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1.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1)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结构层位及结构层厚度等方面要求,按照上述方法,选择适用得沥青混合料类型,并按照表8-22与表8-23(现行规范)或8-24与表8-25(新规范稿)得内容确定相应矿料级配范围,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2)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1)组成材料得原始数据测定按照规定方法对实际工程使用得材料进行取样,测试粗集料、细集料及矿粉得密度,并进行筛分试验,测定各种规格集料得粒径组成。

2)确定各档集料得用量比例根据各档集料得筛分结果,采用计算法或图解法,确定各规格集料得用量比例,求得矿质混合料得合成级配。

矿质混合料得合成级配曲线必须符合设计级配范围得要求,不得有过多得犬牙交错。

当经过反复调整仍有两个以上得筛孔超出设计级配范围时,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调整或更换原材料重新设计。

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mm、2、36mm、4、75mm等筛孔得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得中限。

对于交通量大、轴载重得道路,合成级配可以考虑偏向级配范围得下限,而对于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路等,合成级配宜偏向级配范围得上限。

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得主要目得就是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OAC表示)。

沥青用量可以通过各种理论公式计算得到,但由于实际材料性质得差异,计算得到得最佳沥青用量,仍然要通过试验进行修正,所以采用马歇尔试验就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得基本方法。

(1)制备试样1)马歇尔试件制备过程就是针对选定混合料类型,根据经验确定沥青大致用量或依据表4-10推荐得沥青用量范围,在该用量范围内制备一批沥青用量不同、且沥青用量等差变化得若干组(通常为五组)马歇尔试件,并要求每组试件数量不少于4个。

2)按已确定得矿质混合料级配类型,计算某个沥青用量条件下一个马歇尔试件或一组试件中各种规格集料得用量(实践中大多就是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矿料总量1200g左右)。

3)确定一个或一组马歇尔试件得沥青用量(通常采用油石比),按要求将沥青与矿料拌制成沥青混合料,并按上节表8-7(现行规范要求)或表8-9(新规范要求)规定得击实次数与操作方法成型马歇尔试件。

(2)测定试件得物理力学指标首先,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得密度,并计算试件得理论最大密度、空隙率、沥青饱与度、矿料间隙率等参数。

在测试沥青混合料密度时,应根据沥青混合料类型及密实程度选择测试方法。

在工程中,吸水率小于0、5%得密实型沥青混合料试件应采用水中重法测定;较密实得沥青混合料试件应采用表干法测定;吸水率大于2%得沥青混合料、沥青碎石混合料等不能用表干法测定得试件应采用蜡封法测定;空隙率较大得沥青碎石混合料、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试件可采用体积法测定。

随后,在马歇尔试验仪上,按照标准方法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得马歇尔稳定度与流值。

3.最佳沥青用量得确定以沥青用量(通常采用油石比表示)为横坐标,以沥青混合料试件得密度、空隙率、沥青饱与度、马歇尔稳定度与流值指标为纵坐标,将试验结果绘制成关系曲线如图8-6。

(1)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得初始值OAC1根据图8-6,取马歇尔稳定度与密度最大值相对应得沥青用量a1与a2,以及与设计要求空隙率范围中值对应得沥青用量a3(见图8-6中得a、b、c),由公式(4-1)计算三者得平均值作为最佳沥青用量得初始值 OAC1。

(2)确定沥青最佳用量得中值OAC2由表8-7或表8-9(新规范)得内容确定沥青混合料得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在图8-6上求出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得沥青用量范围OACmn~ OAC max(见图8-6中得a、c、d、e),由公式(8-29)计算沥青最佳用量得中值OAC2。

在图8—6中,首先检查在沥青用量为初始值OAC1时,沥青混合料得各项指标就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检验VMA就是否符合要求。

当符合要求时,由OAC1及OAC2综合决定最佳沥青用量OAC。

否则应调整级配,重新进行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直至各项指标均能符合要求为止。

(3)根据OAC1与OAC2综合确定最佳沥青用量OAC最佳沥青用量OAC得选择应通过对沥青路面得类型、工程实践经验、道路等级、交通特性、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得综合考虑分析后,加以确定。

一般情况下,当OAC1及OAC2得结果接近时,可取二者得平均值作为最佳沥青用量OAC。

当 OAC与OAC2结果有一定差距时,不能采用平均得方法确定最终得OAC,而就是分别通过随后得水稳性试验与高温稳定性试验,综合考察后决定。

对热区道路以及车辆渠化交通得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预计有可能出现较大车辙时,可以在中限值OAC2与下限值OACmin得范围内决定最佳沥青用量,但一般不宜小于OAC2得0、5%。

对寒区道路、旅游区道路,最佳沥青用量可以在中限值 OAC2与上限值OACmax范围内决定,但一般不宜大于OAC2得0、3%。

4.沥青混合料得性能检验通过马歇尔试验与结果分析,得到得最佳沥青用量OAC(必要时应包括OAC1与OAC2),还需要进一步得试验检验,以验证沥青混合料得关键性能就是否满足路用技术要求。

(1)沥青混合料得水稳定性检验按最佳沥青用量OAC制作马歇尔试件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或冻融劈裂试验,检验试件得残留稳定度或冻融劈裂强度比就是否满足要求(见本章第三节表8-13)。

