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级世界经济专业《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郝全洪

10级世界经济专业《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郝全洪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2010级北京(兵器)班、上海(百联)班
世界经济专业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
课程主持人:郝全洪
第一讲前古典经济学时期(一)
古希腊罗马和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一、古希腊公元前6世纪及以前的经济思想
二、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经济思想(苏格拉底学派)(重点)
(一)色诺芬的财富观、分工论、价格论及财政观
(二)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货币与利息思想和“理想国”
(三)亚里士多德关于家庭经济、交易观点和货币利息的思想
三、古罗马经济思想
四、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思考题:
1、简述色诺芬的主要经济观点。

2、柏拉图在社会分工、货币、利息方面提出了哪些观点?
3、亚里士多德是如何区分“经济”和“货殖”的?
4、试述古罗马思想家经济学说的主要内容。

5、评述托马斯•阿奎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第二讲前古典经济学时期(二)
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
一、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异同
(一)早期重商主义
(二)晚期重商圭义
(三)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基本思想的共同点和区别
三、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代表及思想
四、重商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
五、对重商主义的总体评价
思考题:
1、重商主义有哪些基本经济观点?如何评价重商主义?
2、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有哪些异同点?
3、试述托马斯•孟的主要经济思想。

第三讲古典经济学时期(一)
重农学派的经济思想
一、布阿吉尔贝尔(重农学派的先驱)与重农学派
二、重农学派的形成、体系和特点(重点)
(一)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自然秩序思想
(二)重农观点,反对重商主义
(三)大力提倡经济自由,为资本主义大农业发展开辟道路
(四)重农主义者的理论和政策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又带着浓厚的封建外观。

三、魁奈——重农学派的领袖
魁奈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魁奈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石——纯产品学说(剩余价值理论的源头)(重点)(二)再生产中的资本分析
(三)再生产分析——魁奈的《经济表》(重点)
(四)魁奈在经济政策上的主要主张
四、杜尔哥对重农学派的发展
杜尔哥的基本理论和主张:
(一)对社会阶级结构理论的发展
(二)对纯产品学说的发展
(三)对工资和利润理论的发展。

思考题:
1、布阿吉尔贝尔有哪些主要经济观点?
2、试述重农学派的体系和特点。

3、试析魁奈“纯产品”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4、魁奈的《经济表》有哪些创见和不足之处?
5、杜尔哥对重农主义有哪些发展?
第四讲古典经济学时期(二)
亚当•斯密和《国富论》
一、亚当•斯密和《国富论》(重点)
二、分工、交换、货币和价值理论
(一)分工与交换理论
(二)货币理论
(三)价值理论
三、分配理论
(一)工资理论
(二)利润理论
(三)地租理论
四、资本积累学说
(一)资本的性质
(二)资本的分类
(三)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学说
五、经济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
思考题:
1、《国富论》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试述斯密提出的两种价值论。

3、斯密怎样看待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4、评述斯密生产劳动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5、述评斯密关于国家的作用及赋税原则。

6、怎样评价亚当•斯密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
第五讲古典经济学时期(三)
李嘉图和萨伊的经济思想
第一部分、李嘉图的经济思想
一、19 世纪初英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
二、重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简称《原理》)
三、劳动价值论(重点)
(一)“原始社会”的价值决定
(二)“资本”条件下价值决定
(三)“资本”变化条件下价值决定
(四)“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四、收入分配理论
(一)地租学说(重点)
(二)工资学说
(三)利润学说
五、货币学说
(一)货市流通量决定于其价值的原理
(二)货币数量学说
六、国际自由贸易学说
第二部分、萨伊的经济思想
一、时代及著作
二、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与方法
三、财富的生产理论(重点)
(一)生产三要素论
(二)“萨伊定理”
四、财富的分配理论
思考题:
1、比较斯密《国富论》和李嘉图《原理》的方法论。

2、试述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要点。

3、试述李嘉图的地租理论?
4、李嘉图如何看待分配关系发展的趋势?
5、述评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6、试述萨伊的生产三要素论和“三位一体”公式。

