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畜禽屠宰管理规定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设立与批准 (3)
第三章畜禽屠宰与检疫检验 (7)
第四章生产管理 (9)
第五章监督管理 (12)
第六章附则 (13)
××市畜禽屠宰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屠宰管理,规范畜禽屠宰经营行为,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省动物防疫条例》、《××省家畜屠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畜禽屠宰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畜禽是指猪、牛、羊、鸡、鸭;家畜是指猪、牛、羊,家禽是指鸡、鸭。
本办法所称畜禽产品,是指畜禽屠宰后未经加工的肉、脂、脏器、血液、骨、头、蹄(爪)、皮等。
第四条畜禽屠宰实行属地管理制度。
市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畜禽屠宰监督管理工作。
县(区)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屠宰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兽医管理机构协助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乡镇行政区域内畜禽屠宰活动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ZF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畜禽屠宰
监督执法和畜禽屠宰检疫工作。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畜禽屠宰的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技术工作。
第五条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检查畜禽定点屠宰场的生产条件、屠宰工艺和检验状况,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
从事畜禽屠宰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人,应当遵守有关动物防疫、食品卫生、产品质量及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配合县(区)级以上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活动,接受调查或询问,提供相关证据。
第六条从事清真畜禽屠宰活动的,除应符合本办法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清真食品管理的规定及少数民族食用清真食品的习俗。
第七条畜禽定点屠宰厂(场)应对畜禽屠宰活动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负责,是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
第八条畜禽定点屠宰厂(场)应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建立畜禽收购、屠宰和产品加工、贮存、运输等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好各项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本市鼓励畜禽定点屠宰厂(场)采用屠宰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畜禽屠宰规模化、自动化、标准化水平,保障肉品质量,降低环境污染,重视动物福利,减轻动物痛苦。
第二章设立与批准
第九条本市实行家畜定点屠宰证制度。
未取得家畜定点屠宰证,不得从事家畜屠宰经营活动。
第十条市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合理布局、有利流通,方便群众的原则,结合本市实际制定畜禽定点屠宰行业发展规划。
畜禽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立应符合畜禽定点屠宰行业发展规划,各生产车间布局与设施设备以及工艺流程要有利于产品追溯制度的建立。
第十一条设立家畜定点屠宰厂(场),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选址、布局、建设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的防疫条件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与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距离符合国×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
(二)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水源条件;
(三)工艺流程合理,能够防止交叉污染,地面、操作台、墙壁、天棚应当耐腐蚀、不吸潮、易清洗;
(四)具有完善的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制度,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检疫、检验试验室和检疫检验设备、消毒设施以及人员防护用品、设施、设备;
(五)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待宰间、屠宰间、急宰间以及低温储存、清洗消毒、家畜屠宰等设施设备以及装运胴体、头、蹄、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