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馈与反馈通路放大电路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回到输入回路,影响输入,称为反馈。
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ioXXA=;反馈系数ofXXF=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iof XXA=利用PPT演示方块图基本放大电路主要功能为放大信号,反馈网络的主要功能为传输反馈信号。
oX 输出量'iX 静输入量iX 输入量fX 反馈量fi'iXXX-=2、反馈的形式(1)正反馈和负反馈从反馈的结果来判断,凡反馈的结果使输出量的变化减小的为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凡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的为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利用PPT演示图2.4.2b,重温eR引入的负反馈作用(2)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仅在直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直流反馈,仅在交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交流反馈。
直流反馈的作用主要用于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fR上既有直流反馈也有交流反馈,引入直流负反馈的目的:稳定静态工作点;引入交流负反馈的目的: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3)局部反馈和级间反馈(重点研究级间反馈或称总体反馈) PPT 上演示此图只对多级放大电路中某一级起反馈作用的称为局部反馈3R 支路,将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量引回到其输入级的输入回路的称为级间反馈4R 支路。
二、交流负反馈的组态1.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描述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在输出端的连接方式 按取样方式划分——从输出端看 (PPT 上演示下图)电压反馈:对交流信号而言,若基本放大电路、反馈回路、负载在取样端是并联连接,则称为并联取样。
由于在这种取样方式下,f X 正比与输出电压, f X 反映的是输出电压的变化,所以又称为电压反馈。
稳定输出电压电流反馈:对交流信号而言,若基本放大电路、反馈回路、负载在取样端是串联连接,则称为串联取样。
由于在这种取样方式下,f X 正比与输出电流,f X 反映的是输出电流的变化,所以又称为电流反馈。
稳定输出电流2.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描述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 按比较方式划分——从输入端看 (PPT 上演示下图)串联反馈:对交流信号而言,信号源、基本放大电路、反馈网络在比较端是串联连接,则为串联反馈,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以电压的形式进行叠加,产生净输入量。
f i i u u u -=' 减少净输入电压并联反馈:对交流信号而言,信号源、基本放大电路、反馈网络在比较端是并联连接,则为并联反馈,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以电流的形式进行叠加,产生净输入量,fiiiii-='减少净输入电流3.交流负反馈的四种反馈组态(正反馈也是这四种组态)一个PPT同时演示四种组态的方块图,方便比较;让同学们注意输入输出的接法。
(1)电压串联负反馈(2)电流串联负反馈(3)电压并联负反馈(4)电流并联负反馈4. 四种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比较见课本P273表6.3.1三、反馈的判断1. 有无反馈的判断“找联系”:找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联系,若有则有反馈,否则无反馈。
这几个图用ppt来看,再在PPT上引入一些例子来联系反馈的判断2. 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的判断“看通路”,即看反馈是存在于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
3. 正、负反馈(反馈极性)的判断“看反馈的结果”,即净输入量是被增大还是被减小。
判断的方法:瞬时极性法先假定某一瞬间输入信号对地的极性,然后按信号的放大过程,逐级推出输出信号的瞬时极性,最后根据反馈回输入端的信号对原输入信号的作用,判断出反馈的极性。
(1)对分立元件而言,C与B极性相反(CE),E与B极性相同(CC)。
(2)对集成运放而言,Ou与Nu极性相反,Ou与Pu极性相同。
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同一电极上,两者极性相反为负反馈;极性相同为正反馈。
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两个电极上,两者极性相同为负反馈;极性相反为正反馈。
用PPT看例子4.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判断判定方法1——输出短路法。
将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对交流短路,若其反馈信号消失,则为电压反馈,否则为电流反馈。
判定方法2——按电路结构判定。
