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讲解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后科目设置及会计核算
实例讲解: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后科目设置及会计核算
大部分的民营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基础薄弱,会计核算不健全,特别是对纳税义务时间与收入确认时间容易混为一体,不能正确划分,基本上都是在开发票时确认收入,计税缴纳相关的税费,形成涉税风险。
110A1000900万,工期天,每月日核对工程量经三方确认后下月日前按进度付款80%。
月份投入材料成本150万,人工成本万,月25日确认的工程进度确认单为万,建安发票开具200万元,并缴了营业税(不考虑其它税费)。
月企业账务处理如下: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材料150
合同成本人工50
贷:库存现金200
借:应收账款甲项目200
贷:工程结算收入2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6
贷:库存现金以上处理有问题吗?欢迎大家留言探讨学习。
营改增后,要求价税分离,在施工地预交税款,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如何填写,报表数据如何与科目余额衔接等,都对会计核算有了更好的要求。
后面陆续从会计科目设置、简易计税项目、一般计税项目经过实例的方式进行讲解。
小规模建安企业科目设置及会计核算
一、科目设置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1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第十条要求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应当建立预缴税款台账,为便于核对台账数据,建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行三级核算。
二、举例说明
案例 6月甲地的A施工企业承建乙地的B分包项目,分包合同金额为200万,预计总成本为150万,工期60天,每月25日核对工程量经三方确认后下月5日前按进度付款80%。
7月份投入材料成本45万,人工成本30万,25日确认的工程进度确认单为100万,建安发票开具80万元,另在甲地施工C项目取得收入并开票20万元,人工成本15万。
(以上均为不含税金额,不考虑其它税费)。
7月企业账务处理如下:
、在乙地预交增值税
借:应税税费—应交增值税—预交增值税(乙地B项目)2.4贷:库存现金80*0.03=2.4
、当月列支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材料(乙地B项目)45
-人工(乙地B项目)30
-人工(甲地V项目)15贷:应付账款等45
应付职工薪酬15
、当月确认收入
(乙地B项目完工进度75/150*200=100)
借:主营业务成本75+15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乙地B项目)25
-合同毛利(甲地C项目)5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20
、当月结算进度款
借:应收账款-***公司82.4
贷:工程结算(乙地B项目)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交 2.4
借:银行存款20.6
贷:工程结算(甲地C项目)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0.6
、下月15日前交纳上月税款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交0.6
贷:银行存款0.6
例3:劳务派遣公司6月当月取得劳务收入10万,其中工资等9万,差额征税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10.5
贷:主营业务收入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交0.5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抵减增值税0.45
贷:主营业务成本0.45
一般纳税人建安企业营改增后科目设置及会计核算
在营改增后,大部分建安企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新旧项目并存,简易计税方法与一般计税方法并存,如何分类核算,会计科目如何设置,即能直观体现账表合一,又能符合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以下设置供大家参考
一、会计科目设置
案例:月甲地的施工企业承建乙地的项目,分包合同金额为1000万,预计总成本为万,工期天,每月日核对工程量经三方确认后下月5日前按进度付款。
月份投入材料成本70万,人工成本万,月25日确认的工程进度确认单为万,建安发票开具80万元,另在甲地施工项目取得清包工收入并开票100万元,人工成本万。
(以上均为不含税金额,不考虑其它税费)。
4月企业账务处理如下:
1、在乙地预交增值税
借:应税税费—未交增值税—简易项目-预交增值税(乙地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