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名言的启示
2019-01-01
大诗人朱熹曾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刚开始学习这句读书是在三年级的时候,那时我还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没有认真,只是草草的查了查资料就窜出去玩了。
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不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而且受到了启示:读书不能够三心二意,只有在心、眼、口都很认真的情况下,才能够把书读熟、读好。
因为我很喜欢看书,所以妈妈给我买了很多书,虽然其中有一些我特别喜欢的,但是,还有一些我特别不喜欢的。
比如:那些所谓的专家推荐的“必读书”之类的。
一遇到这种书我就不想看,但又怕妈妈发现,说我浪费,只能草草地看个大概,遇到不会的就省略过去。
结果,妈妈去书店时又买了好多“必读书”,她居然说我很喜欢,我只好去看那些无聊的“必读书”,
《》()。
妈妈得寸进尺,一而再再而三的给我买,久而久之"必读书'越来越多,我喜欢的书被没收。
结果,养成了看书不认真,好像在看书,心早就飞到外面去了。
妈妈批评了我,并要求我改正。
此时,我在一本关于“怎样读书”的书上又看到了朱熹的话“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这次,我不敢马虎,到网上一查。
“原来如此!”我惊奇的叫到。
我查完后,又想到自己,看书三心二意,浪费了时间,又学不到知识,真是不应该啊!
读书应该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要在心、眼、口都调动起来的情况下读书,不然,不但学不到知识,还浪费了时间。
这就是“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这句读书名言给我的启示。
因为懂了这些道理,我现在读书越来越认真了,也喜欢上了文学一类。
教师点评:小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对朱熹的读书名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的理解过程,并从中受到启发。
文章语言流畅,用词准确,描写生动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