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中成药说明书

常用中成药说明书

安神补心片[药品成分]:丹参、五味子(蒸)、石菖蒲、合欢皮、菟丝子、墨旱莲、女贞子(蒸)、首乌藤、地黄、珍珠母。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显示棕褐色;味涩、微酸。

【功能主治】养心安神。

用于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头晕耳鸣。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八珍颗粒【规格】每袋装 (l)8g (2)3.5g(无糖型)【贮藏】密封,防潮,避热。

党参 60g 白芍(炒) 60g 白术(炒) 60g 熟地黄 908 茯苓 60g 当归 90g 川芎 45g 甘草(炙) 30g功能与主治补气益血。

用于气血两亏,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八正胶囊【功效】八正胶囊;清热、利尿、通淋。

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等症.【主要成分】栀子、车前子(炒)、瞿麦、匾蓄、滑石、大黄、川木通、灯心草、甘草。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粉末;气微,味苦。

【适应症】清热、利尿、通淋。

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抗炎试验显示,本品可一直二甲苯所致小鼠的耳肿胀;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利尿试验显示,本品可增加正常大鼠和家兔的排尿量。

百乐眠胶囊【成份】百合、刺五加(生)、首乌藤、合欢花、珍珠母、石膏、酸枣仁、茯苓、远志、玄参、地黄(生)、麦冬、五味子、灯心草、丹参、辅料为淀粉【作用类别】本品为内科不寐类非处方药药品。

【适应症】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用于肝郁阴虚型失眠症,症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不眠、头晕乏力、烦躁易怒、心悸不安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14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哺乳期妇女慎用。

2、不宜与葱、姜、大蒜、辣椒、海腥发物及寒凉等刺激性食物同服。

柏子养心丸【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 丸,一日 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安神。

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

药理作用,主要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

板蓝根颗粒成份板蓝根。

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

一次半袋~1袋(含蔗糖),一日3~4次。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保利尔胶囊成份广枣、丹参、肉豆蔻、栀子、川楝子、茜草、红花、麦冬、三七、土木香、木香、檀香、人工牛黄、木通等21味药。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粒,一日3次。

不良反应上市前的临床研究中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GPT、BUN、Cr的增高,与本品的关系尚不确定。

【禁忌】忌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

补中益气颗粒成份炙黄芪、党参、炙甘草、当归、白术(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辅料为糊精。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3克,一日2~3次。

注意事项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便通胶囊【功能主治】健脾益肾,润肠通便。

用于脾肾不足,肠腑气滞所致的便秘。

症见:大便秘结或排便乏力,神疲气短,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原发性习惯性便秘、肛周疾患所引起的便秘见以上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

【不良反应】偶见轻度腹痛,腹泻及皮疹。

【禁忌】孕妇禁服,实热便秘者禁服。

注意事项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

3.心脏病、肝脏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柴银口服液【主要成分】柴胡、金银花、黄芩、葛根、荆芥、青蒿、连翘等。

【药理作用】临床前动物试验结果提示:本品有一定的抗流感甲、乙病毒及抗菌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解热、镇咳、抗炎作用。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止渴。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外感内热症,症见:发烧恶风,头痛,咽痛,汗出,鼻塞流涕,咳嗽,舌边尖红,苔薄黄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瓶,一日3次,连服3天。

【不良反应】偶有腹泻。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宜温服。

肠泰合剂【处方】红参100g 白术90g 茯苓90g 甘草60g 双歧杆菌培养液(≥2X10<6>个/ml)500ml 陈皮糖浆0.64kg 制成 1000ml【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消食和胃。

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神疲懒言,体倦无力,食少腹胀,大便稀溏等;胃肠功能紊乱、药源性肠菌群失调见以上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或遵医嘱。

沉香舒气丸[处方组成] 木香195g、砂仁117g、沉香195g、青皮(醋炙)600g、厚朴(姜炙)600g、香附(醋炙)600g、乌药300g、枳壳(去瓤麸炒)600g、草果仁300g、豆蔻117g、片姜黄300g、郁金600g、延胡索(醋炙)600g、五灵脂(醋炙)300g、柴胡300g、山楂(炒)300g、槟榔600g、甘草150g。

[功能主治] 舒气化郁、和胃止痛。

用于肝郁气滞、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胀痛,两胁胀满疼痛或刺痛,烦躁易怒呕吐吞酸,呃逆嗳气,倒饱嘈杂,不思饮食。

[适应症] 胃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

[注意事项] 孕妇慎服。

川贝枇杷糖浆【成份】川贝母流浸膏、桔梗、枇杷叶、薄荷脑。

辅料为蔗糖、杏仁香精。

处方川贝母流浸膏 45ml 桔梗 45g 枇杷叶 300g 薄荷脑 0.34g功能与主治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吐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咳嗽及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大黄蛰虫丸成分熟大黄300g,土鳖虫(炒)30g,水蛭(制)60g,虻虫(去翅足,炒)45g,蛴螬(炒)45g,干漆(煅)30g,桃仁120g,炒苦杏仁120g,黄芩60g,地黄300g,白芍120g,甘草90g。