7、试述萨伊定理的主要内容。

第六讲古典经济学时期(四)
约翰•穆勒的经济思想
一、时代、生平和著作
二、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三、生产理论(重点)
(一)生产要素理论
(二)决定劳动生产力的要素
(三)生产增加的规律
四、收入分配理论(重点)
(一)所有制理论
(二)工资论
(三)利润论
(四)地租论
五、交换理论(重点)
(一)价值论
(二)货币论
(三)生产过剩论
(四)国际贸易理论
六、经济发展理论和社会改良的思想主张
思考题:
1、穆勒对古典经济学综合的主要内容。

2、试述穆勒生产要素理论的要点。

3、试述穆勒关于决定劳动生产力的要素和生产增加的规律的理论?
4、试述穆勒关于分配理论的主要观点。

5、述评穆勒的价值论。

6、试述穆勒的货币论和生产过剩理论。

7、评析穆勒的改良主义主张的内容和意义。

第七讲新古典经济学时期(一)
边际效用学派
一、门格尔、庞巳维克与奥地利学派
(一)门格尔的贡献
(二)庞巴维克的贡献
(三)客观交换价值论(重点)
(四)时差利息论
二、克拉克:美国的效用学派
(一)新三分法
(二)边际生产力论(重点)
三、杰文斯与数理经济学派
(一)杰文斯的"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重点)
(二)杰文斯的交换方程式
(三)瓦尔拉的一般均衡论(重点)
(四)稀缺价值论
(五)帕累托的"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
思考题:
1、“戈森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试述奥地利学派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上的特点。

3、试述庞巴维克的主观价值和客观交换价值及其两者关系的观点。

4、试述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

5、述评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论——工资论和利息论。

6、试述杰文斯的“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

7、简评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

第八讲新古典经济学时期(二)
马歇尔的经济思想
一、马歇尔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特点
(一)马歇尔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马歇尔的生平、著作
(三)马歇尔经济理论体系
(四)马歇尔经济理论体系的特点(重点)
二、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重点)
(一)价格的决定过程
(二)需求的决定和变动趋势
(三)供给的决定和变动趋势:
(四)均衡价格论
三、马歇尔的收入分配理论(重点)
(一)分配论的实质
(二)各种要索价格的决定
(三)“准地租”概念
四、关于垄断和其他问题的观点
(一)马歇尔关于垄断的观点
(二)马歇尔在货币和国际贸易方面的观点
五、庇古、罗宾逊、张伯伦等对马歇尔理论的发展
思考题:
1、马歇尔经济理论体系的特点是什么?
2、试述马歇尔均衡价格论的主要内容。

3、试述马歇尔各种要素决定的观点。

4、马歇尔收入分配论的实质是什么?
5、论述马歇尔的“准租金”概念。

6、试述庇古、罗宾逊、张伯伦对马歇尔理论的发展。

第九讲新古典经济学时期(三)
制度学派(旧制度学派)
一、绪论
(一)制度主义或旧制度主义
(二)新制度主义
(三)新制度经济学。

二、制度学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制度经济学的一般特点(重点)
四、凡勃仑的经济观点(重点)
(一)凡勃仑的生平与著作概况
(二)凡勃仑的经济观点
五、康蒙斯的经济观点
六、米契尔的经济观点
(一)韦斯利•克莱尔•米契尔的生平和著作概况
(二)米契尔的经济观点。

思考题:
1、试述与制度相关的三个不同派别和三个不同的存在阶段。

2、试述制度经济学的一般特点。

3、试述凡勃伦的主要经济观点。

4、试述康蒙斯的主要经济观点。

5、试述米契尔的主要经济观点。

第十讲串讲
一、串讲
二、经济学说史纵向发展
(一)货币与利息学说史
(二)价值与价格学说史(含剩余价值学说)
(三)财富的生产与分配学说史
(四)经济政策演变——基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视角
三、当代西方经济学说概述
(一)凯恩斯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
(二)新自由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
思考题:
1、试述货币与利息学说史的发展。

2、试述价值与价格学说史的发展。

3、试述财富的生产与分配学说史的发展。

4、试述经济政策的历史演变。

本课程教学参考书:
《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晏智杰主编(2002.10) 北京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