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上最变态的超级巨型坦克:有的一炮能干沉军舰

世界上最变态的超级巨型坦克:有的一炮能干沉军舰

世界上最变态的超级巨型坦克:有的一炮能干沉军舰八号坦克鼠式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设计的超重型坦克。

恐怕也是最著名的超重型坦克。

因此做重点介绍。

研发历史德国开发超重型坦克的历史从1941年克鲁伯(Krupp)公司以掳获的苏联T-35坦克作为研发蓝本为开端,所以到了隔年克鲁勃公司提出“虎鼠式”(Tiger-Maus, VK7001)重型坦克以及七号狮式坦克(PzKpfw VII L?we, VK7201)。

不过计划在同年3月初就被取消,但是研发的经验与技术却为后来的重型坦克做了准备。

1942年3月中旬后,保时捷车厂收到一份合约,要求制作新款100吨重的205型VK10001保时捷坦克(Panzer - VK10001 / Porsche Type 205)。

4月中旬的时候德国陆军补充要求新坦克载弹量应高达100发,5月时在阿道夫·希特勒的亲自要求下,斐迪南·保时捷教授(Professor Ferdinand Porsche)与克鲁伯公司的穆勒博士(Dr. Muller)开始合作进行整个计划;希特勒还要求坦克应重达120吨,坚不可摧,并且无坚不摧,搭配高性能的60或者72倍径的坦克炮。

研发的结果造就八号坦克鼠式(Panzerkampfwagen VIII Maus)成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设计的最重型坦克,也是全世界到目前为止最重型坦克纪录保持者。

鼠式坦克不仅仅是完成设计,并且到达产制完成的阶段,一共有两辆原型车问世。

经过设计后的八号坦克的车身为10.1米长,3.67米宽和3.66米高,重达188吨(最初设想重达100吨),可以容纳5至6个乘员。

它的主要武器为1门128毫米KwK 44 L/55大炮、75毫米KwK 44 L/36.5同轴副炮,并且以60-240毫米的装甲护身。

保时捷答应在1943年5月时会先生产出原型车辆,并且在交付原型车后每月生产五辆。

德国原本预计生产约150至200辆八号坦克,但直至二战结束时一共只生产了9辆,其中只有2辆竣工。

1942年4月时原型车最初被称为“猛犸象”(Mammut),不过1942年底又被更名为“M?uschen”(小老鼠),1943年2月时确定命名为“Maus”(老鼠)。

八号坦克的底盘、火炮和炮塔由克鲁伯公司负责制造,而组装则由埃克特公司(Alkett)负责。

武装八号坦克最初的设计用150毫米40倍径的主炮及20毫米MG151/20同轴机枪作为武器,至于后来所采用的128毫米50倍径主炮当时还并没有被列入考虑。

1942年6月23日,保时捷还提供使用150毫米37倍径主炮或者105毫米70倍径主炮的选择。

由于八号坦克体积庞大,因此选项纷纷被提出,连海军的12.7cm SK 34/41舰炮,甚至防空塔上的12.8 cm Flak 40防空炮也变成选项。

但是等到1943年1月,希特勒开口了,“我要鼠式坦克搭配128毫米KwK44 55倍径的主炮再搭配75毫米KwK44 36.5倍径的同轴副炮!”;原来要搭配的150毫米KwK44 38倍径的主炮以及170毫米KwK 44主炮反而被取消,连同当初要求的“100发”载弹量。

不管怎么说,八号坦克的KwK44主炮可以从3500米以外的距离,一炮就可以将M4坦克(又称“M4谢尔曼”Sherman)、克伦威尔坦克(Cromwell tank),丘吉尔坦克(Churchill tank),T-34坦克,甚至斯大林系列坦克予以摧毁。

