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公园设计

城市公园设计

城市公园设计
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性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

一个功能齐全、并独具特色的公园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水平和对人需求的满足程度。

一、城市公园的起源
在中世纪之前的城市并不存在任何城市公园,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阿尔伯蒂首次提出建造城市公共空间应该建造花园用于娱乐和休闲,此后花园对提高城市居住质量的重要性开始被人们所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人们称其为“花园”,而不是“公园”。

城市公园作为大工业时代的产物,从发生来讲有两个源头:
1、是贵族私家花园的公众化。

17世纪中叶,英国、法国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武装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宣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诞生。

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下,新兴的资产阶级没收了皇室及封建领主的财产,把大大小小的私家和宫廷花园向公众开放,并统称为公园。

2、是社区或村镇的公共场地,特别是教堂前的开放草地形成的小型公园。

1843年,英国利物浦市动用税收建造了公众可免费使用的伯肯海德公园,这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的正式诞生。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起源于美国,由美国景观设计学奠基人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提出在城市兴建公园的伟大构想,早在1858年,他就与沃克共同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

(我们可以看到园内大面积的绿化和水体设计)这一事件不仅开创了现代景观设计学的先河,它也标志着城市公众生活景观的到来。

公园,已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愉悦身心的空间。

二、公园的类型
根据现代公园的发展,城市公园可以归纳为五种类型:
1、游憩公园
游憩公园流行于1850-1900年间,通常设置在郊外,是刻意为周末郊游设计的,以开阔的草地、蜿蜒的小路及自然风光、水景为特征,人们希望在这里通过户外活动保持健康。

2、改良公园
改良公园出现于20世纪初期,是改良主义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条件,美化居住环境,其最主要的受益者是紧邻公园的儿童和家庭。

大多是由一些废弃场地改造而成。

3、休闲公园
休闲公园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它强调具有体育场地、体育器械和有组织的活动。

能够为公众提供各种各样的球场、游泳池和活动场地,使人们拥有进行体育锻炼的空间,大多数是以小规模的形式出现在居民社区中。

4、开放式公园
20世纪60年代,来发展起的开放式公园,是将分散的地块如小型公园、游戏场和城市广场等联系为一体,构成整个城市的绿地系统。

它强调打破以往的封闭形式,使公众可以自由进入园区。

开放式公园是近代兴起的公园形式,它较好的使园区与城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如大连市西南的星海公园,就是把沿海的公园、广场联系在一起形成的)
5、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是在公园的基础上结合某种特色主题,而形成的一种新形式公园,使公众在游赏的同时,丰富知识,开扩眼界,了解园区中的一些专业内容。

三、公园设计
1、面积及服务要求
由于公园设置内容、服务半径等的差异,所以对园内面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讲,综合性公园面积不宜小于10公顷,植物园面积宜大于40ha,居住区公园面积宜在5-10ha之间,儿童公园面积宜大于2ha,居住区小游园面积宜大于0.5ha。

2、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包括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附近公共建筑情况,交通状况,游人人流方向,公园的现有道路广场情况;现有植物状况;规划界限;园内外地下管线种类、走向、管径等情况。

综合全面的现状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完成设计方案。

3、公园空间分区
根据游人多种文化娱乐和休息的需要,来确定公园的主要功能分区和相应的形式,分区时要注意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动静的合理分布等。

按功能空间的性质可以分为三类:
(1)动态空间
动态空间是进行散步、进行游戏或比赛、其它集体活动的场所,是较热闹的人流集中的活动区。

设施主要有游戏场、旱冰场、休闲广场等。

该区人流较多,设置应接近出入口,人均用地大约为30m2/人。

(2)静态空间
静态空间是静坐、休闲、交谈或游览等活动的场所,要求有人密度低,应由100m2/人的绿地。

设施一般有山石、水体、花草树木、雕塑、建筑小品及照明灯具等,要在功能上为散步、休息、喝茶等活动的方便创造条件。

(3)其它功能空间
主要是指园务管理区,包括办公室、工具间、仓库等,这些要与游人相隔离。

4、公园的景观设计
公园中小品则是表现主题的精美艺术品,作用是运用其装饰性来提高园林鉴赏价值。

公园小品从功能上来分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装饰小品:各类绿地中的雕塑、铺装、景墙、窗、门、栏杆等,有的也兼具其他功能。

(如香港迪斯尼中的雕塑小品设计)
(2)展示小品:各种布告栏、导游图、指路标牌、说明牌等,起到一定的宣传、指示、教育的功能。

这类小品为了达到与环境相融合,即要表现主题特色又突出景区风格。

(如东京迪斯尼的指路牌设计)
(3)服务小品:供游人休息、遮阳用的亭、廊架、座椅,为游人服务的电话亭、洗手池等,这些小品设施兼具实用功能之外还应体现主题特色,(如香港迪斯尼专列中的车厢扶手设计)(4)照明小品:以草坪灯、广场灯、景观灯、庭院灯、射灯等为主的灯饰小品。

照明系统是主题公园景观的又一个层次表达。

(如香港迪斯尼公园的夜景设计)
童年时,家是一声呼唤。

那时的我似乎比今日的孩子拥有更多的自由。

放学后,不会先在父母前露面,而是与左右相邻的小朋友聚在一起,天马行空,玩的天昏地暗,直至街上的人散去,听见焦急的父母在四处:“回家了,吃饭了。

” 这样的声音伴着我的童年,月复一月,迄今仍在我的耳畔回响。

我常常在思考“家”究竟是什么?有人说:家是酝酿爱与幸福的酒坊,是盛满温馨和感动等待品味的酒杯。

是在疲惫时回到家后爱人真情的拥抱,是彼此相守默默注视的目光…… 还有人说:家是风雨中的一间小屋,家是大雪天里的一杯热酒,家是一次次失败后的鼓励……
家是忙碌奔波疲惫时。

最想回去好好休息的温床。

家是在外面受委屈回来后,可以痛痛快快哭一场而没人笑你软弱的地方。

家是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后。

离你最远却始终与你记忆最近的画面。

无论你的人生是如何的辉煌或者是落魄。

家。

永远是你最牵挂的地方。

太平时,家是一座博物馆,又是一个加油站。

家里的一本书一封信一帧照片,都可以引出一段属于你们家的故事,流传天南与地北;一把茶壶一顶帽子一把椅子,都储存着家的文化传统和信息,绵延一代又一代。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港湾,承载了多少人的梦。

烦恼的时候,想到它,豁然开朗;忧郁的时候,想到它,微微一笑;沉闷的时候,想到它,如释重负。

家,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却包含了太多,只有亲情才是无法泯灭的永恒。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家之情。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