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项目最终成果简介
卫东区建东小学申报的《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课题,自2013年11月份立项以来,经过近一年多的研究,已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现将研究的成果情况简介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个性的张扬,更重视尊重别人,理解别人。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的高速发展,社会也越来越需要有个性、不满足于现状、敢于打破常规的,有知识、有思维、有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一定要倡导个性化的阅读教学。
当前小学阅读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有重视“统一”,忽视“独特”的现象。
这种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违背了新课改的理念,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有的教师虽然强调学的个性,但在阅读教学中或完全让位于学生,教师扮演着召集人、旁听者、捧场人角色,不能够抓住契机适时引导和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或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读来读去,却缺乏深入的思考与交流,感受、体验、理解都浮在面上,个性化阅读难以闪现其光芒。
因而我们提出“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这一课题,就是想从大量的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真正能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方式、方法。
二、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一)、课题研究内容
1、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着重研究个性化阅读课堂教学的途径、方法和基本模式等。
2、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策略。
构建有效、可操作的小学生个性化阅读策略,切实提高
学生的阅读能力。
3、小学语文个性化课外阅读指导模式研究。
探寻出一套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长效指导机制。
(二)、主要观点与创新程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充满着意义和思想,热情和灵魂的精神世界,师生主体都具有“个性化阅读”的愿望与潜能,这种愿望和潜能是可以利用和发挥的,唤醒师生“个性化阅读”的愿望与潜能,完成语文对“人”的启迪、润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习,促进教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促进课堂的个性化阅读生成。
个性化阅读受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本课题从“个性化阅读”的视角直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质要义,摸索出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探索出一套可行的研究个性化阅读的策略及课外阅读指导机制,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研究提供新的借鉴。
(三)、主要建树
1、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年多来,我们课题组始终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一核心理念开展扎实有效的实验研究。
从课堂反映观察,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表达的欲望强,语言运用能力较强;学生喜爱上语文课,喜欢说话、写话练习,学生组词、补充句子、阅读借鉴、看图写话、作文及讲故事、回答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且同一话题的作文也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语言特色,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思维优势,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
2、初步探索出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年多来,课题组立足课堂教学,采用示范课、研究课、常态课等多种形式,深入研究小学生个性化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依据学生的阅读水平、课堂呈现状态、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教学环境以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念,通过实践、探索,初步构建了个性化阅读
教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式:即情景导入——感知体验——对话探究——建构生成。
3、寻求了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四大策略
策略一:让学生真正拥有自主实践的机会。
策略二:让学生固守内心独特的阅读感受。
策略三: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方式。
策略四:让学生大胆地进行自主评价。
4、初步探索出学生个性化课外阅读的指导模式。
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以课外阅读为突破口,从学生的阅读环境、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指导模式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了一套值得推鉴的做法。
①着染一种阅读文化。
文化的熏陶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我们在教室四周的墙上进行设计和创意,把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贤士恋书、醉书、迷书、痴书的事迹和感想择要张贴其中,用以标示和激励所有学生想读、乐读和常读,也可把身边耳闻目睹的“读书精英”的事迹和感言上墙感召其他同学。
②创造新的阅读机制。
一是师生共同阅读;二是小组合作、比赛阅读;三是开好“三会”,即好书推介会、读书经验交流会、读书成果汇报会。
四是办好班级“隐形图书馆”。
③改变单一的阅读方法。
一是以实践者的角色迁移方法;二是以研究者的角色投身阅读;三是以表演者的角色朗读美文。
④精选一批阅读内容。
我们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及学生不同年段的年龄特点,形成了一个比较科学、实用的小学阶段不同年段的推荐阅读书目(见研究成果)。
⑤构建三种阅读模式。
模式之一:探究美文内在价值的深度阅读。
模式之二:推进整本书阅读的主题性研读。
模式之三:顺应社会而生的专题性品读。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1、本课题研究的最大学术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应试观念,真正从素质教育的高度着手,朝着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向发展,促使学生成为有个性的学生,使教师在个性化教学中成为有个性的教师,在实践中总结、完善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体系和个性教育理论体系。
2、课题研究推动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改变目前靠磨时间、耗精力取得成绩的做法,创设了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高了阅读教学实效,我们通过开展好本课题研究,使我校语文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起到了较好的“以点带面”的作用,有利于推动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
3、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不仅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联想、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自我期望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4、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①促进了课题组全体教师观念的更新。
课题组教师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得到普遍提高,通过学课标,学理论,深深感受到课标关于阅读新理念的巨大魅力,自觉转变教学方式,努力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拓展学生学习时空,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②、课题组教师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普遍加强。
本课题综合性强,需要研究教师的分工合作,突出重点,点面结合,三年来,大家融洽相处,合作共事,取长补短,各尽所能,各显智慧,教师们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得到普遍增强。
③、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大幅提高。
参与实验的老师不仅知道了课题实验的基本流
程,而且学会了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特别是总结、提炼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5、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成果,对在一定范围内推广研究经验起到了促进作用。
两年来,参与课题实验的老师执教了不少的市、区、学校的课外阅读指导公开课,如。
课题组张晓云老师的《黄河的主人》获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吴秋月老师的作文讲评课在全区青年教师培训课上做示范课,马兴峰老师的《珍珠鸟》获得卫东区十四届优质课一等奖。
梁潇老师执教《阳光很活泼》“多彩的读书活动”展示课,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研究课论文多篇在共获得省、市、区级获奖。
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多样发展。
课题组教师至今涌现出:省学科技术带头人2人,省骨干教师2人,平顶山市骨干教师2人等,平顶山市名师1人,平顶山市教科研先进个人2人,平顶山市教学能手1人。
与此同时,先后有许多兄弟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来我校参观考察,均对本课题的研究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对取得的成绩给以较高的评价,并对我校课题研究的理念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课题研究最终成果
1、研究报告
2、论文、学习心得集
3、教学设计集
4、典型课例
附表1:《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课题研究成果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