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羊的饲养管理

羊的饲养管理


四、需补饲的羊群种类
1、冬季枯草期,对全群羊给予干草和精料 2、妊娠后期和哺乳的母羊
3、哺乳期的羔羊
4、种公羊
五、补饲的方法

1、仅补草,最好安排在归牧后,如草料俱补,料在出牧
前,草在归牧后。

2、在草料分配上,应保证优羊优饲,对种公羊和核心群 母羊的补饲量应多些,而对其它等级的成年羊和育成羊, 可按先弱后强,先幼后壮的原则进行。 3、在草料利用上,先喂次草次料,再喂好草好料,在开

3、可将饲料中的脂肪分解为不饱和脂肪酸并将
其氢化形成饱和脂肪酸。

4、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三、羊的营养特点

1、日粮以粗饲料为主 2、氮的营养特点 (1)羊可利用一定量的非蛋白氮 (2)微生物蛋白是羊氮营养的主要来源 3、维生素营养特点 4、矿物质营养特点 5、能量需要特点


3、秋季牧场:选在高山草原的山腰或山脚, 延长放牧时间。 4、冬季牧场:选择背风向阳或山间小盆地、 多草的地区,先远后近。在下霜前每天应 早出晚归,下霜后应晚出早归。羊群进入

冬场前,最好进行整群和修蹄。
春放平川免毒草, 夏放高山避日焦, 秋放满山吃好草, 冬天就数阳坡好。 一天三个饱, 过冬安全好, 一天一个饱, 性命也难保。
(二)放牧羊群的队形及管理

1、一条鞭:适用于在较平坦、植被均匀的 中等牧场上放牧。春季可防止羊群跑青。

2、满天星:是将羊散布在一个轮牧小区或 一定范围内,令羊自由采食。这种队形适合 于牧草特别优良、产量很高的牧场或牧草特 别稀疏,且生长不均匀的牧场。

“三勤”:腿勤、眼勤、嘴勤;

“四稳”:出牧稳、放牧稳、收牧稳、饮
第二节 羊的体尺测量及年龄鉴别
一、羊的体尺测量 体高:由髻甲最高点至地面的垂 直距离。 体长:即体斜长,由肩端最前缘 至坐骨结节后缘的距离。 胸围:由肩胛骨后缘绕胸一周的 长度。 胸宽:肩胛骨后缘的胸部宽度。 管围:左前肢管骨最细处的水平 周径。 十字部高:由十字部至地面的垂 直距离。 腰角宽:两侧腰角外缘间距离。
二、补饲的时间
根据具体羊群和草料储备情况而定,原则上从
体重出现下降时开始,补饲过早、过迟都不利。一
般要求每只羊贮备干草300~500千克,精料100~ 150千克。补饲的时间从11月开始,一直到第二年5
月初。
三、补饲饲料的种类 1、粗饲料:干草、秸秆等
2、青贮饲料
3、精饲料
4、块根块茎类饲料
5、矿物质饲料 6、微量元素添加剂 7、维生素添加剂 8、动物性饲料

具体步骤 (1)划定草场,确定载畜量 (2)划分小区 (3)确定放牧周期 (4)确定放牧频率 (5)放牧方法
三、四季牧场技术
(一)四季牧场的选择及管理

1、春季牧场:选择向阳温暖的地方。如平 原、川地、盆地或丘陵地及冬季未能利用 的阳坡。春季放牧应防止“跑青”和腹泻。 出牧宜迟,收牧宜早。 2、夏季牧场:选择高山草原。做到早出晚 归,延长放牧时间,中午将羊群赶到凉爽 的地方休息。防止出现扎窝子。


3、瓣胃:内壁有无数纵列的褶膜,主要对饲料起 机械性压榨作用。 4、皱胃:为圆锥形,具有腺体,能分泌胃液,因 此对食物主要进行化学消化。

5、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细长而曲折, 约25m,在小肠中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糜随小肠的蠕 动被推入大肠。

6、大肠:较小肠粗而短,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

教学重点:羊的年龄鉴别;羊的放牧饲 养;补饲;各类羊的饲养管理 基本内容:羊的消化机能特点;羊的体 尺测量及年龄鉴别;羊的放牧饲养;补 饲;各类羊的饲养管理;剪毛、抓绒、 药浴和驱虫;

第一节 羊的消化机能特点
一、羊消化器官的特点
瘤胃 复胃 网胃 前胃(无腺体) 瓣胃 皱胃—真胃(有腺体)

1、瘤胃:椭圆形,占 据腹腔左半部,容积大, 粘膜为棕黑色,表面有 无数密集的乳头,具有 物理和生物消化作用。 2、网胃:为球形,内 壁分隔成很多网格如蜂 巢状,消化生理作用与 瘤胃基本相似。
二、羊的年龄鉴别来自幼年羊:乳齿共20枚,齿较小,颜色较白。
成年羊:永久齿共32枚(下门齿8枚,臼齿
24枚),齿较大,颜色发黄。

门齿:中间的一对门齿叫切齿,从两切齿外
侧依次向外形成内中间齿、外中间齿和隅齿
1-1.5岁时, “对牙”; 2-2.5岁时,
“四牙”; 3-3.5岁时, “六牙”; 4-
形成粪便。
二、羊的消化生理特点
(一)反刍:指反刍草食动物在食物消化前把食团经
瘤胃逆呕到口中,经再咀嚼和再吞咽的活动。是羊
的重要消化生理特点,停止反刍是疾病的征兆。
(二)瘤胃微生物作用

1、瘤胃是消化饲料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粗纤维
的重要器官。

2、瘤胃微生物可同时利用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合
成微生物蛋白质。
水稳;

“四看”:看地形、 看草场、看水源、看
天气,宁为羊群多磨嘴,不让羊群多跑腿,
保证羊一日三饱。

多吃少走:即“走慢、走少、吃饱、吃
好”,走慢是关键,吃草是目的。
第四节 补饲
一、补饲的意义 冬春草枯而少,气温又低,羊只能量消耗大, 另外母羊妊娠、哺乳营养需要增多,单纯依靠放牧, 往往不能满足羊的营养需要。
4.5岁时, “齐口”; 5岁时,牙齿磨损,
齿尖变平; 6岁时,齿龈凹陷,有的开始松
动; 7岁时,门齿变短,齿间隙加大;8岁
时,牙齿有脱落现象。
第三节 羊的放牧饲养
一、适宜的放牧强度和载畜量
载畜量=(亩或公顷产草量×可利用率)/(牲畜 日食草量×放牧天数)
二、放牧方式

1、固定放牧:指羊群一年四季在一个特定 区域内自由放牧采食。 2、围栏放牧:指根据地形把放牧场围起来, 在一个围栏内,根据牧草所提供的营养物质 数量结合羊的营养需要量,安排一定数量的 羊只放牧。 3、季节轮牧:指根据四季牧场的划分,按 季节轮流放牧。



4、小区轮牧:在划定季节牧场的基础上,根据
牧草的生长、草地生产力、羊群的营养需要和寄
生虫侵袭动态等,将牧地划分为若干小区,羊群
按一定的顺序在小区内进行轮回放牧。 优点

(1)能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提高草场载畜量 (2)可将羊群控制在小区范围内,减少了游走 所消耗的热能,增重加快 (3)能控制内寄生虫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