传动系统八号坦克在研发时最让人感到棘手是找不到出力足够的引擎;1943年圣诞节前夕,第一台经由埃克特公司组装的无炮塔原型车开始展开密集的测试。

由于重量/马力比十分低,就算已经搭配了从DB 603军用航空发动机演变而来的MB 509引擎,也只能达到每小时13千米的速度。

通常困扰不会只有一件;扭力棒悬吊系统也出现大问题;还有就是各地没有一座桥梁能够负荷它们的体重。

不知道斐迪南为何对于电动马达传动特别着迷,当初与亨舍尔与嵩恩(Henschel & Son)竞争六号坦克的案子时,就坚持要让虎I坦克使用这样的传动方式。

不过自从输了案子之后,原来大量没派上用场的电传底盘就成为象式自行反坦克炮了。

鼠式坦克的第一辆原型车采用汽油引擎(第二辆采用柴油引擎),不过引擎是用来驱动车上的发电机的,两个看起来像是天作之合的驱动结构就把鼠式坦克庞大的底盘内部空间三分去其二以上,以致于连车身前方的驾驶舱与炮塔的连通空间都被删除(这就是为什么载弹量永远达不到要求的原因之一)。

鼠式的履带概与虎II坦克相同,采用全金属履带,不过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鼠式坦克的履带宽达1100毫米。

驱动轮位于车体后方,由电动马达带动。

装甲能够重达188吨,表示鼠式坦克的装甲相当厚实,车体前方35°倾斜装甲就厚达200毫米(加上倾斜角度后相当于370毫米厚),至于其他部位请见以下数据:鼠式坦克各部位装甲厚度(毫米/装甲角度):炮塔顶部:60/0°炮盾:250/圆弧型炮塔正面:220-240/圆弧型炮塔两侧:210/60°炮塔后方:210/75°车体正上斜板:200/35°车体正下斜板:200/55°车体正下方:100/0°车体两侧:185/90°车体后部:150/55°结局1944年1月中旬到10月初左右,八号坦克都是在靠近柏林南方25千米的库梅尔斯朵夫(Kummersdorf)装甲车辆测试场以及在柏布林根(B?blingen)的保时捷测试场进行测验。

本来测验不用拖这么久,但是八号坦克非常容易故障,也就很容易停摆;加上盟军空中轰炸的确有效减缓了所有的生产,包括八号坦克所需要的零件。

根据来自保时捷厂的消息来源指出,希特勒迫切地希望获得八号坦克的原因是希望他的大西洋长城中出现防御疏漏的时候,利用八号坦克去进行填补。

因为毕竟比起攻击这回事,防御不需要太多的路程,对八号坦克来说算是合理的解释。

战争结束后苏联部队在位于埃森的克鲁伯厂寻获将近完工1号原型车炮塔与3号原型车的车体。

原来的一号原型车因为炮塔还在赶工中,所以连炮塔也都是假的。

一号原型车在落入苏联部队手中之前已经被德方进行机械性的破坏;二号原型车倒是全副武装地被派遣到柏林准备战斗,不过以自己的动力行驶到佐森(Zossen)附近的史坦普拉格尔(Stamplager)时候,就发生严重故障,于是在一炮未发的情形下,被车里的组员引爆了弹药以免落入敌人手中。

看见八号坦克变成废车后的苏联装甲摩拖化部队指挥官在评估之后,不死心地决定把一号原型车的车体与2号原型车的炮塔凑在一起带回苏联。

不过此事不容易,尤其用了6辆18吨的半履带车才把55吨重的炮塔从烧成废铁的车体上拉走。

之后炮塔与车体就在德国境内进行重组,再于1946年5月4日被送回苏联测试。

当苏联陆军在1951年到1952年之间完成所有的测试之后就送到“库宾卡坦克博物馆”(Kubinka Tank Museum)作永久陈列展示。

它的设计理念的确对于冷战时期的苏联坦克形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斯大林重型坦克第3型,虽然车重接近八号坦克的1/3,但是倒是有一座122毫米的D25-T主炮;至于T-54主战坦克,炮塔装甲就厚达200毫米,连车身装甲都有120毫米厚,SU-100自行反坦克炮也采用的D-10T2S主炮,并且将车重压低在40吨以下。

