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考试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哺.育(bǔ) 祈.祷(qǐ) 哽.住(gěng) 山涧.(jiàn)B.怪诞.(dàn) 机杼.(shū) 可.汗(kě) 诧.异(chà)C.云鬓.(bìn) 浊.流(zhuó) 气魄.(pò) 惩.罚(chěng)D.肃.静(sù) 污秽.(huì) 亘.古(gèn) 胡骑.(jì)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嫩芽沉寂淡雅烦闷时辰倾盆飘泼B.牵挂依恋吝啬激荡冷漠咄咄逼人C.取诀惨境澄清聪慧凄冷喜出望外D.婉转遗撼嘹亮菡萏憔悴翻来覆去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拿到语文试卷,小明忍不住笑了,拿起笔开始答题,信心满满,手不释卷....。
B.危机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
C.时光的淬炼、岁月的磨砺让他日渐成熟,处理事情变得优柔寡断....,毫不迟疑。
D.我们应做“文明有礼二十四条”的践行者,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成为一纸空...文.。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书法比赛等活动走入校园,让越来越多的师生重视起汉字书写。
B.随着管道制造业的发展,橡胶排污止回阀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C.仅仅有—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D.未若柳絮因风起。
6、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一个鲜红的“优”。
在爱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
A.也许是蔚蓝天空的一朵白云,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B.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也许是蔚蓝天空的一朵白云C.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D.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7、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______)(2)濯清涟而不妖.(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爱莲说》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______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______为莲的总陪衬,以______和______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的品质。
4.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含泪奔跑的少年在他的记忆里,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
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
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
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
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
母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
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进了城,他才知道,城里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
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
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
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鞋的木箱。
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
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
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
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
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
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他心动了。
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
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
走路一瘸一跛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
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怏怏离去。
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在回家的路上。
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
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
他看着母亲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
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痛。
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
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11点多,他还是睡不着。
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他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
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
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
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
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
他很快选定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
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
“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
”店主催促他。
“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
”他吞吞吐吐。
“明天来吧。
”“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我明天下午一定还。
”他快急哭了。
“那……”“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
“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你的吧。
”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
”母亲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
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
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选自《时文选粹》,略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写到“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这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篇的作用。
B.“城管巡查”导致母亲受伤一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为后文主人公看到城市的“暖”做了铺垫。
C.第7段中“他”用手触碰母亲被烧焦的皮肤和水泡,感觉连心痛。
这说明他理解了母亲生活的艰难,也流露出他深深的自责和对母亲麻木、不敢斗争的痛心。
D.小说中细节描写十分突出,把这些细节串联起来,就展现了“少年”艰难成长的历程,也集中体现了文题“含泪奔跑”的含义。
2.请品读文中画线的环境描写句,分析其内涵。
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3.请简要概括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
4.文章结尾说“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文中哪些人的言行给少年带来了温暖?请结合文章内容选取两处具体分析。
2、父亲数钱李书霞①每个月父亲发饷的那天,家里就像过节一样,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②父亲踏进家门时,晚饭都已经准备好了。
父亲坐下来,先不动筷子,而是伸手去怀里,掏出今天的工资,他将几张薄薄的钞票捏在手里,抖上两抖,把食指和拇指伸到嘴边,哈一哈气,开始一张张地数。
当时的钱,最大面额是十块,主要是五块、两块和一块的,还有角币和分币。
工资虽少,但细细地数起来,仍然要花费两三分钟。
父亲数毕,报出数目,递给母亲。
母亲笑眯眯地接了,走进卧房,把钱锁进一个隐秘的柜子里。
她坐回饭桌旁,对着我们两个小人儿说:“存着,给你们交学费。
”③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尽情,抢过酒壶,给父亲的杯子里,倒上满满一杯酒。
父亲笑眯眯地摸摸我的脑袋,左手端起酒杯,右手拿起筷子,对着桌上的回锅肉,点上几点,得到开饭的信号,我们欢喜雀跃,急不可耐地夹菜刨饭、大快朵颐。
④几年后,全家人围着爸爸数钱的乐趣,被工资打卡剥夺了。
不过,父亲最近又开始数钱。
⑤去年,父亲得了脑梗,治疗了半年,虽然康复了,但左手左脚仍不灵便。
原本爱说爱笑的父亲也变成了一个木讷的老头子,不开口说话,问话也不回。
精神的沉沦加速了健康的恶化,他整日蜷在沙发上,基本活动都取消了,右腿的肌肉也开始萎缩。
我们对此焦虑万分,却束手无策。
⑥还是母亲有办法,她将买菜的零钱整理起来,央求父亲:“你帮我数数,有多少钱。
”⑦父亲坐在沙发上,抬起浑浊的眼睛,茫然地望了一会儿母亲,不吭声,伸出右手去拿钱,准备开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