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基本结构
大硬度和一定的弹性,较坚韧。老年人后者比例更大,但因
激素水平下降,影响钙磷吸收和沉积,骨质出现多孔,骨组 织总量减少,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脆性较大,易发生骨折。
全 身 骨 骼 正 面 图
•成
骨 的 构 造
骨密质 骨质 骨膜 骨松质
骺线
骨膜 骨松质
肋骨与胸廓
胸骨 •胸骨柄 颈静脉切迹 •胸骨体 •剑突
颈静脉切迹 胸骨柄
锁切迹 锁切迹 胸骨角
胸骨角
第二 肋切迹
胸骨体
剑突
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 两侧平对第二 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肋 包括: 肋骨 肋软骨—终生不骨化 共12对 1~7对 8~10对 11~12对 真肋 假肋 浮肋
全 身 肌 肉 图 前 面 观
膈肌:位于胸腔与腹腔之间。是一向上膨隆的扁平的薄
肌,有三个孔,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和腔静脉孔。
膈 肌 与 腹 后 壁 肌 前 面 观
腹肌包括腹
直肌、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和腹横 肌。 头肌有:表 情肌、咀嚼肌、
口周围肌、眼轮
匝肌等。
四肢肌有:上、下肢肌。 上肢肌包括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尺侧屈腕肌、 尺侧伸腕肌、手肌等。
蝶骨
筛骨 颧骨 上颌骨 下颌骨
颞骨 枕骨
额骨
面颅骨15块
顶骨 蝶骨 颧骨 上颌骨 下颌骨
鼻骨 泪骨 下鼻甲
•鼻骨 •泪骨 •颧骨 •上颌骨 •下鼻甲 •腭骨 •下颌骨 •犁骨 •舌骨
2 2 2 2 2 2 1 1 1
上颌骨 腭骨 犁骨
枕骨大孔 舌骨
面颅骨围成眶腔、鼻腔和口腔。
(二)躯干骨及其连接 包括椎骨、胸骨和肋骨。
分娩有很大关系。
下肢带骨—髋骨:由髋骨、耻骨、坐骨愈合而成。在髋骨
的外侧面,三骨的融合处,形成一深窝,称髋臼,与股骨头构
成髋关节。 下肢骨包括大腿骨、髌骨、小腿 骨和足骨。 大腿骨—股骨,为长骨,分一体 两端。上端向内有球状的股骨头,头 外下方变细叫股骨颈。 髌骨:呈尖向下的三角形,位于 股骨下端前方,参与膝关节的构成。
肘、腕(手脖子)、手部。其中肩与臂相连的内侧称为腋;
手又分为手掌、手背、手指。与下肢相比,人类上肢运动灵
活,骨骼轻巧,肌肉数目多,肌肉形状较小儿细长。
下肢与躯干相连。按部位可分为臀(屁股)、股(大 腿)、膝、小腿、踝(脚脖子)和足。大腿与躯干相连的称 髋;大腿与小腿相连前面称膝,后面称腘;足部由足背和美 足底构成。下肢除具有行走和运动的功能外,还可使身体直
等组成。腹部后方以脊柱为支架,前壁和外侧壁由肌肉和
筋膜等软组织组成。腹腔上方与膈穹隆一致,下方与盆腔相 通。其内有脏器、血管、神经、淋巴结、淋巴管及腹膜的结 构。 盆部位于躯干下部,参与围成盆腔,上口与腹腔相连,
消化、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器官位于盆腔内;会阴(广义)是
指封闭盆腔下口的全部软组织。 脊柱区(背区)自上而下分为项区、胸背区、腰区和骶 尾区。 上肢通过肩部与颈、胸部相连,按部位分为肩、臂、
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与人体的轴与面 1. 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2. 方位术语: 上(颅侧)、下(尾侧) 前(腹侧)、后(背侧) 内侧、外侧 内、外 深、浅 四肢: 近侧、远侧 尺侧、桡侧 胫侧、腓侧
3. 人体的轴与面 冠状面(额状面) 矢状面(纵切面) 水平面(横断面)
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和生理
骨
骨髓
红骨髓
骨密质 骨髓 骨膜 外板 内板
黄骨髓
血管、淋巴和神经 骨密质 内板 外板
颅骨
板障
骨松质-板障
(一)颅骨及其连接
颅为于脊柱上方,由23块颅骨围成(中耳的3对听小骨 未计入),多为扁骨和不规则骨。其中脑颅骨8块,面颅骨 15块。 1. 脑颅骨8块包括:不成对的额骨、蝶骨、枕骨、筛骨
各1块,成对的顶骨、颞骨各2块。
消化管及消化腺两大部分。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 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等部分。十二指肠及以上称上消化道,空肠及以下称下消化道。 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两种,前者为在消化管壁外 的独立器官,如唾液腺、肝和胰。后者为位于消化管壁内如唇 腺、颊腺、舌腺、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
2. 肋骨:共有十二对,两侧对
称,为弓形骨板。后端与胸椎相连结, 前端供助肋软骨与胸骨相连,其中7对 借肋软骨与胸骨直接相连接。 3.胸廓:由全部胸椎、肋骨、肋 软骨和胸骨围成,呈上窄下宽的圆椎 形。胸廓参与呼吸运动,吸气时肋骨上 提,加大前后径,胸腔容积扩大;呼气 时则相反。胸廓有保护胸腔内脏器和功 能。
后方的项部构成。颈部前方正中有呼吸和消化管的颈段(气
管和食管) ,两侧有纵形向走形的大血管和神经,后部正中
有骨性的脊柱颈部。 胸部位于颈部和腹部之间,其上部两侧与上肢相连。胸
部由胸壁、胸腔和胸腔内器官组成。胸腔正中被纵隔占据,
纵隔的两侧有肺及其表面的胸膜和胸膜腔。胸腔含有呼吸系 统和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肺、心脏和大血管等),其向上 与颈部相通,向下借纵隔与腹腔分隔。 腹部居于胸部和盆部之间,由腹壁、腹腔和腹腔内容物
