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ERP财务软件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ERP财务软件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1 浅析ERP财务软件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会计08-4 080624403) 摘要: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於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然而,目前国内的ERP应用并不尽如人意,就整体而言,我国在应用ERP上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趋势。各个企业差距较大,能够真正成功地全面实施ERP管理系统的企业并不是很多。面对世界经济的挑战,面对国际财务软件的高标准要求,我国财务软件的发展应如何抓住有利机遇,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将是全体财务软件工作者光荣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财务软件;企业;现状;发展趋势

一、ERP的含义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系统固化了的管理的方法,它可以让企业更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包括人员、物品、资金、设备、信息等),优化业务,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ERP所强调的是人、财、物、供、产、销全面结合、全面受控、实时反馈动态协调、以销定产、以产求供,效益最佳、成本最低,流程式管理、扁平化结构,是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相结合的全面的企业管理工具,它的运转需要整个企业全面投入配合。 在成功实施ERP后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好处呢?多数企业认为,最为显著的是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其次是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然后是行业竞争力的提高。 另外,它还对企业形象改善、管理思维提升、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方面都有所帮助。其中,认为可提高经济效益的占63%,更利于科学、规范化管理占13%,管理思维提升占11%,企业形象的提升占8%,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占5%。

二、ERP的现状 (一)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近几年来,我国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的市场规模呈逐年快速递增状态。由于服务产业的应用需求和跨行业的应用需求,企业应用软件市场是未来一段时间增长最快的市场。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加速、效益的突显,软件市场将实现迅速增长。 (二)国内财务软件仍有较大市场: 目前,有相当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使用了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而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所以仅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就为我国的财务软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三)软件品牌更集中: 我国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经过多年发展,整个市场已经从刚开始的好汉纷争,走到了诸侯割据的状态,进入了全国性品牌一同天下的市场格局。目前,主要集中在用友、金蝶和安易三大品牌上,其中,用友发展迅猛。因此,财务软件应积极对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寻求和扩展发展空间。这是企业规模优势和品牌修饰在市场竞争中的反映,也说明整个市场更加成熟。 (四)中国的财务软件市场上国内品牌具有绝对优势: 虽然国内品牌厂商占这一领域市场份额的95%,但是还有不少企业因找不到合适的财务软件而委托财务软件公司或自行开发,这对于国内财务软件是损失了一部分市场。我国境内 2

的外资、盒子、国外驻华机构及少数国内有实力的企业,他们购买使用的是价格远远高于国内品牌的国外产品,这也是国内财务软件公司不能忽视的问题。 (五)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领域产品创新加快: 自从1998年6月,全国8家主要财务软件企业在北京宣布全面向企业管理软件进军,财务软件与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密切相联系,加快了品牌创新;出现了“数字化管理”、“管理型财务软件”、“决策型财务软件”、“全能管理软件”和“全能ERP软件”等。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财务软件水平较低。

三、ERP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软件的作用认识不足。财务软件不仅仅是记账技术的革命,而且对于会计学科本身也是一次大的革命,可以使会计人员从繁琐的记账、算账、报账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资金管理、资金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促进单位经济业务的发展。 (二)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要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方式,有较大难度。 (三)财务软件的通用性特点制约其自身的发展。如果在功能综合化的财务软件中,再遵循通用性的设计原则,将会使系统变得十分庞杂。通用性原则在核算型财务软件中的普遍性较强,而在管理型财务软件中的普遍性不强。通用性不利于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形成。

