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说课设计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说课设计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说课设计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种全新的教材形式,独立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

一、主题说明1、主题的产生因为我们学校一直在倡行以“我与经典有约”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了每周一诗的经典诵读,每个人每学期都有一份诵读内容。

到六年级同学们已经积累了不少诗歌,而且也学会了一些欣赏诗歌的技巧和方法,同时还在课余创作了自创诗,编成了小诗集。

所以,学生诗歌是很感兴趣的,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知识和积累,有良好的探究学习的基础。

此次活动也算是对学校大力营造书香校园的一个阶段性反馈。

2、活动资源与方法校经典诵读诗歌素材、搜集阅读资料、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上网查询、欣赏与学习相结合3、活动时间安排第一阶段: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一课时)第二阶段:分组活动。

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调查、整理学习的资料。

(一周)第三阶段: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两课时)二、说教材,领略编者意图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轻扣诗歌的大门》正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探究去感受诗歌的神奇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加深学生对诗歌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不仅带给孩子活动的快乐,更在精神上给孩子铺垫上一层恒久的文化底蕴。

这是颇具创意的选择。

综合实践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我们依据新课程理念,制定以下目标,以求实现“以人为本,终身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诗歌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诗歌的相关知识,感受诗歌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合作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制订研究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

搜集、分析、整理信息,写出简单的活动总结,并用文字、图片、诗歌手抄报、朗诵、诗集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历史的悠久、神奇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和自己创作诗歌的积极性。

三、说设计,体现课标理念重视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据此,本次综合性学在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综合性原则。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有很多的诗歌。

除了学生平时在校本诗歌教材中积累的诗歌以外,此次综合时间活动我还定位在宏观、历史和审美的维度去观照和策划,让学生通过活动对唐诗、宋词、元曲甚至民歌等的知识进一步了解。

2、实践性原则。

在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

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很具有代表性,可以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和思考。

也有些阅读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比如诗歌古诗和现代诗、儿童诗,反映的是诗歌在现实生活中运用。

学生在活动时除从书本里寻找相关素材外,还可以引导他们到现实生活里去找,做生活的有心人,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把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素材充实到活动中来,可以使活动更有趣味,更有实效。

同时,把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对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也大有裨益。

3、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原则。

对如何开展好本次综合性学习,教材里都作了相关的提示,包括做一份有时间、有地点、有内容的活动计划,如何结成活动小组开展活动等等,在完成必要的知识教学后,应该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教师只以指导者、参与者和建议者的身份对学生的活动提供帮助。

四、说教法,学情分析灵活运用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当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1、介绍法引路法:老师为孩子们推荐一些读物,《唐诗三百首》等,介绍一些语言文字网站,还请“小老师”来介绍,很快大部分都入“诗歌的大门”了。

2、互动激趣法: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各小组学习的各项活动中去,激起他们的兴趣,和学生一样搜集、调查、查阅,同学生一起参加汇报交流。

指导学生举办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自创诗歌、唱诗歌、表演诗歌等。

如:一学生自创了一首《童年的水墨画》(桌前,天色已近黄昏,才摊开作业本。

笔尖在本子上轻轻滑过,胶带舞起长长的袖子。

当上面有了家长的签字后,靠在椅子上打起哈欠。

)拿来与老师分享,老师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一个小举动引起小组同学极大兴趣,推动活动向前迈一步。

3、阅读借鉴法:指导学生阅读导语是全组学习的纲,完成每一个活动都要以学习阅读资料为先导,但阅读资料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教学中也不能以学习阅读资料为主,而要把阅读资料作为学生搜集、查找相关材料的例子,利用阅读资料的学习为开展活动引路。

本单元的阅读资料不拘一格,既有古诗又有现代诗,既有给诗歌分类的,又有儿童诗和诗歌故事。

从第一个主题活动开始,阅读资料由易到难,渐入佳境。

比如在诗歌欣赏开始时,可在小组内阅读《诗中的“秋”》,看作家是怎样欣赏诗歌的,重点是学会明诗意和悟诗情。

五、说学法,生动活泼积极参与1、各小组明确目标指向后,小组各成员按照分工努力展开活动,全班可以分为以下6个小组,各组自选课题:1、分门别类辑诗歌——诗歌分类2、激情扬抑诵诗歌———朗诵诗歌3、别出心裁品诗歌———品评诗歌4、小荷才露尖尖角———自创诗歌5、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歌知识竞赛6、千树万树梨花开———诗集展示2、各小组进程相互了解,内容相互补充,查找到跨组的内容可以资源赠送或共享或交换来优化采集过程,以赢得更多时间。

3、各小组和小组之间、各小组成员和成员之间相互协调,人人积极参与展示汇报,形式内容不一。

六、说程序,优化组合提高效率在综合性学习中,要重视课堂与生活相辅相成,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与任务贯穿始终,使活动有序地开展。

