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高频考点精讲

高中化学高频考点精讲

高中化学高频考点精讲目录第一部分基本概念考点1常用化学计量 (1)考点2化学计量在计算中的应用 (4)考点3物质的分类胶体 (7)考点4离子反应 (9)考点5氧化还原反应 (13)第二部分基本理论考点1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16)考点2物质结构 (18)考点3化学反应与能量 (20)考点4 电化学基础 (23)考点5化学反应速率 (27)考点6化学平衡 (29)考点7弱电解质的电离 (33)考点8溶液的酸碱性及pH (36)考点9盐类的水解 (38)考点10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42)第三部分元素化合物考点1 钠及其化合物 (44)考点2镁、铝及其化合物 (47)考点3铁及其化合物 (50)考点4铜及其化合物 (53)考点5金属元素小结 (55)考点6碳、硅及其化合物 (57)考点7 氯及其化合物 (59)考点8硫及其化合物 (61)考点9氮及其化合物 (64)考点10非金属元素小结 (67)考点11无机物的推断 (70)考点12无机化学工艺流程 (74)考点13无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77)第四部分有机化合物考点1烃 (79)考点2同分异构体 (82)考点3卤代烃 (84)考点4烃的含氧衍生物—醇酚 (86)考点5烃的含氧衍生物—醛 (89)考点6烃的含氧衍生物—羧酸酯 (91)考点7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94)考点8有机反应类型 (97)考点9有机合成与推断 (100)考点10 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105)第五部分化学实验考点1无机化学实验综合 (107)考点2有机化学实验综合 (114)第一部分基本概念考点1 常用化学计量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1.定义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 n ,单位为摩尔。

1 mol 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 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以摩尔为单位表示物质的量时,必须要指明粒子的种类(原子、分子、离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一般写化学式)。

在试题中如果涉及粒子数或粒子数目比时,应考虑求该粒子的物质的量,计算物质的量的公式有:n =N/N A 、n =m/M 、n =V/V m 、n =cV 。

2.阿伏加德罗常数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单位 mol -1。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0.012 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通常用近似值6.02×1023 mol -1表示,N A =N/n 。

二、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M ,M =m/n 。

常用的单位为g/mol (或g·mol -1)。

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在试题中涉及求某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时,应该考虑求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应用摩尔质量时必须指明对象,M B =m B /n B.,对于同一物质规定的基本单元不同,摩尔质量就不同。

如O 2中O 的摩尔质量为16 g/mol ,而O 2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 。

三、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 m ,常用单位L/mol 。

定义公式V m =V /n 。

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 ,简称标况)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即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 。

2.对于V m =22.4 L/mol 概念的理解(1)决定1 mol 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构成这种物质的粒子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

1 mol 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相同,而粒子之间的距离很小,这就使得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的大小。

对于气体来说,粒子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粒子本身的直径,所以,当粒子数相同时,气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

(2)影响气体摩尔体积的因素:V m 受温度、压强影响,与气体种类无关。

温度升高,则V m 变大;压强增大,则V m 变小。

在标况下,V m =22.4 L/mol 。

但V m =22.4 L/mol 的条件不一定是标况。

(3)对于V m =22.4 L/mol :①使用条件是标准状况;②使用范围是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③数值22.4 L/mol 是个近似数值;④V m 的单位是L/mol ;⑤在标况下,n =V/V m =V/ 22.4 mol 。

四、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即三同定一同:同温、同压和同体积决定气体分子数(物质的量)相同。

2.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V 1/V 2=n 1/n 2(2)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P 1/P 2=n 1/n 2(3)同温同压同体积时,摩尔质量比等于密度比: M 1/M 2=ρ1/ρ2(4)气体的相对密度:一种气体的密度与另外一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用D 表示: , 则M 1=D × M 2。

例如,相同状况下,O 2相对H 2的相对密度为: M 1 M 2 ρ1 ρ2 D = = M O2 M H2 = ρO2 ρH2 D ==16。

五、物质的量浓度1.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符号为c B,常用单位为mol/L,表达式:c B=n B /V。

