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说史.ppt

经济学说史.ppt


马歇尔的经济理论假定,大多数厂商在完全竞 争下生产和销售,部门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决定商品的均衡价格。斯拉法指出,这种局部 均衡的方法没考虑到买主购买商品时对不同的 售卖者的态度。各个厂商对他们产品的需求曲 线不会是具有完全弹性的水平线。
马歇尔理论体曲线的影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理论已不能为资本主义制度辩 护,西方经济学界被迫另谋对策,对传统理论进行 较大的修改和补充。
经济学说史教程
5
二、 西方经济学说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在微观经济理论方面,出现了张伯伦的“垄断 竞争”理论和琼·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理论, 无差异曲线在需求理论中的运用以及对需求理 论的其他修改、补充等。
1926年,英国剑桥大学的皮罗·斯拉法(在《经济学杂 志》上发表了《竞争条件下的收益规律》,分析了马歇 尔完全竞争假定与规模收益递增或递减不相容的情况, 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放弃关于竞争的研究转向对 垄断问题的研究。
经济学说史教程
7
斯拉法对马歇尔经济理论的诘难,主要围绕着 完全竞争的不现实的假定展开:
响。他认为规模收益递增或递减不会与完全竞
争的假定相冲突而。斯拉法认为,从长期看,
规模收益递增或递减都是与竞争部门的局部均
衡分析不相容的。
经济学说史教程
8
斯拉法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放弃关于
自由竞争的研究方法,转入研究垄断问题。在 斯拉法研究的基础上,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 学家张伯伦和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几乎同 时独立地发表了论述垄断竞争理论的著作,标
2.《垄断竞争理论》
在书中,张伯伦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进 行了检查分析,系统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这种 理论的基础就是他创造的产品差别的概念。
经济学说史教程
10
① 张伯伦的分析是从“纯粹竞争”的概念开 始的。
他把纯粹竞争的条件分为两个部分:a.市场必 须存在大量的买主和卖主。b.市场上的厂商 都生产同样的产品。对于产品差别的概念, 他认为每一产品都会由于它的销售环境的独 特性质、它的位置、它的商标和质量上的差 异而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产品。垄断正是由 某种形式的产品差别造成的。
经济学说史教程
4
第一节 概述
一、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 两件事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与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 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垄断 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本质特征。
2.1929—1933年出现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 济大危机,进一步危及资本主义的生存与发展。
在她的著作中,几何分析工具则占有突出地位。 她使用分析工具得出了关于经济福利的结论。 她直接从垄断均衡对不完全竞争进行分析。她 成为的用边际分析方法分析利润最大化行为。 还对垄断因素在劳动市场造成的“剥削”进行 了分析。
经济学说史教程
13
1.罗宾逊的边际分析
罗宾逊认为,利用总成本和总收益的概念 分析垄断利润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它造成 了垄断分析与竞争分析方法的割裂。她主 张用边际曲线和平均曲线来代替。
在宏观经济理论方面,出现了瑞典学派的宏观 动态均衡理论和以凯恩斯《通论》发表为标志 的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体系。
就此微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成为两个相 对独立的部分,确立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 学。
经济学说史教程
6
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学说
一、不完全竞争学说的产生
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垄断因 素不断加强,垄断组织日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 繁出现,失业现象加剧。传统经济自由主义的“新古典 学派”理论难以解释清楚的。
志着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中不完全竞争学说的确 立。
经济学说史教程
9
二、张伯伦的垄断竞争学说
1.生平和著作:爱德华·黑斯廷斯·张伯伦(1899—
1967)。在1927年,他就完成了以《垄断竞争理 论》为题的博士学位论文。1933年,与英国的 琼·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同时,出版 了《垄断竞争理论》一书。这两本微观经济理论 专著,系统阐述了垄断竞争(不完全竞争)理论, 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理论中厂商理论的基础。
她认为,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方法 理解价格与数量决定问题,既适用于竞争 和垄断情况的分析,也可用于任何一种市 场结构的分析,具有普遍性的优点。
经济学说史教程
14
2.对劳动的剥削
这是罗宾逊关于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的 论点。
罗宾逊指出,由于劳动市场的不完全性, 工人实际得不到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而是受到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的双重剥 削。
本章重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学说
第三节 均衡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货币数量论与威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 论
阅读书目 思考题
经济学说史教程
3
本章重点
20世纪20—30年代传统西方经济学向现代西 方经济学过渡。在这一时期经济学家有英国的 皮罗·斯拉法、琼·罗宾逊、约翰·希克斯;美国 的张伯伦、欧文·费雪;俄国的斯拉茨基;瑞典 的威克塞尔等。他们在垄断竞争理论、消费者 均衡理论、货币数量论等方面提出了与传统西 方经济学不同的新论点,为现代西方微观经济 理论及宏观经济理论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经济学说史教程》
Textbook of 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
商学院 姜羽
经济学说史教程
1
第七篇 20世纪20—3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
第二十章 20世纪20—3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 说
第二十一章 凯恩斯的经济学说
经济学说史教程
2
第二十章 20世纪20—3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说
经济学说史教程
11
② 垄断竞争的均衡。
价格
D
d Pm
C
d’
A
B
O
Qm
垄断竞争均衡既在d′d′与LAC的切点上, 又在d′d′与DD的交点上
D Qn
d LAC
d’
产量
他的结论是,垄断竞争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市
场类型,垄断竞争将增进社会福利。
经济学说史教程
12
三、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理论
罗宾逊写《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的目的在于, 作为一箱工具而献给分析经济学家的。这是一 篇讨论经济分析方法的论文。正因如此,罗宾 逊的分析更为抽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