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 中国近代史(无答案)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 中国近代史(无答案)

中国近代史 1.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事件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2. 学习中国近代史,你认为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最正确的表述应是( ) A. 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性 B. 社会主义社会 C. 封建社会 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该历史场景出现在( ) A. 丰岛战役 B. 黄海海战 C. 辽东半岛战役 D. 威海卫战役 4. 王兵在参加电视台“超级小英雄”栏目中碰到了这样一道题:“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王兵选择求助现场观众,假如你是观众中的一员,你会选择(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5. 有人认为,道光皇帝应该愧对先祖,因为在他手上曾丢失了土地,这里的“土地”是( ) A. 钓鱼岛 B. 香港岛 C. 台湾岛 D. 辽东半岛 6. 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是( ) A. 天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洋务运动 D. 维新变法运动 7. 张华同学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四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③④①② 8. 清朝因其版图形似枫叶而得名“枫叶之国”。下列国家在英法联军侵华战争前后,蚕食这片“枫叶”最多的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美国 9.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劫掠鼠首、兔首铜尊等大量珍贵文物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中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 甲午中日战争中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10. 下列条约中,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1. 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带有笼统排外性质,这是指义和团( ) A. .没有认清清政府的腐朽 B. 没有区别外来侵略的目的和结果 C. 没有区别侵略和近代文明 D. 具有反帝斗争的彻底性 12. “天京变乱”的直接原因( ) A. 尖锐深刻的阶级矛盾 B. 领导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 C. 清朝政府的挑拨离间 D. 政权内部森严的等级制度 13.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 创立拜上帝教 B. 金田起义 C. 永安建制 D. 定都天京 14.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英国法国 B. 英国美国 C. 英国俄国 D. 俄国日本 15. 鸦片战争后,美法两国趁火打劫,胁迫清政府签订了{ }( ) A. 《望厦条约》 《虎门条约》 B. 《黄埔条约》 《五口通商章程》 C.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D. 《望厦条约》《北京条约》 16. 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7.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 两次战争的目的、性质相同 B. 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C. 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 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 18. 通常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 A. 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B. 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C. 阶级矛盾得到缓和 D.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19. 中英《南京条约》中最符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中国赔款2100万元 C. 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D. 领事裁判权 20. 玻利瓦尔、林肯和左宗棠都具有的共性( ) A. 领导独立战争 B. 抗击殖民侵略 C. 维护国家统一 D. 赢得后人尊敬 21. 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下列侵华战争有英国参加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2. 《辛丑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内容是( ) A.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9.8亿两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允许列强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23. 电影《甲午风云》中再现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 A. 甲午中日战争 B. 洋务运动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辛亥革命 24.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25.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有了新进展,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该印章的主人是( ) A. 关天培 B. 丁汝昌 C. 邓世昌 D. 左宗棠 26.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7. 如图是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先后颁布的两部文献,这两部文献都( ) A. 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 C. 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 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28.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洗劫并焚毁的皇家园林是( ) A. 云冈石窟 B. 承德避暑山庄 C. 故宫 D. 圆明园 29. 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请你指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望厦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0. 学生在复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专题时,制作了年代尺.下面对此年代尺的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这场战争发生的根源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B. 这场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 C. 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 D. 此次战争所签的条约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 31. 圆明园是清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关于这场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战争爆发于1840年 B. 战争期间是我国近代丧失领土最多的时期 C. 我国开始开放上海 D. 清政府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原住中国居民迁出 32. 太平天国的都城开放为通商口岸和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分别是( ) A.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C. 《天津条约》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 《北京条约》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33. 圈画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请根据小明同学圈画的“起山东”“扶清灭洋”“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等关键词判断他所学习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34. 一幅为《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源于( ) A. . 《南京条约》 B. .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5.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是( ) A.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36.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的直接目的是( ) A.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 获得巨额赔款 C. 迫使清政府完全投降 D. 镇压义和团运动 37.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 清政府的统治腐朽 B. 贪官恶霸横行乡里 C. 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 38. 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与崩溃 B. 是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C.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打击了外国在华势力 39. 为巩固政权,太平天国颁布的建国纲领性文件是( ) A. 《海国图志》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四洲志》 40. 我国疆域辽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片 ‘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只‘大公鸡’”。中国版图的缩小与下列哪个国家关系最大( ) A. 英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国 41.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该条约( )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加深了 C.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42. “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政府喘息的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进了大清国的首都。”(《复兴之路》解说词)这里的“危机”指(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D. 虎门销烟 43.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联把每年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6月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A. 关天培 B. 林则徐 C. 陈化成 D. 黄爵滋 44. 洪秀全在历史上有浓厚的一笔是因为( ) A. 领导虎门销烟 B. 领导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火烧圆明园 D. 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45. 2009年2月26日,圆明园鼠兔首铜像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出。圆明园宝物的遗失与哪两个国家有关系( ) A. 英美 B. 英法 C. 美法 D. 日俄 46. 2009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2周年,那么香港岛作为香港的一部分,是因为什么离开了祖国的怀抱(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西北边疆危机 C. 《南京条约》的签订 D. 《马关条约》的签订 47.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战役是( ) A. 虎门战役 B. 黄海海战 C. 威海卫战役 D. 青浦大捷 48. 光绪皇帝诗句“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指的是驾驶军舰撞向敌舰的民族英雄( ) A. 林则徐 B. 李鸿章 C. 邓世昌 D. 曾国藩 49. 19世纪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法国 B. 日本 C. 俄国 D. 英国 50. 我们今天应该“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曾经沉痛地指出“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清朝大臣是( ) A. 琦善 B. 龚自珍 C. 关天培 D. 林则徐 51.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其依据是( )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 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 5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 资产阶级共和国 B. 君主立宪制国家 C.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 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53. 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代替“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 A. 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B. 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 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D. 本身文化程度不高 54.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这一时期中国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 美国 B. 俄国 C. 英国 D. 日本 55.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这两部文献都( ) A. 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脱离了社会现实,未能实行 C. 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 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