功能主治活血破瘀,通经消症。

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症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用法用量大蜜丸:每丸重3g,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小蜜丸:每次3-6g水蜜丸:每次3g。

用药禁忌孕妇禁用;皮肤过敏者停服。

不良反应临床偶有过敏反应,患者皮肤出现潮红、发痒,停药后即消。

初服时有的病例有轻泻作用,1周后能消失。

有出血倾向者可加重齿龈出血或鼻衄。

药理作用主要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凝集,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肠粘连,保护慢性肝损伤,促进体内血决的吸收,减少血栓重量等。

临床应用 1.肝硬化: 2.慢性活动性肝炎 3.乳腺增生症: 4.脑梗塞: 5.鹤膝风。

胆宁片主要成分大黄、虎杖、青皮、陈皮、郁金、山楂、白茅根。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去除包衣后显棕褐色,味甘、苦。

功能主治疏肝利胆,清热通下。

用于肝郁气滞,湿热未清所致右上腹隐隐作痛、食入作胀、胃纳不香、嗳气、便秘;慢性胆囊炎见上述症候者。

用法用量饭后服,一次5片,一日3次。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2.服用本品后,如每日排便增至三次以上者,应酌情减量服用。

药理毒理可使致炎豚鼠胆囊上皮细胞基本恢复正常,上皮中暗细胞增多,提示本品可增强胆囊上皮细胞功能。

此外可增加大鼠胆汁分泌量。

灯盏生脉胶囊主要成份:灯盏细辛、人参、五味子、麦冬。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2粒,一日3次。

两个月为一疗程,疗程可连续。

巩固疗效或预防复发,一次1粒,一日3次。

饭后30分钟服用。

注意事项/禁忌:脑出血急性期禁用。

适应症:益气养阴,活血健脑。

用于气阴两虚、瘀阻脑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后遗症,症见痴呆、健忘、手足麻木症,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地榆槐角丸主要成分:地榆、槐花(炒)、槐角(蜜炙)、大黄、黄芩、地黄、当归、赤芍、红花、防风、荆芥穗、枳壳(麸炒)。

功能主治:疏风润燥,凉血泻热。

用于痔疮便血,发炎肿痛。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药理作用本丸以地榆、槐花、槐角、大黄为主药,动物实验证实,地榆炭煎剂可使凝血、出血时间明显缩短,并能收缩毛细血管;槐花能保持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减少血管通透性,可使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的弹性,并有抗炎、解痉等作用;槐角能促进血液凝固的速度,降低血管壁的渗透性;大黄能收缩血管,缩短血液凝固时间。

注意事项 1 孕妇忌服,三岁以下儿童慎用。

2 忌食烟、酒及辛辣食物。

3 失血过多,身体虚弱者禁用。

4 痔疮便血,发炎肿痛严重和便血呈喷射状者,应去医院就诊。

冬凌草片【成份】冬凌草。

辅料为淀粉、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

用于慢性扁桃体炎,咽炎,喉炎,口腔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5片,一日3次。

【不良反应】有少数人于服药后有轻度腹胀,肠鸣及大便增加,一般不需处理,减少药物用量即可自行消失。

【注意事项】1. 忌辛辣、鱼腥食物。

2. 用于咽炎、扁桃体炎之轻症,凡体温高、扁桃体化脓者慎用。

3. 服药七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去医院就诊。

二陈丸【处方】陈皮 250g 半夏(制) 250g 茯苓 150g 甘草 75g【功能与主治】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15g,一日2次。

防风通圣丸本品适用于由外感风邪、表里俱实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眩晕、口苦、鼻塞、咽喉不利、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以及皮肤疮疡、湿疹等症。

近年来防风通圣丸临床应用不断扩展,还可用来治疗下列疾病中的外寒里热症者:肥胖症、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脑病后遗症、慢性阑尾炎、高血压、斑秃、扁平疣、春季结膜炎、功能与主治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 次。

编辑本段注意孕妇慎用。

风湿液药品性能祛风除湿、养血通络、补养肾肝,用于风寒湿痹、肝肾血亏,风湿性、类风湿性疾病以及骨关节炎、颈腰椎病、肩周炎,新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骨节疼痛、肿大、四肢麻木、骨质增生等症药品成份羌活、独活、鹿角胶、鳖甲胶、川芎、寄生等十六味用法用量口服 10-15ml/次 2-3次/日附桂骨痛胶囊【功效主治】用于阳虚寒湿型颈椎及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症见:局部骨节疼痛屈伸不利麻木或肿胀遇热则减畏寒肢冷等【化学成分】附子,制川乌,党参,当归,白芍(炒),淫羊藿乳香(制)【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禁忌症】孕妇及有出血倾向者阴虚内热者禁用【用法用量】饭后口服每日3次每次6粒三个月为一个疗程或遵医嘱【注意事项】极少数患者用后出现胃脘不舒,停药后可自行消除;服药期间应注意血压变化;高血压、严重消化道疾病患者慎用复方丹参滴丸【处方】丹参三七冰片【用法用量】口服或舌下含服,一次10粒,一日三次,疗程28天或遵医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