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环境保护局文件顺环字〔2008〕31号关于二OO七年度环保产业登记管理工作情况的通报各环保产业单位:根据《关于开展环保产业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顺环字[2005]13号)等相关文件的要求,现将2007年度我区环保产业登记管理工作的情况通报如下:一、本年度参加登记管理的环保产业单位截至2007年底,我局共给48个单位颁发《环保产业登记证书》,其中A类证书(即环境工程设计和建设,含临时证)21个,B类证书(即环保设备生产、安装及销售)12个,C类证书(即环保材料生产或环保产品销售)6个,D类证书(即油烟净化器安装)9个。
在我局登记备案的广州市粤港环保给排水工程有限公司等59个外地环保工程资质单位也参照有关要求进行年度登记管理。
其中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康建废气净化设备厂于2008年1月由B类变更为临时A类。
二、本年度参加登记管理单位的基本情况1、大部分环保产业单位能自觉遵守我局《关于开展环保产业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及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参与污染防治工作的市场竞争,全年没有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2、多数环保产业单位能积极拓展业务,并不断增强技术实力。
其中,伟润环保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积极参加区外的城市污水厂建设,该公司以BOT方式(投资5000万元)建设清远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浩清源水务环保有限公司承建的陈村污水处理厂已通过环保验收。
3、2007年期间,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碧蓝环保制品厂成为B类环保产业单位。
已届到期的外地环保产业单位如江门市新会区环保服务公司、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环境保护技术设备公司等单位办理了环保产业登记管理证书的后延期手续。
D类单位兴达厨具商行改名为佛山市顺德区兴裕厨具有限公司。
4、2007年,我区恒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华清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申请了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并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考核,取得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
至目前为止,我区已有顺环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亮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恒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华清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取得了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
三、各类产业单位的业绩(一)A类单位1、顺德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2007年共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480份、报告书17份,环境工程方案技术评估33份,科研项目2项,共计产值416万元。
2、全区共有291项环保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比2006年增加了16%。
其中,建设项目"三同时"治理工程288项,增加了17%;限期整改工程3项,与上一年持平。
验收工程环保总投资达31989万元,较2006年增加了51%。
其中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污水处理厂的环保投资为5800万元,顺德区乐从镇污水处理厂的环保投资为5800万元,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污水处理厂的环保投资为4120万元,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污水处理厂的环保投资为3500万元,顺德区杏坛镇污水处理厂的环保投资为2400万元,佛山市顺德区港汇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一期(1万吨/日)的环保投资为1200万元。
"三同时"项目部分的环保投资额共31840万元。
全区"三同时"治理工程中,128项由本地环保公司承接建设,其余由外地公司承建或排污单位自建。
另外,本地环保公司自报共承接了50项区外环保工程。
3、所有持A类证书环保产业单位区内工程第一次监测合格率均高于60%,三次采样合格率高于40%。
多数环保产业单位的工程质量保持稳定,2007年度有工程验收业绩的单位的工程验收一次通过率均大于80%。
4、顺景环保设备实业有限公司2007年区内验收工程金额达487.9万元,在该类证书产业单位中排名第一;佛山市顺德区恒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在区内验收工程金额达379万元,比上一年有较大增长。
5、2007年我区环保产业单位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质量总体较好。
根据所收回的《质量及服务情况调查表》,用户反映工程总体质量好的占82%,售后服务质量好的占80%;反映属中等工程质量的18%,售后服务质量中等的20%。
(二)B、C类单位1、多数B类单位的业绩比上一年下降。
全区B类单位总销售产值为2722万元。
2、C类单位的业绩平稳,总销售额为10406万元,比上一年增加0.2%。
(三)D类的油烟净化器安装单位全年共签订安装合同155项,合同金额为3229万元。
截至2007年12月底,已完成合同147项,完成率为95%。
业绩比较突出的有永亮工程有限公司、荣顺厨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和港隆实业有限公司,其中港隆实业有限公司承接摩托罗拉北京新园区(一期)和广州汇景新城亚太国际俱乐部等大型项目的业绩已超过1000万元。
(四)外地工程单位在我局备案的59个外地工程单位基本上能够按照我区有关要求,积极参与各类污染防治工程的市场竞争,承接多项区内大型污染防治工程。
四、存在问题1、个别环保产业单位为达到尽早通过工程验收的目的,未遵守有关规定,在污染治理设施尚未完工、污染物收集未完全就代建设单位申报试生产。
