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 (1)

乐东思源实验高级中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2、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材料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合作学习。

2、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过程、特点等的教学,
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三、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2012年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特别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进新课】
(板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问题情境1: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多媒体展示:1、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核心价值观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

合作探究: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
多媒体展示:
•原因:
1、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
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甚至越是在危机困难的时候,越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2、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注重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

3、凡是不能够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的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
凡是不能把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传给下一代的国家,不能是一个好的国家。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当前国际国内行形势分析讨论,总结。

教师小结:从2002年10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评选,在社会上均引起强烈反响。

从人民公仆郑培民、航天英雄杨利伟、独臂英雄丁晓兵、爱心歌手丛飞,到乡邮递员王顺友、好军医华益慰、自立自强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70多年前参加长征的红军群体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的故事都让人热泪盈眶震撼人们的心灵。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真谛
问题情境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哪些基本内容?体现了哪些基本特征?
自主学习:学生讨论,教师补充概括。

多媒体展示:
具体讲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多媒体展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合作探究: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教师整理总结。

课外作业:结合本课内容,联系实际,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作为青少年,我们该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堂小结】师生合作,共同构建本课架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板书设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海南乐东思源实验高级中学 2016年3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