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学期中考试复习资料1、环境规划是(A)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补充作用。
A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B经济区划 C国土规划 D城市总体规划2、(B)的环境规划是在保护人体健康的前提下,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的指引下进行。
A美国 B日本C俄罗斯D英国3、下列哪一项不是污染容纳指标(C)A、污染物排放量B、绿化状况C、污染治理投资D、污染物净化能力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支柱(B)A、复合生态B、社会生态C、人类生态D、产业生态5、(A)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补充作用。
A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B经济区划 C国土规划 D城市总体规划6、环境预测的主要依据是(D)A、环境质量现状评价B、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年度发展目标C、城镇发展规划D、社会经济发展规划7、(A)下列哪项是环境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
A环境质量指标 B经济指标 C社会指标 D生态指标8、(D)水环境容量的大小与下列哪项无关。
A水体特征 B 水质目标 C污染物特性 D环境风险9、(A)什么时候环境保护年度计划正式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体系。
A1992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10、( C )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环境规划的类型不包括A经济制约型 B协调型 C持续型 D环境制约型11、(B)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纳污量的方法不包括以下哪种A人工复氧 B污水稀释 C污水调节 D河流流量控制12、(B)下面关于环境规划目标的基本要求,错误的是A具有一般发展规划目标的共性--具体(时、空)、客观、可计量B 与人类社会发展目标协调 C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D保证目标的先进性13、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不包括哪个?() DA、生产B、生活C、还原D、能量传递14、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常用的方式() CA、定量B、定性C、半定性D、半定量15、环境规划按时间分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其中中期的年度范围为( B )。
A、3-5年B、5-10C、10-15D、15-xx、下列不属于我国总量控制的是()BA,容量总量控制 B系统总量控制 C目标总量控制 D 行业总量控制17、产业生态学原则不包括()CA开放性B本土性C减量性D经济性18、我国的大气污染以什么为主(A)A煤烟型 B二氧化硫 C 烟尘 D二氧化氮19、以下哪项不是环境规划所具有的特征(B)A、区域性 B可塑性C、信息密集D、综合性20、环境预测的内容不包括(A)A人口增长预测 B经济发展预测 C环境质量与污染预测 D其他预测21、生态规划的基础是(D)A资源储备量 B环境容纳量 C经济基础 D生态适宜性22、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C)A保证功能与规划相匹配 B依据行政辖区划分功能区 C依据环境承载力划分功能区 D依据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划分功能区23、大气污染源源强预测的方法不包括(A)A有毒气体源强预测 B源强预测的一般模型 C耗煤量预测 D污染物排放量预测24、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不包括哪个?() DA、生产B、生活C、还原D、能量传递25、下面不属于环境评价方法的是(D)。
A列表清单法B矩阵法C特尔菲法D头脑风暴法26、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1)、有毒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2)、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3)的大小排序为(A)。
A(1)>(2)>(3)B(3)>(2)>(1)C(2)>(3)>(1)27、环境规划是(A)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补充作用。
A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B经济区划 C国土规划 D城市总体规划28、一般认为,人口增长的类型属于[D]A、直线增长B、负指数增长C、J型增长D、指数增长29、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不包括:CA、经济制约型B、协调型C、矛盾型D、环境制约型30、复合系统的结构不包括一下哪个?(D)A、自然B、社会C、经济D、人文31、复合系统的功能是哪些?(C)(1)生产功能(2)生活功能(3)生态功能(4)还原功能(5)恢复功能(6)信息传递功能(7)物流传递功能(8)能源传递功能A、(3)(5)(6)(8)B、(1)(2)(5)(7)C、(1)(2)(4)(6)D、(3)(4)(7)(8)32、下面属于固体废物处理中物理处理的方法有(A)。
A 压实 B 氧化法 C焚烧法 D沥青固化33、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深处的不正确自然观和(A)A、人地关系观B、价值观C、消费观D、科学观34、制订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是(B)A、考虑环境效益B、保障人体健康C、保障经济发展D、保障可持续发展35、下列不是按性质划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A)A、环境制约型规划B、生态规划C、污染综合防治规划D、自然保护规划36、下列不是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D)A、经济制约型B、协调型C、环境制约型D、自然保护规划37、处理解决多阶段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为(B)A、非线性规划B、动态规划C、线性规划D、多目标规划38、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dS=dSi+dSe下列属于环境协调共生的熵变类型是(A)A、dS<0B、dS>0C、dS=0D、dS不确定39、一般情况下,城市演化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C)A、市区蔓生阶段B、城市膨胀阶段C、城市连绵带D、城市向心体系41、下面不属于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原则的是(D)。
A整体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C可行性原则 D控制性原则42、下面不属于复合生态系统特性的是(D)。
A人工性 B综合性C脆弱性 D恢复性43、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必须遵循的原则,下面哪一项不是( D )。
