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地基处理课程设计

高速公路地基处理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




一:工程概况
江苏省宁杭高速公路某路段的设计路面宽度为34m(6车道),边坡坡度为1:1.5,填筑高度为4m,工期为3年,工后沉降要求为竣工后15年沉降20cm。

该路段的地基土层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土层分布图各土层的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二:课程设计具体要求:
(1)结合土层情况至少选择两种地基处理方法(搅拌桩,预压法(包含塑料排水板))进行设计;
(2)对每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设计计算,进行地基的沉降、稳定性和承载力的计算和验算;
(3)进行经济造价分析
(4)结合经济造价分析份额结果,选取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5)提交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纸和计算说明书)。

三:验算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
1、路堤底部应力
=[(34+34+2*5*1.5)*5*0.5*19.5]/ (34+2*5*1.5)=82.58kPa
2、第一层亚粘土
e=0.766 ==0.362
根据地基规范,修正后地基承载力容许值
其中为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根据e=0.766,取值为260kPa;一般粘性土取=0 ; =2.5 ;
则=260+2.5*10*(3-3)不足3.0m按3.0m计算,得到:=260kPa。

综上,第一层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3、第二层淤泥质土
第二层淤泥质土: e=1.122 =1.07
查表,得70kPa
第一层底部应力:
=82.58+15.3*0.5+10.1*1.5=82.58+21.3=103.88kPa>70kPa)
说明第二层地基土承载力不足不能满足工程要求,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四:初步拟定采用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处理
方案一: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桩)
1、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原理
水泥搅拌法是用于加固饱和和软黏土低级的一种方法,它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

水泥加固土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水泥加固土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它与混凝土硬化机理不同,由于水泥掺量少,水泥是在具有一定活性介质--土的围绕下进行反应,硬化速度较慢,且作用复杂,水泥水解和水化生成各种水化合物后,有的又发生离子交换和团粒化作用以及凝硬反应,使水泥土土体强度大大提高。

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利用了原状土不会使地基侧向挤出,减小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2)、设计比较灵活;
(3)、施工无振动噪音和污染,可在市区和密集建筑物中进行施工;
(4)、土体加固后重度不变,对软弱下卧层不产生附加沉降;(5)、与刚性桩相比,节省钢材降低造价;
(6)、部桩形式灵活等。

2、处理方案:
根据规范要求:混凝土搅拌桩桩端要进入持力层的深度至少为0.5m,故初步拟定混凝土搅拌桩的尺寸为:桩长 :8.5m ;桩径:0.5m;桩间距s=1.5m,fcu=1.5Mpa,弹性模量=150pa
单桩承载力:
(桩周土确定的单桩承载力)
= (桩身材料确定的单桩承载力)
桩间第i层土的摩阻力特征值,对于淤泥可取4~7kPa,对于淤泥质土可取6~12kPa,对于软朔状态的粘性土可取10~15kPa ;对可朔状态的粘性土可取12~18.查表可取桩端天然地基承载力取值为350kPa
=0.5×π×(15×2+9×6 +12×0.5)+0.4×350 =168.78kN
桩的布置:桩间距为1.5m,采用正三角形布桩
面积置换率:
m====
桩间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 =70kPa(载荷试验)
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m+β(1-m)
=×+1×(1-)×70=157.78kPa
桩数: n==28
复合地基模量: +(1-m)=×150+(1-)×1.5=18MPa
沉降计算(附加应力法)
p=82.58kpa
=×8.5=0.020m
非加固区为硬塑,低压缩性亚粘土,采用应力扩散法:土层分一层0.5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