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倡议书格式
标准倡议书格式
倡议书遵循书信的一般格式, 又有自己的特点. 一般而言, 分为向谁倡议, 倡议什么, 谁倡议的, 以及倡议日期等几个部分, 同一般专用书信差不多. 特点在于第一行不写称呼, 而是写倡议题目, 如”关于抢救国宝大熊猫的倡议”、”关于成立学雷锋小组的倡议”等. 接着在另起一行的顶格处写号召的对象. 但称呼不像书信那么实指, 而是泛指. 有时也可以不写称呼, 而直接写正文.
〔例文〕倡议书
全校师生: 今年我国长江流域和嫩江流域, 发生了建国以来的特大洪水, 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给灾区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是共产主义精神的体现. 我们倡议全校师生捐款捐物来帮助灾区
人民渡过难关. ”一分钱, 一件衣” , 钱物有价, 情义无价, 贵在大家的支持. 希望大家尽己所能, 热情地伸出友谊的双手为灾区人民作出奉献
** 小学** 中队
1999 年*月* 日
读后感
首先, ”读”是”感”的基础, 要精读原作, 准确把握写作意图和思想内容, 使”感”有坚实的基础.
第二, ”感”是核心,要真要实. 它既不能离开原文空发议论, 也不能对原文内容进行简单重复, 它是感受者与原文
产生共鸣, 带来的认识上的飞跃与升华, 或是在原文启迪下
产生的新思考、新观念,新视点,新的观念.
写法: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如篇名、作者、内容概要; 为” 感”做铺垫, 这一段不宜长, 注意简洁提炼.
2、阐明、抒发自己的感受,这一段应求真,求实.要明确提出你的感想是什么, 然后再进一步论述.
3、联系实际或借助联想. ”实际”的内容可以是社会现实, 可以是个人感想; 可以是反面教材,也可以是正面体会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 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借助联想, 贵在新奇、独到、耐人寻味.
4、画龙点睛,归纳小结.这段可以提出建议,阐明希望;
可以自我激励,自我警醒;也可以发人深思,隐喻哲理.
.5. 标题. 读后感的标题一般有正、副两个. 正标题写明
观点, 副标题写读的什么书.
本课提示: 读后感的写法
阅读时, 往往会由此及彼地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从而产生颇多感触、联想和体会, 这就是读后的感觉, 读后
感这种文体也就应运而生.
总之,好的”感”或真,或实, 或新,最忌肤浅、陈旧或无
感而发.
第三, 写作技巧. 一般来说, 读后感的文体, 有其基本样式(但不惟样式):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如篇名、作者、内容概要; 为” 感”做铺垫, 这一段不宜长, 注意简洁提炼.
2、阐明、抒发自己的感受, 这一段应求真, 求实.
3、联系实际或借助联想.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 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借助联想,贵在新奇、独到、耐人寻味.
4、画龙点睛,归纳小结.这段可以提出建议,阐明希望; 可以自我激励,自我警醒;也可以发人深思,隐喻哲理.
第四, 多看一些有质量的读后感; 有感时要抓住,要勤于动笔, 因为感觉易逝、易淡漠、易冷却.
首先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 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 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 ”感”能写出体会.
其次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 只有读得认真仔细, 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从而抓住重点, 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才能有所感受, 有所体会; 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 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 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 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