A 适应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规范性原则 D个体原则44、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下列哪一项不属于( D )。
A 生产 B生活 C还原 D物质传递45、下列哪项不是环境质量的指标( D )。
A 、TSPB、降尘 C酸雨频度与平均值 D大气污染物去除量和去除率46、下列环境规划方案决策过程中,正确的是(B)A、输入-处理模块-调节-反馈-输出B、输入-处理模块-反馈-调节-输出C、输入-调节-反馈-处理模块-输出47、环境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A、环境质量指标B、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C、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D、相关指标48下列不属于8项环境管理制度的是(D)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B三同时制度 C限期治理制度 D污染治理技术保护制度填空题1、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ds=dsi+dse,其中ds<0人地系统为协调共生型,ds>0为人地冲突型, ds=0为警戒协调型。
2、环境规划的重点是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
3、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划分为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按环境要素划分为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4、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以及相关指标。
5、在我国,环境管理按管理范围可以划分为资源环境管理, 区域环境管理和专业环境管理三类。
6、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把环境规划划分为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7、环境本身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组成的复杂系统环境本身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组成的复杂系统。
8、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人工性、脆弱性、可塑性、高产型、地带性和综合性等特性。
9、环境规划决策的特征:非结构化特征、多目标特征、基于价值观念的特征。
10、环境评价对象主要包括污染源和环境质量两大基本方面。
11、用于环境规划中的教学规划决策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
12、环境规划以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的特点。
P413、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概括为连续性、稳定性、多样性、均衡性、独立性和更新性。
P4114、大气污染预测包括两个基本方面:(1)大气污染源的源强预测;(2)大气环境质量变化预测p1xx、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原则:善用信息,紧指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根本途径、遵循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法规。
P9316、指标体系中的环境承载力指标可分为:资源供给指标、社会影响指标、污染容纳指标。
P3917、环境规划编制的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18、目前对各种污染源排放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单价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类型。
19、环境承载力的定量描述,至少包含3个自变量,他们分别是:时间(T)、空间(S)、人类经济行为的规范与方向(B)20、根据研究对象不同,水环境规划可分为: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和水资源系统规划21、大气环境规划分为两类即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大气污染控制规22、、环境规划的重点是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
23、、循环经济的三大理论支柱是:复合生态、人类生态和产业生态。
24、、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是: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
25、、环境规划案规划目的分类可分为:环境污染控制目标、生态保护目标、环境管理目标。
26、、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方法:人口预测、国内生产总值预测、能耗预测。
27、环境规划范围的界定是以整体意义上的环境为基础,应该逐步覆盖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三个方面。
28、大气环境规划分为两类即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大气污染控制规29、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水、固废、噪声污染控制规划30、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做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31、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32、环境规划决策特征: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
33、分担率=单个污染源排放量/所有污染源的总排放含量34、循环经济的三大理论支柱是:复合生态、人类生态和产业生态。
35、进行规划方案费用的比较评价,通常可采用净效益和费效比等评价准则。
36、环境评价中,评价对象主要包括污染源与环境质量两大基本方面。
37、目前,我国总量控制可以分为3类:①容量总量控制,②目标总量控制,③行业总量控制。
38、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测及规划、39、大气环境规划目标主要包括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和大气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水质、水量和水生态是目前水环境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40、按环境要素划分为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41、水环境容量的大小与水体特征、水质目标和污染物特性有关。
42、目前,我国总量控制可以分为3类:①容量总量控制,②目标总量控制,③行业总量控制。
43、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测及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