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的意义与运用
人才培养方案的意义与运用
王青云 QQ:1399209164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意义与运用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四、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一、内涵
பைடு நூலகம்
1、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
2、包含的内容:
培养对象 人才规格 学制 培养目标 学习形式 培养模式 时间分配 毕业条件 质量保障 面向岗位 课程体系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描述
检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是否合理 检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是否得到严格执行 高职 每五年一次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 省级骨干校创建检查评估 特色专业建设
国家示范校创建检查评估
二、意义与运用
2、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积累的台阶
一所院校要想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不断积累自己的文化底蕴 教学内容的更新 课程体系的调整 实习条件的完善 师资队伍的提高 教学模式的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
了解课程之间衔接关系 制订授课计划、实训计划
学
生
要学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
怎样才算毕业
可以参加哪些活动
二、意义与运用
2、人才培养方案是检查评估学校教学活动的标准
办学能力的检查评估
新办学校的评估 A级水平
学校升格的评估 市级重点 省级示范校 省级重点 国家级示范校
办学水平的检查评估
中职 国家级重点
有一届毕业生后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
制订课程标准
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综合各项内容,完整性、系统性
四、修订
1、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
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 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 教学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人才培养方案的批准
教研室提出 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 教学系(部)审核 校学术委员会批准
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制订
1、为什么要自己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全国中小学的教学目的和教育 任务基本一致,没有专业之分,因此中小学的人才培养方 案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而职业教育一方面有众多的专业, 有的专业面临淘汰,有的专业需要调整,还需要根据市场 需求增加新专业;另一方面,同样的专业由于职业的区域 性差异,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有差异,不可能做到全 国一样,因此,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只能由各个院校 自己制订。
教育教学活动安排 素质教育活动计划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 教学团队 实训条件
二、意义与运用
1、人才培养方案是院校组织教学的依据
一届学生,从他们踏进校门,直至毕业离校,学校对他们组织的一切教学 活动,都必须以他们所学专业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 组织教学:课程安排、实习实训安排、选择教材、安排教师 教学管理 实训室建设:设备及工具配置、实训场地 教学检查:期初、中、末检查,课程考核,实训总结 教师 教辅人员 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三、制订
2、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
新专业 必要性 可行性
人才市场需求状况调研 人才现状 需求量
研究目前本专业的培养能力, 考虑本学校与本专业相关的软 硬件条件、师资水平。
工作岗位或岗位群调研 知识要求 素质要求 能力要求 升迁通道
三、制订
2、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
明确培养目标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形成学习领域 建立课程体系 职业岗位、培养层次 代表性、典型性 整理、归纳、综合 遵循教学规律、考虑素质要求 及职业生涯发展 教学内容的选择、序化、 提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