技术数据乘员:6人长度:10.09米宽度:3.67米高度:3.63米重量:188吨发动机:戴姆勒-朋驰(Daimler-Benz)MB 509/12汽缸汽油引擎(V1原型车)、出力1080马力戴姆勒-朋驰(Daimler-Benz)MB 517 12汽缸柴油引擎(V2原型车)、出力1200马力马力重量比:6.4马力/吨悬挂系统:扭力杆最大速度:13千米/小时最大行程:越野:62千米平地:160千米九/十号坦克九号坦克(Panzerkampfwagen IX)及十号坦克(Panzerkampfwagen X),为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晚期故意散布欺敌的虚构坦克开发计划。

s、E-100坦克至今仍留有原型车以外,其他只剩下图面设计。

1944年,希特勒其实已经终止了一切超重型坦克的开发计划,转移集中所有资源生产现成的五号豹式坦克与虎式坦克I/II形,但是纳粹德国方面还是发布了九号坦克及十号坦克的开发计划,然而实际上,它们只是德国方面故意散布用作欺骗同盟国的虚构计划,不过经由此两个计划还是可以看到德国当时设计坦克的哲学。

设计构思中的九号及十号坦克都比八号鼠式坦克低矮但较阔,配备128毫米口径大炮,最大特色为其圆混流线的外形,有别于以往德国传统的盒形设计。

E-100超重型坦克E-100的研制工作是从1943年6月开始的,由阿道拉公司负责研制。

在1944年,因为要集中力量研制“鼠”式坦克,希特勒下达了停止研制E-100坦克的命令。

这样一来,E-100超重型坦克就流产于样车研制阶段,工厂仅生产出样车的车体部分。

1945年,这辆样车的车体落入盟军手中,1945年6月被转送到英国。

预计的E-100坦克战斗全重140t,乘员6人。

战斗室特别大,火力强大,防护力超群。

动力装置后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悬挂装置为外置筒式螺旋弹簧式悬挂装置。

负重轮的排列型式,也采用了二战期间德国坦克上惯用的交替排列式。

在E-100样车的研制阶段,炮塔没有制造出来,所以,仅安装了一个同等重量的假炮塔来进行试验。

主要武器是一门KWK型150mm火炮或174mm火炮,但最后似乎准备选用128mm火炮。

另外,E-100坦克的各部位装甲厚度也十分可观。

二战期间的反坦克武器很难击穿。

它的动力装置为HL234型水冷汽油机,它的履带宽度达到了1020mm。

和“鼠”式坦克一样,E-100坦克的致命弱点在于它极差的机动性,所以即使E-100超重型坦克被制造出来,也是没有什么作为的。

德国战争后期其实已经放弃了“老鼠”和E-100这两种变态战车的开发,他们已经明白这两种其实是出自希特勒和保时捷博士的个人幻想,“无敌战车”并没有太多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前瞻性,而且在战场也达不到1+1=2的战术效果。

其实,不光是E-100遭到了如此冷遇,E系列乃至其他一些新奇的设计方案也逃脱不了纸面计划的宿命。

最为明显的佐证,便是1944年以来,E-10迟迟无法进入实际研发,而原本要被它替换的追猎者却成为工厂生产的主要目标。

最终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也正是有着种种缺陷、却结构简单能够大量生产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

战争后期在这个问题上,德国人和苏联人达成了惊人的默契。

亨舍尔炮塔版E-100克虏伯炮塔版E-100安装“鼠”式坦克炮塔的E-100E-100的性能数据:战斗全重137790kg 137.8ton车长10.27m(炮向前) 8.70m(仅车体)车宽4.48m车高3.32m(战斗高度) 3.29m(运输高度)引擎Maybach HL 234最大速度公路/越野:38-40 km/h最大行程公路/越野:120 km乘员5-6人火力装备128mm KwK 44 L/55 ; 150mm KwK 44L/38 ;170mm KwK 44 & 75mm KwK 44 L/36.5 ;1x7.92mm MG34弹药128mm:?发; 75mm:?发; 7.92mm:?发装甲40-240mmP-1000超级坦克P-1000坦克(Landkreuzer P. 1000)是纳粹德国计划开发的一种重量达1000吨的超重型坦克,由德国的克虏伯公司研制,但计划在1943年被放弃,没有一辆P-1000被生产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