如佛山市顺德区恒亿环保产品有限公司设计施工的废旧塑料行业废气治理设施,多次在试产检查时被我局人员发现没有在活性炭吸附塔中加入活性炭。
个别环保产业单位由于管理不善、技术水平较低,并未能与建设单位明确双方责任,导致用户投诉。
2、市场急需的治理技术推广工作进展缓慢,如木器家具的喷漆、塑料再生等有机废气治理、饲料废气治理、火电厂脱硫脱氮治理、以木糠或木柴为燃料的锅炉及炉窑阵发性黑烟治理等技术的研究均没有突破和得以推广。
3、油烟净化器的安装质量良莠不齐,部分单位未安装国家认可的静电式油烟净化器,油烟收集效果差,对附近环境造成影响。
4、工程方案普遍存在着设计马虎、主要技术人员没有把关等问题。
一些环保产业单位甚至没有到现场勘探,也不了解生产工艺,所作的工程方案针对性不强。
另外,“三签”、图纸盖设计章等基本细节也有较多的单位没有严格按要求执行。
方案中甚至连建设单位的联系方式也没有提供。
5、一些"三同时"工程项目不能通过验收的原因主要是建设单位未按审批文件中的要求配套建设治理设施,擅自扩大有污染工序的生产规模、改变了经营方式、改变了燃料结构等。
环保产业单位应协助建设单位参考建设项目的审批意见和环评文件的具体要求,如发现生产规模和污染变化应重新办理审批,避免污染防治设施处理能力不足。
去年我区的酸洗磷化项目工程数量较多,但普遍存在着废水处理设施未能对废水作全部收集处理,未按要求将废水收集管道建为明渠或明管而采用暗渠或暗管且走向不明,废水收集池未按要求露空以及环保设备仍露天设臵在厂外等问题。
6、对在项目没有获得审批之前已安装调试好污染治理设施,甚至进行经营的单位再次提出警告,希望有关产业单位严格按规定执行,共同维护好市场秩序;管理和服务有待提高的单位应认真对待自身的存在问题,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充实技术力量,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
7、个别环保产业单位对年度申报工作不够重视,未能按时报送年度管理资料,影响了年度管理工作的进度。
五、2007年年度环保产业管理结果为了维护我区环保产业登记证书管理制度的严肃性,规范产业经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经研究,现作出如下决定:1、对佛山市顺德区恒亿环保产品有限公司暂缓通过年度登记管理,要求该公司迅速制定整改方案,并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快对已承接工程的治理工作的推进。
该公司在落实整改方案和管理措施之前,不得承接区内环保工程。
其余47个区内环保产业持证单位和59个区外环保产业单位全部通过年度登记管理。
2、对2007年度业绩表现优秀的顺德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奇力士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恒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顺德区永亮工程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顺景环保设备实业有限公司和工程质量较好、用户口碑较好的佛山市顺德区顺环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恒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给予通报表扬。
六、有关管理要求和工作计划1、环保产业的服务方向要从“末端治理”走向“全程跟进”,通过参与企业的清洁生产,在企业的产品设计、原料选择、技术革新、设备更新、工艺改造、生产过程产物内部循环利用等环节提供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物质转化过程中资源、能源利用率,将节能和减排联系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
2、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自2004年12月10日起实施,有意参加运营的环保产业单位必须抓紧时间按照《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分级分类标准》的要求及时申领《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积极参与开发我区环境治理设施的运营市场,促进环境治理的市场化、社会化及专业化。
同时,我区鼓励有条件的环保产业单位积极申领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工程设计证书》。
今后我区要逐步过渡到只有具备《工程设计证书》的环保产业单位才能参与环境工程设计服务的管理模式。
3、继续加大对环保产业单位特别是A类工程单位的机构、人员及技术等资质条件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工程技术质量的把关。
4、严格执行建设项目验收制度,分清责任,加强工程验收质量与工程单位的年度考评管理。
有危险废物产生的建设项目申请验收时,企业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与有资质的处臵单位签订了合同,二是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必须符合贮存要求,三是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已设臵危险废物的识别标志。
对没有严格执行“腐蚀性废水必须以明渠或明管收集,集水池露空,其他废水的收集渠道(管道)走向必须明确,污染治理设施不能露天设臵在厂外”和“在主要环保设备上清楚地标示出设施处理能力和名称、生产厂家和售后服务电话、操作规程”的要求,以及在工程设计或施工中有意埋设暗管使污染物存在偷排可能的,坚决不予通过验收;违反年度登记管理制度的,坚决按制度处理。
5、切实加大对油烟净化器安装质量及效果等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各镇、街道环保部门要积极推动辖区内饮食业的油烟治理工作,维护市民的环境权益。
为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并确保治理效果,现重申各镇、街道建成区内饮食业单位安装的油烟净化器必须是经国家认证的静电式的产品,其他地区也必须使用经国家认证的产品,同时设计单位必须提供工程设计方案。
6、大力鼓励外地优秀环保公司参与本地环保市场竞争,以此推动我区环境治理技术及工艺的更新换代;大力鼓励本地环保工程单位相互配合,加强合作,努力拓展外地市场,提高我区环保产业的总体水平。
7、当客户的污染情况产生变化时,环保产业单位应及时向我局反映,并根据实际和我局意见对治理方案作出相应处理,保证污染防治设施处理能力能满足需要。
各环保产业单位要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做好建设项目试产申报和验收工作,使已投产项目能及时获得监测和验收,努力提高验收通过率。
8、推动成立环保产业商会。
去年因区内有意向的产业单位较少,未符合省的相关要求而没能促成该商会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