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识图练习(带答案)

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识图练习(带答案)

七下识图专项练习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二、口腔对淀粉的消化
现象:1号试管____ ;因为淀粉被
分解成。

2号试管____ ;3号试管____ 。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四、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五、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六、胆汁乳化脂肪的作用
1.甲、乙、丙分别代表、由A状态变为B状态发生在消化道
和的消化。

的部位,消化类型属于
2.A、D、E分别指的是消化道的、性消化,因为其中(“含”或“不
和。

其中A中含有含”)消化酶。

分泌胆汁的消化腺是。

酶;D中含有酶;
E中含有、和多种消化液。

答案
一.
1.口腔
2.咽
3.食道
4.胃
5.小肠
6.大肠
7.肛门
8.唾液腺
9.肝脏10.胃腺
11.胰腺12.肠腺
二.
遇碘不变蓝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遇碘变蓝部分变蓝
三.
胃: 水无机盐
小肠:
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大肠:
水无机盐维生素
四.
2.环形皱襞小肠绒毛3.一层上皮细胞4.毛细血管
消化:1、2、5
吸收:1、2、3、4
五.
1.淀粉蛋白质脂肪2.口腔胃小肠唾液淀粉胃蛋白胆汁胰液肠液
六.
小肠物理
不含肝脏
七、呼吸系统示意图八、肋间肌舒缩示意图
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有哪些?
九、膈肌的舒缩与呼吸运动关系图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1、2、3、4分别模拟的是人体的哪个结构?实验时从瓶中吸气,向瓶中呼(一)、(二)分别模拟的是人体的哪一状态?气。

最终A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

此时肋间肌和膈肌的状态为?
十一、呼吸运动十二、呼吸运动
过程1代表;此时胸骨、肋骨向甲图中曲线AB段表示时肺内
向移动,膈向移动。

气压的变化。

与之相对应的是乙图中的过程2代表。

状态。

此时肋间肌处于状态。

十三、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甲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乙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

它们是通过_________作用而实现的。

七.1.鼻腔 2.咽
3.喉
4.气管
5.支气管
6.肺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1.数目多
2.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
弹性纤维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
一层上皮细胞构

八.1.脊柱 2.胸骨3.肋间肌 4.肋骨
A状态:呼气
B状态:吸气
九.1.气管 2.肺
3.胸廓 4.膈(一)吸气
(二)呼气
十.B A A
十一.
吸气上外下呼气
十二.
吸气 B 收缩
十三.
(1)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扩散
(2)
肺泡组织细胞
甲乙
(2)两图中,含氧量最高处是____ __,含二氧化碳量最高处是____________。

十四、人体的呼吸过程十五、血液的组成
1.过程1、2、3、4的名称;过程1、2、4实现的原理。

2.过程2时,血液中的进入肺,肺内的进入血液,血液由血变为血。

3.过程4时,血液中的便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细胞产生的则扩散到血液里,血液由血变为血。

十六、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形态十七、三种血管模式图
十八、显微镜下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十九、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
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管壁、管腔)十四.
1.过程1:
“肺的通气”或“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实现)
过程2: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扩散作用实现)过程3: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循环实现)
过程4: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气体扩散作用实现)2.二氧化碳氧气
静脉动脉3.氧气二氧化碳
动脉静脉
十五.
1.血浆
2.白细胞和血小板
3.红细胞
十六.①红细胞(双面凹的圆饼状,运输氧)
②血小板③白细胞
③血细胞⑤血浆
十七.
A.动脉(壁厚、腔小)
B.毛细血管
C.静脉(壁薄、腔大)十八.
A.静脉(分支到主干)
B.毛细血管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C.动脉(主干到分支)
十九.
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
1.数量多,分布广2.管壁薄,只有一层
二十、心脏形态和结构二十一、血液循环的途径二十二、血液循环的途径二十三、泌尿系统的组成
二十四、肾单位二十五、尿液的形成过程
上皮细胞构成3.管腔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二十.
A.上腔静脉
B.动脉瓣
C.右心房
D.房室瓣
E.下腔静脉
F.右心室
G.主动脉
H.肺动脉
I.肺静脉
J.左心房
K.左心室
二十一.
1.主动脉
2.肺静脉
3.左心房
4.左心室
5.肺动脉
6.上腔静脉
7.右心房
8.下腔静脉
9.右心室
体循环:4→1→全身毛细血管网→6、8→7肺循环:9→5→肺部毛细血管→2→3
二十二.
①肺泡②肺泡处的毛细血管③肺动脉④肺静脉⑤左心房⑥左心室⑦右心房⑧右心室⑨主动脉⑩上、下腔静脉⑪组织细胞⑫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二十三.
1.肾
2.输尿管
3.膀胱
4.尿道
二十四.1.出球小动脉
2. 入球小动脉
3.肾小球
4.肾小囊壁
5.肾小囊腔
6.肾小球
7.肾小囊
8.肾小管
二十五.
1.入球小动脉
2.出球小动脉
3.肾小球
4.肾小囊
5.肾小管
6.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
二十六、人体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二十七、神经系统二十八、神经元的结构二十九、反射弧的构成三十、眼球的结构三十一、耳的结构(一)滤过作用(二)重吸收作用
二十六.
1.垂体(生长激素)
2.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3.胸腺(胸腺激素)
4.胰岛(胰岛素)
5.肾上腺(肾上腺激素)
6.卵巢(雌性激素)
7.睾丸(雄性激素)
二十七
1.中枢神经系统
2.周围神经系统
3.脑
4.脊髓
5.脑神经
6.脊神经
二十八.
1.神经末梢
2.轴突
3.树突
4.胞体
二十九.
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
③神经中枢
④出神经⑤效应器
三十.
①虹膜②晶状体③角膜④巩膜
⑤脉络膜⑥玻璃体⑦视网膜⑧视神经
三十一.
①耳廓②外耳道③鼓膜④听小骨⑤半规管⑥耳蜗
⑦鼓室⑧咽鼓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