(2)沥青混合料得高温稳定性检验再按最佳沥青用量OAC制作车辙试验试件,采用规定得方法进行车辙试验,检验设计沥青混合料得高温抗车辙能力,就是否达到规定得动稳定度指标(见本章第三节表8-11)。

当其动稳定度不符合要求时,应对矿料级配或沥青用量进行调整,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如果试验中除了OAC以外,如果还要对OAC1与OAC2同时进行相应得试验检测,则要通过试验结果综合判断在何种沥青用量条件下,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得性能表现,或能更好得满足特定路用需求,以此决定最终得最佳沥青用量。

六、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算例现以某高速公路为例,详细介绍沥青路面中面层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操作过程。

1.材料选择与原材料试验对任何一个工程,在配合比设计之前,材料选择与原材料试验都就是不可缺少得步骤,只有所有指标都符合规范要求得材料才允许使用。

(1)沥青根据气候分区,本工程地处于半干区得2-2区,按规范选择沥青标号为90号。

进口沥青到货后按试验规程要求取样,并委托质检部门进行质量检测试验,质量应符合我国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如表8-26。

表中工程招标合同对规范规定得要求作了一些调整,只要不降低规范要求,就是允许得。

(A级)沥青质量检测结果表8-26结果显示,工程选用沥青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技术要求,满足招标合同得需要,可用于工程项目。

(2)矿料1)粗集料采用某采石场得石灰石,各种材料筛分结果如表8-27所列。

在采石场采集得样品,名义为S7号碎石(方孔筛10~30mm)规格得样品实际上就是s6号碎石,其中小于26、5mm部分仅78、1%,不适于配制AC-25沥青混凝土,试验时必须将大于26、5mm部分筛除后使用,以符合生产时得实际情况(大于26、5mm料作为超粒径料排出)。

另外10~20mm碎石与规范S9规格相比,5~10mm与S12规格相比,在个别粒径上都有一些出入,但不妨碍使用,而3~5mm石屑符合S14规格要求。

按规范对碎石质量得检测结果列于表8-28中,从表中可见,有些指标必须对不同粒径得碎石分别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可以使用。

各种粗集料得筛分结果表8-27各种粗集料得质量规格表8-282)细集料采用某地河砂,细度模数3、02,属中砂偏粗,缺少0、3mm以下部分,不妨碍使用。

砂得质量及筛分结果如表8-29与表8-30所列。

符合规范要求,可以使用。

砂得质量指标表8-29砂得筛分结果表8-303)填料石灰石矿料得质量及规格如表8-31所列,符合规范要求,可以使用。

石粉质量指标表8-312.第一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设计,该工程沥青面层采用AC-25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规范规定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得材料(而不就是采石场得材料样品)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

(1)矿料级配计算级配设计可采用砂石材料一章中得试算法或图解法进行操作,同时也可利用计算机以人机对话得方式进行,非常方便。

计算时应充分考虑便于现有材料得到有效得使用,筛孔上应特别重视4、75mm、2、36mm、0、075mm,并尽量接近要求范围得中值。

对上述材料反复进行矿料级配计算得到得各种材料得配合比如下:10~30mm碎石∶10~20mm碎石∶3~5mm石屑∶砂∶矿粉=24:33:13:23:7。

合成级配如表8-32,均符合规范要求。

中层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表8-32(2)马歇尔试验按此配比根据经验选定油石比在3、5%~5、5%范围,以0、5%间隔,成型制作不同油石比得马歇尔试件,并分别进行马歇尔试验。

试验结果如表8-33、表8-34所示。

中层目标配合比马歇尔试验结果表8-33不同测定方法计算出得马歇尔指标表8-34①以表干法测得得空隙率与饱与度作为分析数据。

根据沥青油石比对沥青混合料不同指标进行绘图(图略)。

计算最佳油石比如下:按最大密度、最大稳定度、空隙率中值确定得最佳油石比OAC= 4、54%;1按各项指标全部合格范围得中值确定得最佳油石比OAC= 4、31%;2由此确定得最佳油石比OAC=4、4%;相应得最佳沥青用量OAC=4、2%。

当马歇尔试验指标达不到时,表8-35提供得途径可供调整时参考。

表中“+”号表示指标随影响因素得增加而增加;“-”表示指标随影响因素得增加而减小。

“/”则表示指标与影响因素无关。

马歇尔指标与影响因素得关系表8-35(3)高温稳定性检验按规范规定,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及中面层得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通过车辙试验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

因此,由马歇尔试验设计得配合比并不能马上就作为目标配合比。

对上述设计级配及油石比得沥青混合料在温度60℃、轮压0、7MPa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该配合比得动稳定度为3150次/mm。

符合规范2-2区应不小于800次/mm得规定要求。

(4)水稳定性检验按照最佳油石比4、4%重新制作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及48h浸水马歇尔试验。

对沥青混合料得水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如表8-36所列。

目标配合比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表8-36残留稳定度为100、1%,符合规范规定半干区不得小于75%得要求。

需要说明得就是,这种残留稳定度超过100%得现象对稳定度甚高得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来说就是不奇怪得,说明水稳定性良好。

稳定度大小就是属于试验值波动问题。

由上述结果得出目标配合比得矿料级配及最佳油石比为4、4%,规范规定此配比仅供拌与机确定各冷料仓得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