注意对于c B=n B /V:①单位体积为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②溶质用物质的量来表示,并且要说明粒子的种类B,因同一溶液中粒子的种类不同,c可能不同。

如0.2 mol/L的Al2(SO4)3溶液中,c(Al3+)=0.2 mol/L,而c(SO42-)=0.3 mol/L。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仪器:容量瓶(有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规格),烧杯,量筒,天平,玻璃棒,胶头滴管。

(2)步骤①计算:计算所需固体溶质质量或液体的体积;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③溶解:将溶质放入烧杯中并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④移液: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⑤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注入容量瓶中;⑥定容: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下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⑦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⑧装瓶:将容量瓶中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并贴签。

简记为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和装瓶。

3.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常用公式n=m /M n=V/V m c B=n B/V m液=Vρ w %=(m质/m液)×100%c=1000ρw/M溶液稀释定律:m1×w1=m2×w2 c1×V1=c2×V2六、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应用的常设陷阱1.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1)在不知是否为标准状况时,误认为1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一定要特别注意,在不指明温度压强时,气体摩尔体积没有任何意义。

考点4 离子反应一、离子共存☜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涉及到离子的性质及溶液酸碱性等综合知识。

凡能使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显著改变的均不能大量共存,如生成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气体物质或能转变成其它种类的离子等。

(1)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含有的离子: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Cr2O72-(橙色)。

(2)在酸性溶液(pH<7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含有大量Al3+ 、Fe3+的溶液、c(OH-)=1×10—13 mol/L的溶液等)中含有大量的H+,不能共存的离子有:OH-、CO32-、SO32-、S2-、F-、ClO-、SiO32-、AlO2-、CH3COO-、C6H5O-、S2O32-等);弱酸的酸式根离子(HCO3-、HSO3-等)。

(3)在碱性溶液(pH>13的溶液、c(H+)=1×10—13 mol/L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或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酚酞呈红色或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含有大量CO32-、AlO2-的溶液等)中含有大量的OH-,不能共存的离子有:Mg2+、Al3+、Fe2+、Fe3+、H+、Cu2+、Ag+、NH4+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HCO3-、HSO3-、HS-等)。

加入铝粉后放出氢气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1×10—7 mol/L的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

(4)因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SO42-与Ba2+、Pb2+、Ca2+ ;CO32-与Ca2+、Mg2+、Ba2+;Ag+与SO42-、CO32-、PO43-、Cl-、Br-、I-;S2-与Fe2+、Cu2+、Pb2+;H+与SiO32-;OH-与Mg2+、Al3+、Fe3+、Cu2+等。

(5)相互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Fe3+与S2-(HS-)、SO32-(HSO3-)、I-;酸性条件下NO3-、MnO4-、ClO-与Fe2+、S2-、SO32-、Br-、I-等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ClO-、MnO4-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仍具有氧化性;NO3-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氧化性极弱,可与上述离子共存。

(6)因相互促进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Al3+和Fe3+与AlO2-、CO32-、HCO3-、ClO-;AlO2-与NH4+、Al3+ Fe3+ Mg2+;NH4+与SiO32-;但NH4+与CH3COO-、CO32-、HCO3-、HSO3-因水解程度不大仍能大量共存。

(7)因发生络合反应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Fe3+与SCN-、C6H5O-等。

二、常考的离子检验1.阴离子的检验OH-:能使无色酚酞变为红色、紫色石蕊变为蓝色、橙色的甲基橙变为黄色,证明有OH-。

CO32-和HCO3-:加盐酸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有CO32-或HCO3-。

CO32-+2H+ == H2O+CO2↑ HCO3-+H+ == H2O+CO2↑ CO2+Ca(OH)2 == CaCO3↓+H2O SO42-:先加盐酸,如果没有沉淀,再加入几滴BaCl2溶液,若有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SO42-。

SO32-:加盐酸或H2SO4,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有SO32-。

SiO32-: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若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SiO32-。

NO3-:向浓溶液中加入铜片和浓硫酸并加热,如果有红棕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O2)产生,证明有NO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