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氮气压缩机使用说明书11

氮气压缩机使用说明书11

5.2.1.3相对湿度大于85%时,应在箱内放置干燥器;
5.2.1.4机器上敞开的管口用木塞堵严;
5.2.1.5必要时可在管路中充入干燥的氮气。
5.2.2短期露天存放须做到:
5.2.2.1包装箱外加遮蓬,做到防风、防雨、防晒等;
5.2.2.2避开地势低洼的地方存放,以防水浸;
5.2.2.3每周检查一次存放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善。
b.输送气体的管道焊缝及连接部位必须进行气密性检查;
c.排气口、卸荷阀出口应加接导管,输送至安全地带回收或放空;
d.悬空的长管道应加辅助支撑,但不得产生附加应力;
e.与压缩机相连的管道须有减振和消除热膨胀等措施;
f.管道内壁不得有焊渣、锈及污物,安装前须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除干净;
g.压缩机进气管路中应设释放口,以备吸入压力高于额定吸气压力时卸荷使用,排气管路应有止回阀,防止气体倒流,还应设有排放阀,便于压缩机轻载启动。
1、一般安全要求………………………………………………………2
2、主要技术规格………………………………………………………3
3、结构概述、工作原理及用途………………………………………4
4、主要部件的结构说明………………………………………………5
5、存放与保管…………………………………………………………6
往复运动的活塞驱动油液,促使膜片来回振动,在吸、排气阀的配合下,膜片每振动一个周期,气缸中就完成一次包括膨胀、吸气、压缩和排气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了输送气体的压力。
油缸中的油液有一部分会通过活塞与缸壁及环槽的间隙泄漏到曲轴箱中,为了使膜片在压缩行程终了时能紧贴缸盖曲面排净压缩介质,因此装有补偿油泵,补偿油泵在吸气行程中将油注入油缸,油量略多于泄漏量,多余的油量在行程终了时通过控制油压的调压阀流回到曲轴箱中。
6.2.3机器上方应有能吊起压缩机重量的并可移动的起吊设备;
6.2.4膜压机安装至基础上后,应调整水平误差小于5‰,固定时应使底座水平无扭曲;
6.2.5启动控制箱应安装于非防爆场所。
6.3外连气管路
与压缩机进、排气口连接的管路及排污管路由用户自行设计、安装。
6.3.1管道要求:
a.所有输气管路必须进行耐压试验,其试验压力为最高许用压力的1.5倍;
2.2.1型号YB225M-6
2.2.2型式隔爆三相异步
2.2.3功率30 KW
2.2.4转速980 r/min
2.2.5电压380 V
2.2.6频率50 HZ
2.2.7防爆等级dIICT4
2.2.8防护等级IP55
2.3机组
2.3.1外形尺寸(长X宽X高)2380X1770X1630mm
2.3.2机组重量3000 kg
1.8吊装安全要求
吊装设备及吊具的承载能力应满足所吊设备的要求,吊装过程中,应注意人身及设备安全。包装箱一般用松木制作,起吊按图1-1所示。
其中吊绳与顶板的夹角不得小于45°,若小于45°,必须在吊绳间加辅助支撑(其长度与底板等宽)。
2、主要技术规格
2.1压缩机
2.1.1型号G4V-150/6-91
缸体部件由缸盖、膜片、配油盘、缸体等主要零件组成,用螺栓将膜片夹于缸盖与配油盘之间,缸盖与配油盘上有一相同坐标的曲面,缸盖曲面与膜片之间组成气缸。缸盖上装有进、排气阀,排气阀居缸盖的中心。配油盘上钻有油孔,使油缸油压均匀传给膜片。配油盘上装有调压阀,用来排出压缩行程终了时油缸中多余的油液,并使油缸压力保持一额定值。多余的油液经回油管返回曲轴箱。
在没有认真进行安全检查的情况下,不可轻易启动压缩机。
任何违反安全规程的操作都可能导致设备的损坏或危及人身安全。
在改动压缩机系统的任何一部位前,应事先与制造厂家的设计部门取得联系。
1.2受压部件安全要求
压缩机气路系统中的缓冲罐、中间冷却器、气液分离器及贮气罐等均为受压部件,凡属压力容器的,用户在安装之前,应与当地劳动部门取得联系,并接受监察。
11、排除故障的一般次序及注意事项………………………………..13
12、封存………………………………………………………………..13
13、压缩机控制箱操作说明…………………………………………..14
1、一般安全要求
1.1通用安全要求
压缩机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正式培训,在熟知压缩机的结构、原理和说明书以及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和安全措施的基础上方能上岗操作。
由于膜片将气缸与油缸完全隔开,膜片本身作往复振动,起了活塞的作用。因而不需要往气缸中加任何润滑物质,压缩介质只与金属膜片接触,因此能完全不被油迹所沾污,从而保证了压缩介质的纯洁,气缸由缸盖曲面和膜片所组成,是一个封闭的空腔,因此具有非常优良的密封性能。
4、主要组件的结构说明
4.1缸体部件(参看随机出厂图册G4V/(2)-11-00、G4V/(2)-21-00)
3、结构概述及工作原理
3.1结构概述(参看随机出厂图册G4V/(2)-00)
