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营改增
四、营业税和增值税的主 要区别
(价内,价外,中国中铁)
(一)纳税人的认定不同
营业税的纳税人不区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纳 税人区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超过认定标准的,必须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否则将按一般纳税人 征税,但不允许抵扣进项税。
问题一、哪些企业可以不认定为一般纳 税人?
(2)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转型。“营改增 ”主要是征对服务业,解决产品与服务之间的重复征税 ,解决服务与服务之间的减税。在国家层面,可以推动 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促进制造业 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服务业出口,促进中小企业 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应提升。促进 主铺分离、专业化分工协作方式,各行业、企业寻找产 业链的定位,在营改增过程中寻找新的发展契机。
2、法国在1917年至1954年营改增的 原因
法国在1917年至1954年前的三十多年里曾进行过多次 重大的营业税税制改革,改革的动因包含有多重因素。 第一,有的营业税因税率过低而无法形成有效的财政 收入; 第二,有的营业税因在单一环节课征而偷漏税过于严 重; 第三,由于营业税的重复征税性质,形成社会制度的 不公平; 第四,重复征税对出口货物的退税不易处理。 (美国为何没有增值税)
三、“营改增”的进展情况
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 调减营业税等税收。”按规划“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全面完成 “营改增”改革。 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复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财税 [2011]110号),方案将建筑业纳入试点范围,且建筑业税率定为11%.) 2012年1月1日,上海地区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始试点 2012年8月1日,北京等十省市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也开始试点。 2013年8月1日,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在全国范围展开试点,这标 志着营改增由地区试点阶段正式迈入全国试点阶段。 2014年1月1日,铁路运输业和邮政服务业在全国进行试点 。 2014年7月1日,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范围。 2015年3月6日上午10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 财政部长楼继伟说“现在正在做的方案,是营改增最难的一步”,“我不敢 跟你说哪天能出来,反正今年得出来”。 2015年3月22日,经济观察报微博称5月份政策会出来。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营改增”主要文件29个(见附表)
(四)纳税地点不同
以固定业户为例,营业税的建筑安装劳务,以劳务发 生地为纳税地点。其他劳务,以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增值税的应税劳务,一般以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目前,建筑安装劳务尚未实行营改增。建筑安装劳务将 来实行营改增后,如果以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会影 响当前的税务管理模式,对企业的税收负担也会产生一 定的影响。增值税是由国税局征收,营业税是由地税局 征收。 营业税的开票地点给帐外帐提供了机会。
(2)简易计税方法:
简易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按照销售额和增值 税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 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简易计税方 法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纳税人采用销售额和 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纳税人提供的 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应税服务,因服务中止或者 折让而退还给接受方的销售额,应当从当期销售额中 扣减。扣减当期销售额后仍有余额,造成多缴的税款 ,可以从以后的应纳税额中扣减。
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其他个人不 属于一般纳税人; 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规定标 准但不经常提供应税服务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可 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问题二、已经认定成为一般纳税人的企 业是否可以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试点时增加,但 目前无特殊规定),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 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3、“营改增”有助于降低“税收痛苦 指数”
2007年,《福布斯》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球 52个国家及地区中,我国的税收痛苦指数位居 第三。在2009、2011年发布的榜单中,中国升 至第二位。 2014年《经济蓝皮书》发布研讨会上,中国 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指出, 未来减税步伐将加快。他预测到2015年财税改 革全部完成,增值税等间接税比例将进一步减 少。也是减税的步骤和措施(狡猾的税)
2、小规模纳税人只能用简易计税办法,一般纳 税人除用一般计税方法外,特定业务可以用简易 计税办法。