在交流通路中,若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和反馈网络的取样端处在同一个放大器件的同一电极上,则为电压反馈,否则为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电流反馈5.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的判断输入、反馈、净输入在同一节点上为并联反馈输入、反馈、净输入在同一回路中为串联反馈并联反馈串联反馈6.运算放大器电路中的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特点: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低(具体分析见PPT)2of1RUIFiu-==电压串联负反馈特点: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具体分析见PPT)211ofRRRUUFuu+==电流串联负反馈特点:输出电流oi与负载电阻LR无关——同相输入恒流源电路或电压-电流变换电路(具体分析见PPT)1of RIUFui==电流并联负反馈特点:输出电流o i 与负载电阻L R 无关——反相输入恒流源电路 (具体分析见PPT )212o f R R R I I F ii +-== 7.运算放大器电路中的负反馈判断方法小结1)反馈电路直接从输出端引出的,是电压反馈;从负载电阻L R 的靠近“地”端引出的,是电流反馈;2)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在两个输入端(同相和反相)上的,是串联反馈;加在同一个输入端(同相或反相)上的,是并联反馈; 3)对串联反馈,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的极性相同时,是负反馈;极性相反时,是正反馈;4)对并联反馈,净输入电流等于输入电流和反馈电流之差时,是负反馈;否则是正反馈。
四、例子1)判断图示电路中的负反馈类型。
CE 组态通过E R 将输出电流反馈到输入,电流串联负反馈2)判断图示电路中的负反馈类型。
CC 组态通过E R 将输出电压反馈到输入,电压串联负反馈3)判断图示电路中的负反馈类型。
1E R 、F R 对交、直流均起作用,所以引入的是交、直流反馈。
1E R 对本级引入串联电流负反馈。
4)试判别下图放大电路中从运算放大器A2输出端引至A1输1. 先在图中标出各点的瞬时极性及入端的是何种类型的反馈电路。
反馈信号;2.因反馈电路直接从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引出,所以是电压反馈;3.因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在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上,所以是串联反馈;4.因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的极性相同,所以是负反馈。
5)试判别下图放大电路中从运算放大器A2输出端引至A1输入端的是何种类型的反馈电路。
1.因反馈电路是从运算放大器A2的负载电阻RL的靠近“地”端引出的,所以是电流反馈;2.因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均加在同相输入端上,所以是并联反馈; 3.因净输入电流id 等于输入电流和反馈电流之差,所以是负反馈。
五、说明1.在判断集成运放构成的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极性时,净输入电压指的是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位差,净输入电流指的是同相输入端或反相输入端的电流。
2.在判断分立元件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极性时,净输入电压常指输入级晶体管的b-e(e-b)间或场效应管g-s(s-g)间的电位差,净输入电流常指输入级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射极电流)或场效应管的栅极(源极)电流。
3.在分立元件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量常取自于输出级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或发射极电流,而不是负载上的电流。
此时称输出级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或发射极电流为输出电流,反馈的结果将稳定该电流。
4.串联反馈适用于信号为恒压源或近似恒压源的情况,并联反馈适用于信号为恒流源或近似恒流源的情况;5.负载要得到稳定的电压就要引入电压负反馈,要得到稳定的电流就要引入电流负反馈2、反馈的形式 1)正反馈和负反馈 2)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3)局部反馈和级间反馈二、交流负反馈的组态 1.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电压反馈稳定输出电压;电流反馈稳定输出电流 2.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串联反馈减少净输入电压;并联反馈减少净输入电流 3.交流负反馈的四种反馈组态(正反馈也是这四种组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 4.四种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比较 P273表6.3.1 三、反馈的判断 1. 有无反馈的判断“找联系”:找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联系,若有则有反馈,否则无反馈。
2. 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的判断“看通路”,即看反馈是存在于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
3. 正、负反馈(反馈极性)的判断“看反馈的结果” ,即净输入量是被增大还是被减小。
判断的方法:瞬时极性法 判断的方法:瞬时极性法(1)对分立元件而言,C 与B 极性相反(CE ),E 与B 极性相同(CC )。
(2)对集成运放而言,O u 与N u 极性相反,O u 与P u 极性相同。
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同一电极上,两者极性相反为负反馈;极性相同为正反馈。
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两个电极上,两者极性相同为负反馈;极性相反为正反馈。
4.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判断判定方法1——输出短路法。
将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对交流短路,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