G4V-150/6-91型隔膜压缩机主要由曲轴箱、曲轴连杆运动机构、按V型布置的缸体部件、传动部件以及底盘、冷却器等组成。
该机缸体部件包括缸盖、配油盘、缸体和气阀等零、部件。在缸盖与配油盘上各有一形状特殊的曲面,一组金属膜片夹紧于中间,分别形成了两个空腔,位于缸盖一侧的空腔是气缸,位于配油盘一侧并通过配油盘上的许多小孔与配油盘下面的空间相通的空腔是油缸。一、二级油缸活塞均通过十字头与连杆相连。压缩机的进、排气阀置于缸盖上的阀孔中,曲轴箱上装有补偿油泵,由曲轴端的偏心套来驱动。该压缩机设有由曲轴驱动的齿轮油泵对传动部分进行润滑,通过调节齿轮油泵上的滚花螺母使润滑压力保持在0.3~0.5MPa。压缩机上还配有油、气显示仪表。压缩机的动力由电动机通过三角皮带传递至主机。
5.2.3较长时间停机或冬季停机应将压缩机冷却水管道内的冷却水全部放掉,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水管路内部生锈或机器被冻裂。
6、安装
6.1基础
压缩机的基础不得借用原建筑物的基础,必须单独建造,并与相邻设备的基础以土壤隔开。
6.2安装
6.2.1压缩机应安装在干燥、通风、无粉尘和无腐蚀的室风环境中;
6.2.2机器周围至少留有1.5米的操作通道;
7.1.1.4除保留导向螺栓外(即缸体外侧面有紧固螺钉的螺栓)拆下缸盖上的全部螺栓;
7.1.1.5旋入缸盖提手,将缸盖顶起15~20mm;
7.1.1.6取出膜片组;
7.1.1.7取下缸盖;
7.1.1.8取出配油盘;
注意事项:
a.分解前,可就缸盖、配油盘和缸体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做好标记,以免出现差错;
4.4冷却系统(参看随机出厂图册G4V/(2)-43-00)
冷却器的结构为套管式。一级冷却器的内、外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为气路,内管为冷却水路。二级冷却器的内、外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为水路,内管为气路。冷却器与分离器连通。分离器上装有放空阀门,作为卸荷排污之用。
一级冷却器上装有安全阀,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为2.9MPa,出厂前已调整好。
6、安装…………………………………………………………………6
7、启封和组装…………………………………………………………7
8、运转前的准备工作…………………………………………………9
9、日常操作……………………………………………………………11
10、日常维护和检修…………………………………………………..11
3.2工作原理
以活塞处于上止点的位置为起点,当曲轴转动时,活塞开始向下运动,膜片随着油液下沉和自身弹力的作用,恢复到平衡位置,这时气缸容积逐渐增大,先是残留在余隙中的气体膨胀,继而从气缸的吸气阀吸入气体,当活塞行至下止点时,膜片到达下极限位置,则气缸中吸气过程完成。
接着,活塞开始向上运动,驱动油液,从配油盘上的许多小孔均匀地作用在膜片上,推动膜片向上变形,这时气缸中开始压缩气体,当压力高于排气管道中的气体压力时,排气阀自动开启,气体被压出,油压继续上升,迫使膜片紧贴缸盖曲面,排净气体,则排气过程结束。
4.2调压阀部件(参看随机出厂图册G3V/1-27-00、G3V/4-27-00)
调压阀由阀座、阀、阀体、调节螺钉、弹簧等主要零件组成。调压阀靠螺纹与配油盘相连,弹簧的弹力控制油缸的油压。当油压太高时,可反时针拧动调节螺钉,放松弹簧,当油压太低时,可顺时针拧动调节螺钉压紧弹簧,压力符合排油压力要求时,即可用锁母将调节螺钉锁死。当油缸放油时,可将操纵手柄转动到沿调压阀轴线朝下位置,此时阀杆即与阀座分离。
6.3.2管道附件
压缩机最初运转期间,应在吸入口加装滤清器或80目的筛网,防止焊渣、粉尘等污物混入。
6.3.3水管道要求
管道中应装有透明视水器,以便于监视冷却水流动情况。
6.4仪表安装
安装前须检查压力表有无损坏,必要时可送有关部门校验。
安装时,按仪表支架上的标牌名称及图样要求进行组装。
7、启封和组装
二级排气管路装有安全阀,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为9.7MPa,出厂前已调整好
5、存放与保管
5.1开箱检查
压缩机到货后,用户应立即拆箱检查,并按本机装箱单逐项进行清点,若有短缺、丢失或损坏,应做好现场记录,及时与厂家联系。
5.2存放
5.2.1室内存放须做到:
5.2.1.1干燥、通风和无腐蚀;
5.2.1.2室温不低于-15℃;
站房内应有防止有害气体泄漏后聚积的措施,气路系统中对外排导管,引到室外的安全地带放空或集气回收。
电器设备应符合压缩介质所需的防爆等级要求。
1.4润滑油要求
压缩机应使用制造厂家指定的牌号的润滑油,其质量要求应符合标准规定,不同型号的润滑油不得混用。
润滑油应定期更换。
2.1.11排油压力一级/二级2.7~2.9/10.0~10.4MPa
2.1.12曲轴转速400r/min
2.1.13活塞行程130 mm
2.1.14轴功率≤24KW
2.1.15润滑油牌号L-HM32抗磨液压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