四、企业实施ERP需要的投入 可以说ERP是一种需要重投入才能成功及产生效益的管理工具,这种投入主要包括资金、人员和时间,没有尽情的投入,ERP是不可能实施成功的。在资金方面,会包括电脑软件及硬件的投资;在人员方面,必须有一个核心的机构在推行这工作,并视为企业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部份。 在资金投入方面,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企业规模和企业的承受能力,较科学的是按占产值的千分比来计算,亿元以下企业投资比例一般为8-12‰,产值1-5亿元企业投资比例一般为4-8‰(注:我司是1.7亿元×4‰=68万元),产值5-10亿元企业投资比例一般为2-3‰,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可视实际情况而定或考虑2‰左右的比例。 在ERP软件方面,既不盲目追求最好,也不因为舍不得花钱而引入不成熟或一些冷门的ERP软件。实施ERP项目决策者必须清楚认识ERP的真正作用,这点非常重要。成功实施ERP的关键在于企业的总体素质,更直接的是取决于决策者坚定不移的意志和义无反顾的决心。因为ERP项目想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明显的效益几乎是不可能,在各种抱怨、反对、抵触等压力下(特别是它将涉及到部门职能的重新划分、岗位职责的调整、业务流程的改变、权力利益的重新分配、管理观念的转变、工作环境和习惯的重新适应、特别是员工的观念等复杂因素)决策者的支持态度很可能会从实质性的支持改变为形式上的支持,造成实施进度停滞不前,甚至最终取消项目。 很多企业在ERP的实施初期都很顺利,可到了数据初始化阶段、系统并行阶段就出问题,特别是并行阶段,在这阶段对于业务人员来说工作量会成倍增加,而业务人员的重点仍是放在旧的运作方式上,新系统只是试用,对数据跟进往往不主动,结果造成越并行越乱,最后是对ERP系统失去信心。在这时候领导必须坚持先上再说的原则,强迫切换才行。实施完毕后,决策者还必须时常关心ERP的应用情况,并支持ERP的考核部门做好监督、改进工作,使ERP的工作可以持之以恒。 3

五、ERP的趋势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常规的管理显然已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所以如何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就成为一个新的议题。如果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就很难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获胜。21世纪是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信息化的世纪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一个真正的电子商务必须包括网上商务(B to B)、客户管理(CRM)、供应商管理(SCM)、企业内部管理(ERP)四大系统,因此企业当前首要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内部管理与ERP整合,实现资源充分有效利用、运作效率提高、成本的降低和准时交货承诺的保证,在拥有了ERP"后台"这一核心的基础上再与"前台"的网上商务集成在线实时运作,跨进电子商务时代。 所以,企业要规范化、规模化、国际化,则ERP的引入是必然的(美国90%以上的企业都是采用ERP系统进行运作的,"客户--企业--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在线实时运作,紧密联系,故其电子商务的应用比较普及,目前国内实施ERP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电子商务平台这一大环境也正逐渐成形。)虽然对国内多数企业来说,电子商务在现阶段还是有些不现实,但企业信息化已是迫在眉睫,无论是从管理、生产、销售、服务、还是从行业竞争、世界经济趋势来说,如果不进行相应的改造,是无法适应发展需要的。ERP的实施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是和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一)产品功能模块化 财务软件产品的一般功能主要是财务管理功能和会计核算功能。我们认为,产品应按照不同的功能分成很细的一些模块,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并随时更新设计才能满足用户需求。这种产品虽然功能不甚齐全,但留给用户更大的空问。它们往往提供灵活的应用程序接口,实施商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进行二次开发,为每一个用户提供更符合自身实际的解决方案。而且,当用户的经营环境和业务模式改变时,这种产品也可以轻松地被加以改装,适应新的要求。世界上最大的应用软件厂商Oracle一直是模块化的倡导者,它率先实现了所有模块的可独立安装,并带有开放的应用程序接口。现代企业对产品功能的要求更加理智而务实,国内通过模块选择来增加个性化服务的做法是有竞争力的。我国市场模块化的财务软件正在受到企业的青睐。 (二)财务软件管理功能深入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化,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将会计信息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有机联系起来,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及变化趋势,有效进行企业经营业务的控制和评价,已成为当前企业重视的热点问题。因此,将财务软件管理功能深人化,利用会计核算数据拓展软件的财务分析、财务风险预警、财务评价等功能应是软件开发商关注199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厂商中只有很少财务能提供类似的高端财务软件,其产品毛要是能提供具有多种功能模块的“财务分析系统”,这些功能模块辛要有:异常财务情况分析、成长性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现金流分析、经营风险分析、绩效评价、企业创造价值体系等内容。我们认为,财务分析、财务风险预警等软件市场这块大蛋糕,不是一两家企业就可独吞的,各厂商可结合自己的实际,在专长的领域深人,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加允分、务实的财务管理方案。 (三)财务软件智能化 国内外厂商提供的产品情况看,目前的财务软件智能产品主要还是由国外厂商提供。国内只有上海博科和北京智泽华宜称其财务软件产品实现了图能化。由博科推出的中国首套自主研发的商业智能软件,一举打破了过去由国外厂商垄断和把持的技术肇垒,填补了国内空白。博科新一代智能ERP的诞生. 不仅打破了中国管理软件的均码时代,为中国管理软件发展趋势指出了一个可行的方向,还为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注人了新的活力。我们认为,面对日益复杂的IT环境,企业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智能化分析和判断,并将分析判断的结果用文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