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思想政治_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_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价值与价值观【教学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研究法、【教学难点】、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用具】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能列举事例阐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能力目标:①通过不同价值观及其作用的比较,提高比较能力;②分析不同价值观的现象及其实质,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思想;【教学过程】一、导课【视频资料】:价值观之歌MP导入: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但也让我们思考:人生的价值何在?从今天起,就让我们进入历史唯物主义人生价值观的学习,共同探讨人生的意义. 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96页,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二课第一框题:《价值与价值观》。

二、教学过程板书:一、价值与价值观1、人的价值(1)物的价值从同学们的方案中,我发现,同学们选择的东西都是对自己有用的,也就是说,之所以会选择这些东西,是因为它们对我们有用,他们的某些属性和功能能满足我们的某种需要。

因此,我们哲学上就把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称为价值,也就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书写板书:一、人的价值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一种关系,是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和功能间的相互关系。

生活中,无论是衣食住行,自然环境,还是文学作品,科学理论,只要对我们有积极意义能满足我们的某种需要,那么就认为是有价值的。

因此哲学上的价值概念,涵盖了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2)人的价值①社会价值过渡衔接:那么人的价值呢?探究:乔布斯在旅途中获得了一艘大船,想寻找一些同伴,如果你来当船长,你会选择谁来做同伴呢?说说你的理由。

可供选择的人有:航海专家,厨师,船工,小丑,烧火工,医生,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些人?说一说理由。

结论:无论同学们选择的是谁,之所以会选择他们都是因为他们能满足船长的某种需要,对船长来说,他们有价值。

问题:那么这些人为什么能满足船长的需要呢?例如,厨师,是通过什么来满足船长在食物方面的需要呢?预想:他会做饭。

结论:他能创造满足船长需要的东西。

因此,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人能创造价值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

这是人的社会价值。

(书写板书:(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探讨:我们认为刚才的厨师会作饭,因此是有价值的,那么你认为乔布斯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展示: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领袖之一,他拥有非凡的勇气去创造与众不同的事物,并以大无畏的精神改变着这个世界,同时,他的卓越天赋也让他成为了这个能够改变世界的人。

——奥巴马。

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是,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结论:人的价值体现在多方面的,可以是物质方面,也可以是精神方面,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价值,也可以是对人类和社会的价值。

设问: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主要看什么呢?结论: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也就是说,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

(书写板书:(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自我价值探讨:同学们选择的这些同伴们,为船长实现梦想付出了劳动,满足了船长的需要,那么他们自己呢?是否一无所得?在这个世界上极少有哪个人像史蒂夫这样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我们的后代仍将会感受到这种影响力。

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很荣幸曾经与他共事,这是无上的荣誉。

---------比尔。

盖茨结论:这些同伴帮助船长实现梦想的同时,自己也有收获,不仅是获得一定的物质报酬,同时,自己的心血和劳动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扬,得到社会的承认,也获得了自我的满足。

这是人的自我价值。

总之,人能创造价值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是价值的创造者,同时也会从他人和社会那里获得回报,实现自我满足,也是价值的享有者。

所以,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小结:根据刚才我们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他人、社会和自己的需要。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结论:在前两个环节当中,我们分别探讨了事物的价值,人的价值,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对事物或人的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书写板书: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的含义)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指导作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书写板书:(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课堂探究:观看幻灯片探究:幻灯片反映了实际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结论:反映的是某些地区为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以错误价值观为指导的结果。

不仅仅是环境问题,生活中我们对一切事物的认识和评价都受价值观的影响。

小结:由此可见,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为了协调效益和环境的矛盾,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具体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综上所述,价值观影响着人们认识和评价事物,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总之,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书写板书: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课堂探究:[有这样一个父亲,我有什么办法]美国有这么一个家庭:父亲酗酒成瘾,每次喝得酩酊大醉,回到家里逮着妻子就是一顿毒打。

妻子不堪忍受,终于有一天丢下两个孩子离开了这个家。

有一天,父亲喝酒过多,掉进水沟淹死了。

两个孩子在孤儿院慢慢长大。

哥哥秉承了父亲的性格:脾气暴躁,嗜酒如命,终于有一天酒后致人死亡被送进了监狱;弟弟勤奋好学,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通过自己的打拼,成为了某家上市公司的CEO。

有位记者分别采访了两兄弟,问了同样的问题:是什么让你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两兄弟的回答惊人一致:”有这样一个父亲,我有什么办法呢?”探究:①两兄弟回答记者的”有这样一个父亲,我有什么办法呢?”是同一个意思吗?②是什么导致两兄弟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结论: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都是在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选择了不同的价值观就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如果有正确的价值观,那么人生是美好的,光明的;相反,有错误的价值观,自私自利,消极悲观,就容易与庸俗与苟且为伍。

因此,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书写板书: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3、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注意引导:当他们面对公义与私利时,他们选择了什么?当他们面对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利益时,他们选择了什么?或者,学生们能找到一些模糊的价值观,那么引导他们体会:我们所知道的那些奋战在灾区的人们,他们在面对生于死,公义与私利的冲突时,在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时,他们选择了放弃个人利益而维护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这种价值观,就是我们应该树立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要求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书中小字部分。

(可以请学生阅读)(书写板书:3、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结束语:同学们,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总要面临着许多选择,面对短暂的人生,我们总德有所追求,不能只为一己私利而活着,要学会为自己的理想,为他人,为社会着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就让我们在这首怀念乔布斯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这堂课吧。

学情分析这堂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系统接触“价值观”,对哲学中的价值观还有一定的新奇感,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需要老师作好铺垫和引导。

由于高中学生对哲学了解不多,因此本课重点在于分析价值观的基础知识,也包括分析人的价值是什么;价值观的概念等;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

但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对政治生活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其政治思维能力。

在设计课件时,力图通过历史图片、漫画的展示和演示国会立法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

与此同时,多采用设置问题、课堂讨论等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效果分析《价值与价值观》一课,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环节比较紧凑,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1、掌握科学的教学理念对理论的理解逐渐加深,并将这一理念逐步转化成了教学中的“习惯性做法”。

随着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科学的教学理念逐渐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变成教师教学的习惯性作法)。

在艰难的“蜕变”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教学理念对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教学反思对专业成长的推动作用。

2、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使学生在参与、思考、讨论中自己得出结论。

如教学设计部分所述,本节课抛下的主线——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探究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过程中,要运用所学的知识,注意知识的迁移,准确把握书中观点。

通过合作学习,及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好课堂笔记,认真完成课堂反馈练习和课后探究活动,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通过多媒体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哲学魅力,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再通过设置合作探究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教师点拨探究的思考路径,实现师生互动的交流,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教材,增强学生的知识整合和知识迁移能力。

本节课时间掌握得有些紧张,后面内容有点快教材分析本框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

其内容主要分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价值的含义、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等内容。

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内容包括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基本知识梳理1、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3、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4、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寻找正确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跟踪检测价值与价值观知识点一人的价值1.近年来,秸秆焚烧已成为不少地方的治理难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