下肢肌有:包括髋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骨收 肌群、股直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屈趾长肌等等。
腹 部 分 区 和 内 脏 器 官 投 影
第二节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摄取食物,通过物理和化学性消
化,成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不断地吸收入血,供肌体的需
要,将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消化系统包括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腕骨,共
有8 块,排成两列,每列4块,掌骨共5, 近侧与腕骨构成腕关节远侧端与第一节指 骨构成关节。 指骨除拇指 为两节外,其 它为三节,共14块。
2. 下肢骨
骨盆:由骶骨、尾骨和两 侧髋骨连接而成。
骨盆前面观
骨盆分部与性差:骨盆分
大骨盆和小骨盆二部。其界线 分为:骶骨岬、弓状线、耻骨 结 节及耻骨联合上缘。界线以上 的为大骨盆,界线以下的为小 骨盆。小骨盆的内腔称为骨盆 腔。女性骨盆的形状和大小与
一、骨和骨连接
成人有206块骨组成人体的支架。按人体部位可分为颅骨、
躯干骨和四肢骨(上肢和下肢)三部分,前二者也称为中轴骨。
按照骨的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骨 与骨之间借结缔互相连接,构成骨骼,成为人体的支架。 骨的构造:骨由骨质、骨髓和骨膜(包括骨外膜和骨内膜) 等构成。骨质由骨组织构成,分密质和松质。前者分布于骨的
肋的后端有肋头、肋颈 和肋结节,下缘有肋沟, 肋间后动、静脉和肋间 神经通过。
(三)四肢骨及其连接 1. 上肢骨:包括锁骨、肩胛骨、肱骨、
上肢骨及连接 前后面
尺骨、桡骨、腕骨(8块:舟骨、月骨、三角
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锁骨为“S”形弯曲的长骨,位于胸廓上部两 侧;肩胛骨是三角形的扁骨,位于胸廓后面 的外上方。肱骨,为长骨 ,分一体两端。上
5
15
35
55
儿童
5
15
40
60
人体外形可分为
头部、躯干和四肢。
头部—眉以上称 头顶,前面叫额,后 面叫枕,两侧叫颞; 两眉以下称面部,有 眼、耳、鼻、口等器 官。
人体全身体表前面和后面图
人 体 各 部 位 分 区
人体分为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与会阴、脊柱 区、上肢和下肢。 其中胸、腹、盆部与会阴、脊柱区合称躯干,并分别构 成了胸腔、腹腔、盆腔。上肢、下肢合称四肢。 头部由颅和面两部分组成。颅容纳脑及其被膜;面部有 视器、位听器、口、鼻等器官。 颈部介于头部、胸部和上肢之间,由前方的固有颈部和
织;4.神经组织。 此四类基本组织以不同的种
类、数量和方式组合成器官;
若干功能相关的器官则构成一 个系统。一个成人约有1× 1015 个细胞,可分为200余 种,它们是机体结构和功能的 基本单位。
人体的诸多器官按照功能差异,分类组成9大系统:
1. 运动系统,执行躯体的运动功能,包括骨骼、关节
(骨连结)和骨骼肌; 2. 消化系统,主要进行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 泄代谢产物的功能; 3. 呼吸系统,执气体交换功能,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
人体是一个有机体。 人体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间质)组成,细胞是人 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殖、
衰老、死亡及感应等特征。
细胞的基本机能:一、新陈代谢,二、细胞分裂,原
有细胞一分为二,产生二个细胞,补充已经衰老、死亡。
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的。
人体的基本组织:1.上皮组织;2.结缔组织;3.肌组
碳,并具有内分泌功能;
4. 泌尿系统,排出机体内溶于水的代谢产物如尿素、 尿酸等; 5. 生殖系统,主要执行生殖繁衍后代的功能。
6. 脉管(循环)系统,输送血液和淋巴液在体内周而
复始的流动,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7. 感觉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刺激并产生兴奋得装置; 8. 神经系统,调控人体全身各系统和器官活动的协调 和一致;
占人体体重的60%,成年女性(脂肪较多)体液占体重的
55%,小儿脂肪较少体液所占比重较高,新生儿可达体重 的80% 。体液(水)在人体中是溶剂,润滑剂和输送工具, 并可维持体温和血溶量。
性别和年龄组体液的分布(占体重的%) 性别和 年龄组 血浆 组织间液 细胞内液 合计
成年男性
5
15
40
60
成年女性
小腿骨:包括内侧的胫骨和
位于外侧的腓骨。胫骨上端粗大 与股骨构成膝关节。腓骨细长, 下端向外的膨大处叫外踝。 足骨:包括跗骨、蹠骨和趾 骨。 跗骨7块,即:距骨、跟骨、
舟骨、骰骨和第一、二、三楔骨。
蹠骨5块,趾骨14块。
二、肌肉
全身的肌肉共有600块左右。概括为长肌、短肌、阔 肌、轮匝肌等。一般讲肌肉的两端都是以密致的结缔组织附 于骨骼上。按组织结构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心肌三种,按 部位各分为头肌、颈肌、躯干肌、四肢肌。肌肉在关节周围 的分布是与关节的运动机能相适应的。肌肉的辅助结构有筋 膜、粘液囊和腱滑液鞘(简称腱鞘)。 躯干的肌肉有:背肌、胸肌、膈肌和腹肌。 背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 胸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肋间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