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 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 〕9号)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的下列货物,可选择按 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①建筑用和生产建筑材料所用 的砂、土、石料;②以自己采掘的砂、土、石料或其他矿 物连续生产的砖、瓦、石灰(不含黏土实心砖、瓦);③ 自来水;④商品混凝土(仅限于以水泥为原料生产的水泥 混凝土)。
(二)税率及计税方法不同
1、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
(1)一般计税方法适用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是指当期销项 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 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 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税 种 计税方法 以扣税法为主 全额征税为辅 营业税(价内) 全额征税为主 向增值税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 修理修配劳务(服务与产品) 差额征税为辅 特 殊 业 务 增值税(价外) 向营业税纳税人购进劳务、无形 资产、不动产(产品与服务)
2、增值税 增值税制度起源于1918年的理论学说,但其真正受 到欧洲各国政府广泛的重视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 。1954年法国首次确立并开征增值税,由于增值税征税 范围广,计税合理,能显著增加财政收入,很快流行世界 各国(美国没有)。中国于 1979年开始在部分城市对 农业机具、机械等行业进行增值税试点,到 1983 年, 在全国的国营和集体工业企业中试行。1984 年改革税 制,把增值税从原来的工商税分离出来,独立设置税种 ,并逐步扩大征收范围,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正式建立增值 税制度。
4、出口业务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适用不同的税收政策。一般纳税人适用 免抵退税政策,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免税不退税的政策。免抵退税的税 收负担轻,免税不退税的税收负担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 税人的计税方法不同,产生的税收负担不同,承揽业务的能力也不同 。一般纳税人承揽业务的能力强,小规模纳税人承揽业务的能力弱。
二、为什么要进行“营改增”
1、媒体报道的理由
(1)解决两税并行存在的问题,消除重复征税。增值税 和营业税并行,破坏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制约了增值税 中性作用的发挥。营改增后,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得以完善 点击添加标题 。从税法理论上来讲:应该是建立一套对所有行业、所有 交易行为不偏不倚的税制,税制安排不对纳税人的产业投 资方向产生影响,不会造成不同行业的税负不公,导致服 务业的发展缓慢,或者是逆转。两税并行,既增加纳税人 的负担,也加大了税收征管的难度。
(一)、对建筑企业税负产生的影响
营业税应纳税额的大小只和收入相关,和 成本费用无关。增值税应纳税额的大小既取决 于收入的大小(销项税额),也取决于成本费 用的高低(进项税额)。在建筑企业营业税改 征增值税后,最先涉及到的是进项税额的抵扣 问题。发票的取得不仅涉及企业所得税,还涉 及增值税。 如果成本发票有问题,所得税损失25%,增 值税损失17%(11%,6%,3%),同时,收入受 金税三期控制,不可能不做帐。
建筑业“营改增”的影响及应对
2014年,全国实现税收收入虽然高达11.9万亿,但却为近20 年来税收增速的最低点。近来,关于营改增等税收新政频繁下发, 既涉及建筑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也影响到建筑业的招投标及管 理模式的调整。 展望2015年,国家税收工作的核心依然是保任 务、保增长。建筑业在新旧政策的交替和转换下,既带来了难得 的机遇,也隐藏着巨大的税务风险。
本课程将主要讲解“营改增”给建筑业带来的影响, 以及建筑业应对“营改增”可采取的措施,实现风险 防范,平稳过渡。
一、营业税与增值税的起源
1、营业税 营业税概念最早产生于法国,1791年开始立 法征收。中国营业税性质的税种起源很早,但 名称不同,直到20世纪20年代,民国政府称为 “特种营业执照税”。1950年,国家采用工商 业税,是工商业营业税和所得税的总和。1958 年简化税制,工商业营业税部分并入工商统一 税。直到1984年,营业税分离出来,成为现在 的独立的营业税税种。
五、建筑业“营改增”的影响
建筑业现状:
1、劳务分包、专业分包、工程转包、挂靠 现象普遍,有的分包合同、劳务合同约定结 算价款为不含税价, 2、在付款时,提供的票据很多是收据,而 不是税务发票。走私卡,挂个人往来。 3、采购的一些材料也没有税务发票,还存 在不要发票、要假发票或帐外核算的情况。
建筑业营改增以后,这种局面能持续吗?
住建部作为建筑行业的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本次“营改增”对建筑行业 产生的影响,在全国选择100户以上,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地域、 不同所有制的建筑企业进行调研。最终于2013年1月9日,以建计函 (2013)3号文,把《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调 查测算情况和建议的函》正式提交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引起财税部 门领导高度重视。通过调研测算,发现建筑业“营改增”后的结果(或 者说是大概率事件)是: 收入减少; 利润降低; 税负增加; 现金流受挫。 住建部对财政部的请求和建议:1、建筑业试点工作,能推迟则推迟, 越晚越好。2、必须实施时,希望全行业统一开始,以免因地域不同, 税率不同使总包与分包产生新的矛盾和实际税负的不公平。3、请求降 低建筑业增值税税率,按6%试点。4、试点期间,建筑业一般纳税人暂 按3%征收率计征,过渡期暂定3-5年。5、对建筑业实行即征即退的补贴 办法。(2008上海补贴) 但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财政部把税率降至6%上,应该积极研究政策, 学习培训,制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