从5岁开始学习书法,书法功底深厚。
我们现在流通的书法版《弟子规》和《孝经》,就是杨老师的墨宝。
杨老师创办的大方广网站,是大陆第一家传统文化公益网,里面的篇二: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主持词“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诵读比赛主持词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它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
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吟诵圣人的篇章。
渤海小学““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诵读比赛结束语书是一扇神秘的门,他垂青于每一位敲门者。
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一座掘不尽的矿。
书是一扇清新的窗,她激励着每一个寻梦者。
推启的心窗外,是一片看不够的景,一腔抒不倦的情。
读书吧!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读书吧!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读书吧!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智慧充盈,笑迎黄河东入海,我们的声音浑厚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