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氏并殖吸虫
• 1、胸肺型:最常见,虫体在肺部寄居破 坏可有胸痛、咳嗽、咳血痰或铁锈色痰等表 现
• 2、肝腹型: 1/3病例,虫体穿过肠壁在 腹腔及各脏器间游窜可有腹痛、腹泻;肝区
疼痛,肝肺功吸能紊虫乱病,人转X氨光酶照增高片等表现
•
三、卫氏并殖吸虫致病
• (三)卫氏并殖吸虫病临床分型
• 2、腹型: 1/3病例,虫体穿过肠壁在腹腔及 各脏器间游窜可有腹痛、腹泻;肝区疼痛, 肝功能紊乱,转氨酶增高等表现
三、卫氏并殖吸虫致病
• 肺吸虫致病主要是童虫在组织与器官内 移行、窜扰和成虫定居所引起。
童虫/ 成虫 组织与脏器移行和寄居 机械性损伤
代谢产物
引起的
免疫病理反应
根据病变过程一般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三、卫氏并殖吸虫致病
• (一)急性期 • 主要是童虫移行、窜扰引起,无特异性
症状。如食欲不振、乏力、低热或腹痛、 腹泻等。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相对及绝对 数增多。 • 当大量童虫从肝表面移行或穿过肝组织 可引起肝局部出血、坏死。
三、卫氏并殖吸虫致病
5、亚临床型: 症状不明显,免疫检查阳性。 轻度感染、早期感染、虫体已消失 感染者。
四、卫氏并殖吸虫实验诊断
询问病史 人的粪便或痰中查获虫卵可以作为确诊的依据。
• (一)病原诊断
• 1、粪便虫卵检查。 • 2、痰液虫卵检查,标本可以
10%NaOH消化后2H,离心沉淀后镜检 。 • 3、活检,可取皮下包块或结节活检 。
• (二)加强痰粪管理:防止虫卵下水,污染 水源
• (三)及时治疗病人:主要药物有硫双二氯
• 肺吸虫寄生部位、感染期、感染途径和 方式
• 中间宿主、保虫宿主 • 肺吸虫病临床分型 • 肺吸虫感染的诊断
童虫
(肠壁)
经 口 感 染
毛蚴
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 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
囊蚴
第二中间宿主 蟹、蝲蛄
成虫主要寄生部位:肺
第一中间宿主
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
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蟹和蝲蛄。
蝲蛄
小龙虾
保虫宿主
猫科,犬科, 灵猫科动物
肺吸虫在人体内移行过程
小肠内 膈
肠壁
腹腔
腹内窜扰
从囊蚴进入人体 到发育为成虫产 卵约需两个多月
二、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
(二)生活史小结
• 1.成虫寄生部位:人或犬,猫等肉食哺乳动物的肺组织内,以 破坏的组织或血液为食 n 2.宿主: n 人是终宿主, n 猫等肉食哺乳动物是保虫宿主。 n 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 n 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蟹和蝲蛄 q 3.感染阶段: 囊蚴, q 4.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q 5.感染途径:人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活囊蚴的石蟹或蝲蛄感染。
•
三、卫氏并殖吸虫致病
• 3、皮下包块型:
• 10%病例。皮下包块或结节,大小不一,1
~3cm。表面皮肤正常,肿块触之可动。单
个散发或多个成串。好发腹壁、胸背、头颈
部,也可见腹股沟、腰背部、大腿内侧等。
• 包块内可检出成虫和虫卵。
皮下 包块
型肺
吸虫
病
三、卫氏并殖吸虫致病
4、脑脊髓型: 10~20%病例。 虫体移行或定居成囊造成脑脊髓损害。 头痛、癫痫、瘫痪等。
一、卫氏并殖吸虫形态
(二)虫卵
• 卫氏并殖吸虫卵电镜照片
一、卫氏并殖吸虫形态
(三)毛蚴
A miracidium hatching out of a Paragonimus egg. The egg takes about 3 weeks in water to
一、卫氏并殖吸虫形态
(四)尾蚴
肺吸虫尾蚴为微尾型的短尾蚴。
•
b.饮用含活囊蚴的生水而感染
•
c.生食野猪肉等转宿主肉而感染
囊蚴的生活能力非常强 ➢在一只溪蟹体内最多发现过 6559个囊蚴 ➢在14%黄酒中可存活18小时 ➢在10~20%NaCl和12%酒精中可存活48小时 ➢囊蚴对低温有一定抵抗能力,冬天溪蟹死后可存活7天。
日本宫崎一郎(75年)在日本鹿儿岛发现100 多名因生吃野猪肉片而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病例
二、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
• 肺吸虫成虫除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多 种肉食哺乳动物体内,如犬、猫、虎、狼等 的体内。
