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检测评估14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D.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15世纪晚期到16世纪末,消费品价格指数在迅速增加,A项“生产萎缩”表述不符合题意;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的主要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英国殖民掠夺的财富用来作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及早期的殖民掠夺使大量的财富流入殖民国家,殖民国家出现“价格革命”,价格上涨,故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但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2.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的征服活动在当时(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殖民地产生的最明显结果是“失去整个……旧世界而未产生一个新世界”。
这说明西方的征服活动() A.无法为殖民地创造新生的契机B.给当地人民再度套上了枷锁C.瓦解了殖民地封建剥削关系D.造成殖民地社会人才断层解析:西方的征服活动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祸害,同时,殖民主义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材料“失去整个……旧世界而未产生一个新世界”可以得出西方的征服活动给当地人民再度套上了枷锁,故B项正确。
答案:B3.17世纪以来,当欧洲近代国家对特权、专制主义、教权主义、金银货币输出这些现象和理论进行理性的思辨时,这些理论和制度在西班牙以及西属拉美地区却得到了加强。
西班牙的这些做法导致了()A.世界贸易中心向大西洋的转移B.商业革命在欧洲范围内的扩展C.殖民扩张争夺的格局发生变化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形成解析:结合所学知识,A项表述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早期殖民扩张也是其产物,A项表述与题意是并列关系,并非因果关系,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不足以说明“特权、专制主义、教权主义”,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近代国家……进行理性的思辨”“在西班牙以及西属拉美地区却得到了加强”得出殖民扩张争夺的格局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D项错误。
答案:C4.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
这反映出()A.西欧国家商业繁荣B.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C.荷兰贸易出现顺差D.欧洲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沿岸解析:从题干信息中可知,材料只是说这些国家的商品集中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根据时间“16世纪中期”,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故D项正确。
答案:D5. [2019·陕西榆林模拟]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
由此可见()A.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印度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所到达的新大陆经济状况的看法,没有体现其发现美洲是一种历史偶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到达的大陆经济状况不满意,不能体现出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印度,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哥伦布“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反映出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错误。
答案:C6.16世纪初,威尼斯胡椒在安特卫普市场上的价格为每磅20个格罗特,葡萄牙胡椒则为16至18个格罗特。
威尼斯商人因此被迫亏本出售胡椒。
主要原因是() A.葡萄牙支持新航路开辟B.意大利传统优势不在C.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D.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解析: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贸易的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而葡萄牙就处在大西洋沿岸的重要位置上,这使得葡萄牙在胡椒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故D项正确。
葡萄牙支持新航路开辟并不能说明葡萄牙在胡椒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故A项错误;B项并非题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D7.“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句话属于()A.历史事实B.历史结论C.历史评价D.历史解释解析: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者事件的客观描述,题目中的“新大陆”指代不明,故A项错误;历史结论是带有结论性,题目中并未牵涉结论性,故B项错误;历史评价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题意不符合,故C项错误;历史解释必须对历史人物或事件作出主要的较准确的功能性定位,题意符合,故D项正确。
答案:D8.[2019·齐齐哈尔市模拟]哥伦布的发现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这样说的理由是地理大发现()A.加快了工业文明的传播B.拓展了欧洲的世界市场C.开启了人类全球化进程D.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解析:哥伦布发现美洲,工业革命还没开始,真正的工业文明时代还没有到来,故A项错误;哥伦布的发现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强调的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拓展了欧洲的世界市场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哥伦布的发现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强调的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开启了人类全球化进程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哥伦布的发现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强调的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C9.[2019·江西五市八校联考]从1500年到1600年近一个世纪内,西欧黄金增加了117%,白银增加了206%。
这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是()A.欧洲各国的物价飙涨B.加速了西欧社会转型C.有利于原始资本积累D.引发了“价格革命”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价格革命”,物价飙涨,但非最主要的影响,故A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推动封建制度的衰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西欧社会转型,是其最主要的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新航路的开辟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但非最主要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价格革命”,但非最主要的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B10.某学者认为,人们对王室的感情就像对待一座他们崇敬的历史建筑,一旦坍塌必然感到无比惋惜。
……对许多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民众来说,首相不过是……普通外国领导人,但国王和王子却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陛下”和“殿下”。
该学者论述的国家是()A.德国B.日本C.英国D.法国解析:德国与加拿大等国是外交关系,故A项错误;日本与加拿大等国是外交关系,故B项错误;加拿大等国是英联邦成员国,故奉英国国王为国家元首,故C项正确;法国与加拿大等国是外交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C11.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形成繁盛的“丝—银”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但这种跨洋贸易从18世纪下半期开始走向衰落。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英国等国自由贸易开始兴起B.中国重农抑商限制了生丝产量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国际劳动分工瓦解了洲际贸易解析:新航路开辟之后,西班牙、葡萄牙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贸易,到18世纪下半期开始,随着英国等国家的崛起,逐渐取代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这些新兴国家是倡导自由贸易的,所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逐渐衰落,故A项正确;生丝属于农业范畴,而明清政府是主张“重农抑商”的,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即19世纪70年代,故C项错误;在18世纪的时候还没有出现国际劳动分工,故D项错误。
答案:A12.《全球通史》描述道:“新开辟地的召唤力松弛了农奴制的束缚……农奴主必须减少自己的要求,否则,就要冒农奴们纷纷逃跑的危险……农奴制的削弱是欧洲扩张的先决条件。
它造成了一种更易变动的社会,这种社会能积聚起资本,为探险、征服和殖民提供所需的组织和自由的劳动力。
因此,欧洲诸国从事海外冒险事业的成功的程度与其摆脱封建束缚的程度成正比,并非偶然。
”史家强调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欧洲封建制的瓦解B.欧洲农奴制的削弱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C.封建势力雄厚的国家对外侵略成就大D.海外冒险事业的成功意味着农奴制瓦解解析: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为了克服农奴逃跑的危险农奴主不得不减轻对农奴的剥削,而封建束缚的削弱则与欧洲诸国从事海外殖民扩张的成功紧密相关,A项正确。
B、C两项与题意相反,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A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吉林长春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和疾病……传入美洲和大洋洲的新疾病给土著居民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并为欧洲的征服和殖民铺平了道路。
这些疾病中,天花是由欧洲人传入的。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材料二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律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材料三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哥伦布交换”的重大影响。
(9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这一条例的颁布对英国的直接影响。
(10分)(3)材料三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的看法?开创“世界历史”的重要条件是什么?(6分)解析:第(1)问,注意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主要内容紧扣材料归纳概括,直接影响是促进外贸发展,由此引发英荷战争;第(3)问,材料三从全球角度看待“世界历史”的开始,据此结合所学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