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单位:舞阳县职业高级中学作者:弯桂霞
摘要矮化密植是现代果树栽培的方向,它主要利用人工和化学控制的方法使树体矮化,可大幅度提高单产;同时使用该技术还具有增加经济效益、节约土地、管理方便、收回成本早等优点。
从栽植密度、修剪、更新复壮、改善光照等方面介绍了苹果树矮化密植技术,从而为苹果树矮化密植的大力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苹果树;矮化密植;管理技术
矮化密植栽培是利用人工和化学控制的方法使树体矮化,加大单位面积上果树的栽植株数,以达到单产大幅度提高的目的。
一、利用GM256作中间砧进行矮化栽培的优点
当前国内外苹果栽培正迅速向矮化密植方向发展,矮化密植栽培,它主要利用人工和化学控制的方法使树体矮化,加大单位面积上果树的栽植株数,以求大幅度提高单产。
实现矮化密植的途径有:利用矮化砧、选用短枝型品种、采用矮化栽培技术,喷布生长抑制剂等。
利用GM256作矮化中间砧来矮化树冠,兼具矮化砧和乔化砧两者的优点,用乔砧作基砧,具有很好适应立地条件的能力,用矮化砧作中间砧,对树冠起矮化作用。
其优点主要表现在:
1、树体矮小,适于密植,单位面积产量高;
2、早结果、早丰产;
3、果实整齐,着色好,品质提高;
4、管理方便;
5、生命周期短,便于更新换代;
6、抗寒;
二、应用GM256矮化栽培技术
(一)栽植密度
确定栽植密度的依据是:品种特点、土质、地形及机械化作业要求等方面。
土质肥沃、树姿开张的品种株行距大些;土质瘠薄、直立品种,株行距适当小些。
山地果园可适当加大行距,以利于水土保持。
不需要机械化作业果园可采取单行密植;株行距为1.5—2.0米;如果需要机械化作业的果园,则可采用双行密植,株行距为1.5米×1.5米×4米。
(二)定植
定植的苗木一定要选择完整健壮的成品苗。
以前生产上常有定植GM256中间砧木苗或中间上芽接栽培品种的半成品苗,这二种方式常出现发芽不齐、缺枝等,影响成园率,给果园管理,早期产量带来不良影响。
具体苗木栽植技术与常规栽培相同。
(三)定植后的管理
1、除萌缓苗后对基砧及中间砧发生的萌芽及时除掉。
2、补栽或补接定植后7-10天,发现有个别死亡植株及时补栽,因虫害、畜害或机械伤害,栽培品种或中间砧缺损的要及时补接。
3、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4、土肥水管理与常规栽培基本相同。
但由于栽植密度大,尤其是结果后对养分以及水分消耗量大,需要适当增加基肥施肥量、增加追肥次数和数量,必要时进行灌水。
目前生产上仍有定植GM256中间砧苗和中间砧上栽培品种半成苗的,这在定植后管理上则要进行中间砧定干、中间砧定梢、半成苗的剪砧,秋季中间砧上嫁接栽培品种、半成苗补接等管理。
(四)整形与修剪
1、树形生产上根据品种、密植程度以及栽培程度等不同,采用的树形也各异,现只介绍几种常用树形。
(1)自然圆头形:适于先定植中间砧苗,在其分枝上嫁接栽培品种,无中心领导干的树形。
嫁接在中间砧上的栽培品种芽眼发枝剪截后,齐头并进向上生长,在每个主枝上每隔40-60厘米培养一个大、中型结果枝组,结果枝组下边大、上边小,枝组间距离下边大、上边小,树冠呈圆头形。
(2)纺锤形:适于栽植GM256中间砧苹果成品苗,有中心领导干的树形。
这种树形沿中心领导干每隔30-40厘米培养一个结果枝组,这种树形,因为上有主干,显得上、下两头上、下两头小、中间大、呈纺锤形。
(3)篱壁形:这种树形有中心领导干。
中心领导干发出的枝条,经两年短截后,选生长比较粗壮的枝条用拉枝的方法使其枝
干沿树行方向呈水平状态(或呈80度角)生长,中心领导干每年留40-50厘米剪截,达到一定高度后,再拉枝呈水平状态,这样每行树都呈篱壁形。
2、修剪矮化密植栽培的果树,在修剪上对剪截程度要求十分严格,过重造成长过旺,过轻则光秃带过长,另外,矮化树形腋花芽较多,剪重了则影响产量;剪轻了则造成蒜瓣式结果,影响质量。
当株间、行间枝条交叉时,采用先缓放结果,后加缩的方法。
由于矮化栽培,拉枝方法常常使用,易造成背上萌发芽徒长枝或背上枝过旺,故夏季修剪极为重要,根据空间大小,采取抹芽、摘心、扭梢和疏枝的方法来控制生长,如果放任生长,则既消耗养分,又造成冬剪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