• 肺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第二中 间宿主为淡水蟹和蝲蛄。
二、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
(一)生活史图解
成虫 (肺部)
随痰液吐出或 随粪便排出
体内移行
虫卵
(在人体内发育)
入水
(在人体外发育)
生态环境: 山区、丘陵、小溪 流行区类型: 溪蟹型------大部分
蝲蛄型------东北、朝鲜 人兽共患疾病 :自然疫源地
南方(南方山区)有光石溪流,风景秀丽,流水清澈见底,终 年不断,川卷螺/石蟹/孳生的极好场所
五、卫氏并殖吸虫流行
• (二)流行因素
• 1、传染源:病人及保虫宿主
• 2、传播途径:a.食入含活囊蚴的溪蟹及蝲蛄而感染
• 脓肿内大量细胞浸润/集聚/死亡/崩溃/液化,脓
肿内容物
赤褐色黏稠液体,镜下见坏
死组织/夏科雷结晶/ 虫卵,囊壁肉芽组织增生
周界清楚的结节状虫囊。
X线:界线清楚的结节状虫囊。
Charcot Leyden Crystal
“虫囊”是卫氏并殖吸虫特征性病变
三、卫氏并殖吸虫致病
• (二)慢性期:
• 3、纤维疤痕期(愈合期) • 虫体死亡或转移后,囊肿内容物被吸收或
三、卫氏并殖吸虫致病
• (二)慢性期:童虫进入肺及成虫寄生引起
• 1、脓肿期(组织破坏期)
• 虫体移行
组织破坏/出血
状/隧道状病灶,四周肉芽组织增生
肿
窟穴 脓
• X脓线肿:边周缘围模肉糊芽,组界织限增不生清形的成浸脓润肿阴壁影。 •
三、卫氏并殖吸虫致病
• (二)慢性期:
• 2、囊肿期(组织反应期)
肺吸虫成虫体肥厚,背面 隆起,腹面扁平。
活体呈红褐色,半透明。 • 固定后为椭圆形、灰白色
,
• 体长为7.5~12mm,宽为4 ~6mm,厚3.5~5mm。 大小、形态均似半颗黄豆 。
一、卫氏并殖吸虫形态
(一)成虫形态
• 附着器官: • 卫氏并殖吸虫的口吸盘、腹吸盘大
小略同,口吸盘位于前端,腹吸盘 位于虫体中横线之前。 • 消化器官: • 口→咽→食管→ 左右两个肠支 • 生殖器官: • 雌雄同体 • 卵巢与子宫并列于在腹吸盘之后。 • 睾丸左右分支,并列于虫体后端 1/3处。
排出,肉芽组织填充,继而纤维化,最后病灶 形成疤痕。
X线: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
三、卫氏并殖吸虫致病
• (三)卫氏并殖吸虫病临床分型
• 1、胸肺型:最常见,虫体在肺部寄居破坏可有胸痛、咳嗽、咳血痰 或铁锈色痰等表现
X线检查肺部有明显的炎症表现 •
Adult in section of lung
• (三)卫氏并殖吸虫病临床分型
经调查,野猪肌肉中有卫氏并殖吸虫幼虫。这些 幼虫在野猪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把这些含幼虫的野 猪肉人工喂犬,95.2%发育为成虫并寄生在犬肺部。
五、卫氏并殖吸虫流行
• (二)流行因素 • 3、易感人群:生食溪蟹及蝲蛄的人群均为易
感人群生。食螃蟹活吃虾?
醉蟹
六、卫氏并殖吸虫防治
• (一)注意饮食卫生:关键在防,只要加强 宣教,提倡熟食溪蟹及蝲蛄,不饮用生水, 使囊蚴不能入口就可杜绝肺吸虫感染。
一、卫氏并殖吸虫形态
(五)囊蚴
囊蚴呈球形,直径约 300-400μm,可见肠 支和深色的排泄囊。
幼虫脱囊
A young paragonimus hatching out of a metacercaria. This usually takes place in the duodenum of the animal
四、卫氏并殖吸虫实验诊断
• (二)免疫试验
• 可用皮内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 接血凝试验等,作为辅助检查。
皮试-ST
IHA
ELISA
五、卫氏并殖吸虫流行
(一)分布 “人兽共患病”,(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
洲) 主要在东南亚各国.(日本、朝鲜等)。我国,除西藏、新疆、
内蒙、青海、宁夏未报道外其他23个省/市/区均有存在 (人/动物均感染者达20个省市区)
2020/4/15
卫氏并殖吸虫概述
•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及哺乳动 物的肺,故也称卫氏肺吸虫(human lung fluke)或肺吸虫,能引起肺吸虫病 ,是人体并殖吸虫的重要虫种之一。
• 卫氏并殖吸虫可引起肺型并殖吸虫病及全 身并殖吸虫病,对人有较严重危害。
一、卫氏并殖吸虫形态
(一)成虫形态
肺吸虫成虫
(肝吸虫)成虫玻片染色标本
肺吸虫全身布满体棘
一、卫氏并殖吸虫形态
(二)虫卵
➢ 形状:椭圆形,两侧不对称。一端较 宽,一端较窄,最宽处多在近卵盖端, 似次品陶罐。
➢ 大小:80-118×48-60μm ➢ 颜色:金黄色 • 卵壳:在卵最宽端有一大而明显的卵
盖。卵壳厚薄不均匀,一般近盖端卵 壳较薄,无盖端增厚 ➢ 内含物:卵内为一个卵细胞和20余个 卵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