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PPT课件
请注意:不管是全日制的学生,还是半工半读的 学生,都是以岗位要求为目标,开展教育与培训 (培训包),使学生毕业时完全具备上岗所必需的 技能。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经过理
论与实践两方面的职业教育,获得广泛的专业知识、 跨专业的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和面向国际的职业资 格,成为高级实用型的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三级”碰 撞
1. 来自政府行政部门的解读
我们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事生 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
1个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 1个品格:诚信品格 2种精神: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职业精神) 3种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社会意识 6项能力:就业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
鲁昕副部长:“职业教育不是培养廉价的劳动力”。但是 起薪低、评价低、加上工作之后没有明晰的上升空间和通道, 有多少青年会把这样的选择当作梦想。
一个有趣的故事:职教不是培养廉价的劳动力
鲁昕副部长在日本考察期间,东京一所职业学校送给 她一本该校的宣传册,宣传册:
第一页介绍学生及其校服特色; 第二页为一至三年级每学期的学习内容; 第三页则告诉学生毕业之后干什么,想就业有100多家 企业对接,想升学有100多所大学可选择,名单一目了然。 而国内职业院校的宣传册上,往往第一页是党委书记、 校长,第二页是鸟瞰图,看完以后什么都记不住。
中一项名为“现在工作岗位最需要能力及职业态度与素养”调查显示:
◆只有8.5%的高职学生认为职业态度与素养是现 在工作岗位最需要的能力,列调查所提供的选项中最 后一位。
◆89.5%的行业企业人员认为,高职学生最应具备 的能力:排名第一的是社会能力;80.3%认为方法能力 排名第二;53.7%认为职业态度与素养排名第三。排名 第四和第五分别为职业专项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分 别占受访者的41%和35.4%。
2. 来自企业实务界的解读
◆从一般意义上看,更多的企业根本不是需要人才,它需
要的是与劳动工具同等地位的劳动力,而且是廉价的劳动力, 更多的企业瞄准了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物美价廉的农民工。 (来自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观点:富士康现象.呼叫中心)
◆香港学者郎咸平说中国的产业结构决定了目前中国不需 要人才。(以广电集团学生顶岗实习为例)(16号文件:淡 化专业---异曲同工)(南审学院一年级不分专业)(关注专业
群建设、综合实训基地申报:财经类、金融保险与投资理财为例)
◆会计人员的工作对象是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所反映的经 济业务,主体是充满感情的人而不是冰冷的物。(工科以培 养动作技能为主 ,其工作对象是物化的技能操作 )(工作过 程系统化质疑之一)(崛起中的人文会计)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报告》
创业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 中国的会计精神:诚实守信的品格、客观公正的意识
(中国会计总管王军) 开放广阔的胸襟、进取创新的追求
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16号文件
高素质 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具有终身学习理念; 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高技能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 创新型 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
双元制模式下,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
“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掌握技能、掌握知识)
社会能力(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方法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工作)
结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1. 人才层次的高等性(部分专业办本科)
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
2. 知识、能力的职业性
培养七项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与人合作共事能力、交往和联系能力、安排任务和 解决问题能力、数字运用能力、科技运用能力、设 计和创新能力。
◆加拿大、美国的CBE(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模式,
其培养目标是---岗位(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即如 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所必需的全 部能力。
办高职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真的是高职办学的特色吗?
有句老话,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为学生的第一份工作做准 备,而是要为他们的最后一份工作做准备。这个说法依然很有 道理。毕竟,大学教育就应该让人为生活做准备,事业也只是 人生的一个经历而已。
------《21世纪的大学》詹姆斯·杜德斯达(密歇根大学前校长)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一个不容忽视的素质教育问题
程淮中
二0一二年五月
一、人才培养:定位、特质、模式
(一)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办什么样 的学校?
怎样 办好学校?
高职教育最 根本的问题
培养什么样 的人?
如何 培养人?
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教育发展30多年,人才培养目标如何 定位,在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可以说是“仁 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我 们可以从以下几张图片中得到一些启发:
院级层面 ◆素质优良、技能精湛、文工兼备
个性成长、身心健康、社会适应(09)
专业层面: ◆会计专业:讲诚信、重操守、负责任,精算会管(09)
国际借鉴:
◆英国的BTEC(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模式, 其培养目标是---把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相结合。
“通用”的含义不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职业,而 是从事任何工作的人要获得成功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 行业企业人员认为,高职学生最缺乏的能力排 序是: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职业态度与素养,分 别占有效调查对象的91.1%、85.4%和51.6%。
----《中国青年报》2012.1.30
3. 来自职业教育界的解读
◆高等技术应用型(06以前) ◆高素质技能型(07) ◆“两高一新”(08) ◆高端技能型(11)
“能力”-----不只是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还是 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
起码包括四个方面:知识、态度
经验、反馈
◆澳大利亚的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模式,其培养 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以工 业部门、行业协会和雇主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依据, 学习内容以实用性为主,所有课程按行业职业能力 标准提出的要求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