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奄包外敷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
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1、治疗前评估
①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②患者体质及热奄部位皮肤情况。
③心理状况。
2、目标通过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活络的作用。
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的程度。
3 、禁忌症
①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
②严重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等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
③对药物过敏者
④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⑤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
4、告知
①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②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③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泡
5、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桶、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等。
6、操作程序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评估病人。
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暴露热奄部位再次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温水擦净。
③将药包加热用毛巾将热药包包好敷于病患部位用治疗巾盖好将被子盖好。
④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
⑤清理用物记录并签字。
7、护理及注意事项
①询问病人情况有无不适及时处理。
②留药20-30分钟勿剧烈活动。
留药时间结束揭开被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
③温度适宜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70℃用药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④冬季注意患者的保暖。
⑤沟通有效关爱病人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What’s the matter?》教学设计
Section A 1 (1a – 2c)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掌握有关身体的词汇以及有关疾病的词汇,并学会描述身体的不适和提出建议。
听懂本课学习活动中的问题及回答,能在本课的任务型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能正确朗读本的对和句型,能写出本课的单词和句型。
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我遵循新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为学生的发展,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原则。
课堂教学中利用图片直观的教学手段,通过任务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使枯燥的单词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激活课堂,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描述自己的身体的不适提出建议,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关心别人,增进情谊。
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增进人际交往中学会关心别人的能力,了解英美国家询问和表达身体不适的习惯,培养世界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课主要学习身体部位的单词和一些疾病的词汇,以及身体不适的表达及建议。
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的内容是学习有关身体部位的单词,学习“What’s the matter ?”和“What should …do?”句型。
教学难点:身体不适的表达及建议,掌握情态动词should \shouldn’t. 的用法,学习have 的用法
三、教学策略
语音教学让学生进行模仿操练;词汇教学──采取情景介绍或演示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操练、理解含义,并学会运用;口语教学采取pair work 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或游戏等小组活动互相操练;听力教学采取图文配对和对话选择的方式;写作教学以填词、回答问题、写简单的短文为主;语法教学——总结规律、抓住特征、模仿操练。
四、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