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防灾减灾试卷及答案(二)赵世发
防灾减灾试卷及答案(二)赵世发
防灾减灾考试题
一、填空题:
1.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是在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确定致灾临界雨量和风险等级指标基础上,根据降水实时监测、预报,确定(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面向各级决策部门、社会公众开展的气象预警服务。
2.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工作应遵循(需求牵引)、开放集约,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
D.有完备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
E.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14.
15.“农作物成灾面积”指因灾减产的农作物播种面积。(A)
16.
A.减产3成(含3成)以上 B.减产5成(含5成)以上
C.减产1成(含1成)以上 D.减产8成(含8成)以上
15.三级洪水临界面雨量定义为某水文控制点以上流域一定时效的降雨使该水文控制点水位上升达到的面雨量。(B)
A.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B.防御原则和目标
C.易发区和易发时段D.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
9.擅自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B)
A.3万元以下B.5万元以下
C.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D.10万元以上
6.县级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主要业务是开展本辖区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应急抢险现场气象服务、灾害风险普查、(灾情调查)、风险预警业务检验。
7.开展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的主要时段为(5—9月)。在其他时段内,可根据服务需要,适时开展此项业务。
8.县级订正制作本辖区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以实况监测及(1h)、(3h)、6h预报为主。
3.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资料主要包括包括有:(中小河流)水利水文资料、(山洪沟和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地理信息数据、经济社会与灾情资料等信息,制定数据格式规范,建立灾害风险数据库。
4.气象风险等级按四级划分,即Ⅳ级(有一定风险)、Ⅲ级(风险较高)、Ⅱ级(风险高)、Ⅰ级(风险很高)。
5.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分为(四)级。
21.面雨量:整个区域内(单位面积上)的平均降水量,能较客观地反映整个区域的降水情况。
22.(降雨)是造成中小河流洪水的直接因素和主要激发条件。在一个流域内,(降雨量)(或面雨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量值和强度时,该流域可能发生洪水灾害,造成淹没农田、房屋、冲毁桥梁等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常把这一量值及强度称为该流域的致灾临界(面)雨量、雨强。
6.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的原则。(ABCD)
A.以人为本B.科学防御C.部门联动D.社会参与
7.从事电力、通信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单位的资质证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共同颁发。(BC)
A.国务院无线电管理局B.国务院电力主管部门
C.国务院通信主管部门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8.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气象灾害以及防御措施等内容。(ABCD)
11.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未按照要求播发、刊登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12.气象灾情上报内容包括气象灾害基本情况以及气象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等16类共96项。(√)
3.根据山洪地质灾害风险情况,经研判后向灾害发生地的社会公众发布,其中,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必须与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联合发布,并将气象风险产品传输至本省产品共享库。(√)
4.临界雨量指标和风险等级指标,应以出现灾害的降水实况和灾害程度为基础,与使用阈值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后,对偏高或偏低情况作合理调整或修正。 (√)
12.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业务”调整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由(国土资源部门)、(气象部门)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有关气象风险等级预警图形产品也可在决策、公众气象服务中予以发布。
13.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产品格式包括数据产品、(图形产品)、文字产品。
14.气象风险预警客观指导产品可为数据文件、图形产品或(表格形式产品),各省根据业务实际自行规范。产品内容主要包括灾害落区或灾害点名称、灾害种类、气象风险等级等。
27.
28.传播虚假的或者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灾害性天气信息和气象灾害灾情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29.
30.对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应当就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征求(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
16.山洪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4个等级:(1)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2)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3)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4)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1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及时作出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的决定,向社会公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
,但不可越级上报。(×)
14.当发生大型及以上气象灾害后,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立即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估。(×)
15.山洪灾害隐患点选取的间隔适当拉开,在人口密集的村选一个;若村落相距较远,中间有过明显的桥梁冲毁、公路淹没、良田冲毁等灾害事件发生,也应选作一个隐患点。 (√)
8.“水毁中型水库数”指本次灾害造成的总库容10-1000万立方米的水库损毁数量。 (×)
9.在选择山洪灾害隐患点的时候,除在主河道上选择相应的应还点之外,支流发生淹没情况的也必须选择隐患点,但仅选择一个靠近主河道的隐患点就可以了。(√)
10.山洪灾害隐患点一般选为已受或可能受山洪影响的人口居住地。将调查位置选在村庄附近,上游或下游比较顺直的河段或具有控制性的河流出山口处(也就是主河道)的村庄附近。在每一调查点应有两个以上的重复调查资料,以相互印证,保证调查有一定的精度。(√)
16.
A.保证水位B.警戒水位C.漫过堤坝时水位D.校核洪水位
三、判断题:
1.县级气象部门原则上不制作中小河流洪水预警服务产品。有服务需求时,可利用地市级提供的产品开展服务。 (√)
2.县级气象部门预计本辖区有山洪地质灾害风险时,立即向本级相关决策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开展服务,产品上传至本省产品共享库。(√)
10.当发生中型及以上气象灾害后,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立即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估。(B)
A.县级B.地市级C.省级D.国务院
11.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和保障措施等内容。(ABCD)
A.应急预案启动标准 B.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C.预防与预警机制D.应急处置措施
12.在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中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C)
15.对外的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产品包括文字产品、(图形产品)和数据文件三种形式,其中文字产品应包括预计中小河流洪水可能出现站点或山洪地质灾害可能出现地点、气象风险等级、防御建议、发布时间(精确到分)、发布单位等。图形产品为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预警分布图,根据风险等级由低到高,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绘制或标注预警落区(点)。
A.绝对基面B.假定基面C.测站基面D.冻结基面
2.确定临界(面)雨量时,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方法可行性来确定将采用的方法,主要方法包括和两种。(AD)
A.统计分析法B.实地测量法C.非线性分析法D.水文模型法
3.中小河流洪水水位分为三个等级:(三级)、(二级)、(一级)(ACD)
A.警戒水位B.防洪高水位C.保证水位 D.漫坝时水位
9.当有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发生时,县级气象部门应组织开展(应急气象服务),及时开展实地调查和风险预警业务检验,统计灾情和服务效益数据。
10.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产品包括两种:一类是对内的客观指导产品;另一类是(对外的服务产品)。
11.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产品中对外的服务产品主要以(暴雨)预警信号提示用语的形式予以发布,在原有暴雨预警信号发布用语中增加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种类、(灾害区域)、灾害风险等级等文字说明。
31.
32.无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3.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三、
1.水位基面是指计算水位和高程的起始面。在水文资料中涉及的基面有:等。(ABCD)
4.《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已经2010年1月20日国务院第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起施行。(D)
A.97,2010年5月1日B.98,2010年5月1日
C.97,2010年4月1日D.98,2010年4月1日
5.水库上游一定时效的降雨量使水库水位达的面雨量称之为三级洪水临界面雨量(A)
A.设计洪水位时B.校核洪水位时C.防洪高水位时D.漫坝水位时
5.正确发布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产品的提前量指平均预报灾害的气象预警信号发出时间。 (×)
6.山洪沟实地调查的时间最好取雨水相对多的季节,这时河道里的水位最高,可以测出致灾临界值。 (×)
7.河床是河谷中经常性被水所淹没的部分,即河谷中枯水期所占据的谷底部分。河床按形态可分为顺直河床、弯曲河床、汊河型河床、游荡型河床。(√)
23.《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所称的气象灾害,是指等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造成的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