因此结合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一、激趣引情,明确任务。

开课之初,我将采用激情谈话的方式,并且出示了一首很优秀的班级同学自创诗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对诗歌更进一步的兴趣。

二、小组研究,快乐同行在活动之初,就要让学生明白有了计划,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工作。

(一)制定和交流计划计划制定完毕后师生共同评议,引导学生从活动时间是否恰当、活动内容的确定是否合理、人员安排是否得当等方面交流完善计划,以此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

(二)分组研究在这一环节中,整合课内外和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拓展学习。

三、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搜集、查找、调查等活动。

在此环节教师对活动过程进行一定的方法指导1、虚拟活动策略除了为孩子们推荐一些读物,还要介绍一些相关网站,提供资源,使大部分孩子很快打开诗歌的大门。

2、生活实践策略积极参与到各小组学习的各项活动中去。

诗歌分类小组的指导:先师生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大体了解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知道这6首诗都是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的。

在此基础上用查找资料、采访等形式搜集诗歌。

通过“阅读材料”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到这一组诗歌是按内容分类的,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搜集诗歌。

搜集诗歌的时候,要提醒学生不要局限于创作的诗歌,还要记录当地的民歌和童谣。

诗歌可以先摘抄或记录,然后分类。

欣赏诗歌小组:在诗歌欣赏开始时,可在小组内阅读《诗中的“秋”》,看作家是怎样欣赏诗歌的,重点是学会明诗意和悟诗情。

自创诗歌:教师可以简单讲解诗歌创作的要点,如:内容联系实际就有话可说,方法有巧用比喻、妙用拟人、运用夸张、运用假设等,还可以补充几首贴近学生生活的诗歌让学生欣赏,学生是不难尝试写诗的。

对学生的诗作要重在鼓励,着重看是不是写出了自己的情感,有童真童趣。

鼓励学生朗诵、交流自己写的诗。

诗歌知识竞赛一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

竞赛的题目一部分由教师准备,一部分由学生准备。

可以是组与组之间的,每个小组准备好题目,请别的小组来回答。

除了在课堂集中展示,诗歌知识竞赛也可以分散进行,如“每日一题”,写在黑板或墙报上,每天更换,累计学生的答题情况,在小结时予以表彰。

3、延伸拓展策略延伸拓展就是指以课文内容为核心,以与之相关的各种信息为背景材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项目。

比如,画画好的学生在活动中还办了诗歌手抄报;唱歌好的还唱了诗歌(比如《清明》、《七步诗》等,学生都唱得很好)。

对于学生的不同尝试,教师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四、各小组互动交流补充,全班展示成果汇报。

1、与你的伙伴一起探究完成你们的选题,选用自己比较内行的方式来表达。

2、组内成员提出修改意见,反复修改后最终定稿。

3、记录整个活动中你们小组每个成员对自己工作的完成情况以及在研究中的合作精神,进行组内评分。

4、选出一人代表本组,在班内进行研究成果交流。

成果交流时按照以下顺序进行:1、分门别类辑诗歌——诗歌分类2、激情扬抑诵诗歌———朗诵诗歌3、别出心裁品诗歌———品评诗歌4、小荷才露尖尖角———自创诗歌5、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歌知识竞赛6、千树万树梨花开———诗集展示设计意图: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循序渐进、与层次性进行的特点。

这样的展示成果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学生有听、有说、有读、有演、有写等等,尤其是自创诗歌板块特别不错,将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活动总结:活动结束之后,要写个活动总结。

你在此次研究活动中有什么收获?请整理成文。

这一板块的设计是学生本次学习的反馈。

重点写活动的收获,还可以谈谈这次活动的意义。

收获有语文知识和能力方面的。

如,了解了诗歌的特点,学习了诗歌的分类,提高了朗诵的技巧,学会了写诗,合作精神的体会和组织、策划能力的提高等等。

六、总结延伸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了,但是,因为学校诗歌经典诵读的活动还在继续,而且学生在诗歌的学习过程中还会生发出一些新的有意义的问题。

所以在成果汇报的结束时,教师要表扬孩子们在此次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并且告诉学生诗歌之行才刚刚开始。

把一项阶段性的活动延长,使之结出更多的成果,让自主的活动变成学生深入学习的自觉行为。

七、活动效果及反思这次综合实践课程的本质特征也很好的结合了我校创诗歌校本课程的一个活动。

通过这此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活动课的一种,但又不仅仅是活动课,而是“语文+实践+活动”的课程。

因此,在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时,我们既将学生听、说、读、演、写等能力的培养目标有机整合,又重视了学生收集、运用、创造信息能力的训练,还关注了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情感熏陶、品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等,发挥了活动的多重功能,每项活动都将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