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期末实验计算题压轴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101)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期末实验计算题压轴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101)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实验计算题压轴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3)一、实验题计算题压轴题等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小明站在地面上把一件重为400N的材料在30s内匀速提升到12m的楼上,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不计绳重及摩擦)求:(1)在此过程中小明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则拉力功率为多大?(3)提升500N重物时,机械效率是多少?2.如图甲所示,有两个质量分布均匀、不吸水的实心长方体A和B,已知:m A=600g,S A=100cm2,h A=10cm,S B=50cm2,h B=4cm,B的密度大于水,B的质量为m x克(m x取值不确定),A、B表面的中央用一根长为L=5cm的细线连接。

如图乙所示,现将它们放入一个置于水平地面上的足够高的薄壁柱型容器中央处,容器底面积S容=300cm2,细线的质量、体积等次要因素都忽略不计,且全程未被拉断,ρ水=1.0×103kg/m3,g=10N/kg。

(1)求长方体A的重力;(2)小红同学沿容器壁缓慢加水,当加水质量为m1=700g时,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1;(3)在小红同学加水的过程中,细线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当细线的拉力刚好不再变化时,求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2与m x的函数关系式。

3.如图所示,柱形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

(g=10N/kg)试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3)绳子断了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绳子未断前相比变化了多少?4.如图甲所示,将底面积为0.02m2、重为14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往容器内装入重为100N、深为40cm的水,求:(g=10N/kg,ρ水=1.0×103kg/m3)(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2)将边长为10cm,密度为0.6×103kg/m3的实心正方体木块放入容器中(如图乙),木块水平静止后浸入水中的深度;(3)木块水平静止后(如图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5.木块A的体积为500 cm3,质量为300g,用细线拉着浸没于盛水的圆柱形烧杯中,烧杯的底面积为100 cm2,烧杯内水面高度为30cm,如图所示,(g取10N/kg)求:(1)物体受到的重力;(2)物体受到的浮力;(3)绳子的拉力T。

6.周末小罗去吃火锅时,被店里的复古式搪瓷杯所吸引。

喜欢研究的他利用杯子和电子秤以及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强浮力问题。

如图所示的杯子,他第一步测出杯子直径算出其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2cm;第二步将杯子放在电子秤上,此时读数为200g;第三步往杯中加入了深为5cm的水,再将一个质地均匀的圆柱体物件通过与之相连的轻杆缓慢浸入水中(如图所示) ,使得圆柱体有4/5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杯子对电子秤的压强与加水5cm相比增加了400Pa,杆对圆柱体物件的拉力为1N。

求:(1)当加入5cm水深时,杯内的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2)圆柱体有4/5的体积露在水面时,电子秤的读数为多少g?(3)当物体有3/5的体积露出水面时,杯子对电子秤的压强为多少?7.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为l×l03kg/m3,物块P的重力为1N ,悬浮在液体中;实心小球 Q的体积为30cm 3,露出液面的体积为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乙烧杯中Q 悬浮,P 沉底。

如图。

已知g =10N/kg 。

请完成下列问题:(1)物块P 的质量为多少千克?(2)小球Q 受到的浮力大小为多少牛顿? (3)液体乙的密度为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4)乙杯底对物块P 的支持力为多少牛顿?8.如图甲所示装置中,物体甲重G 甲=150N ,滑轮重G 轮=50N ,人重G 人=650N .轻杆AB 可以绕O 点转动,且OA :OB =5:9。

不计轴摩擦和绳重,当轻杆AB 在水平位置时,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地面对物体乙的支持力为F 1=210N 。

求: (1)物体乙受到的重力G 乙。

(2)若用物体丙替换物体甲,并在物体乙的下方连接一个弹簧,如图乙所示,当轻杆AB 在水平位置时,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弹簧对物体乙的作用力为F 2=780N .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F 3是多少。

9.如图装置中,轻质杠杆支点为O ,不吸水的正方体A 和B 通过轻质细线连接悬挂于D 点,物体C 悬挂于E 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水平桌面上的柱形容器重为6N 、底面积为2200cm 、高为34cm .已知A 5N G =、B 15N G =,,A 和B 的边长、连接A 和B 的细线长以及B 的下表面到容器底的距离均为10cm ,O 、D 两点间的距离为20cm ,O 、E 两点间的距离为80cm .求: (1)C 物体的重力;(2)向容器中缓慢加入5kg 的水,同时调节物体C 的位置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3)在(2)问的基础上,剪断A 上方的细线,待A 、B 静止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10.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货物,每个滑轮所受的重力均为50N.(1)用滑轮组让重为750N的货物以0.2m/s的速度竖直上升10s,求工人做的有用功.(2)若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N,货物提升过程中绳子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对应的额外功始终占总功的10%,求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11.小峰利用滑轮组将一个正方体金属块A从某溶液池内匀速提出液面,当金属块A浸没在液面下,上表面距液面的距离为h时开始计时,如图甲,计时后调整滑轮组绳端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使金属块A始终以大小不变的速度匀速上升,提升过程中拉力F与金属块A向上运动时间关系如图乙。

已知金属块A被提出液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h=0.25m,(假设溶液池足够大,金属块被提出液面前后液面高度不变,不计绳重及摩擦,)。

求:(1)金属块A的重力;(2)动滑轮的总重;(3)正方体A的体积;(4)溶液的密度。

12.小薇同学制作了如图1所示的探头进行了液体压强和浮力的综合探究。

(1)紧密蒙在探头下端的橡皮膜,形变程度越大,说明它所受的液体压强越_____。

(2)实验时的情形如图2所示,比较甲图和乙图,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比较图2_____和_____,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4)小薇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探头继续探究:①向溢水杯中注水,直到溢水口水流出时停止加水,最后溢水杯中的水面恰好与溢水口_____。

②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探头刚好漫没,如图2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量筒中,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mL,此时探头所受的浮力为_____N。

1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试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 1.510115212021030.520110(1)实验前出现如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和便于______;(2)如图乙所示,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其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杠杆平衡时,在杠杆的O点用弹簧测力计额外施加一个斜向上的力,这个力的力臂是______cm,这个力在探究实验时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到杠杆的平衡;(4)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的数据如上表所示: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分析数据可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

14.小华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实验甲: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实验乙: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1)要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__图.(填“甲”或“乙”)(2)甲、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实验中,利用_____来比较物体的动能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为___法.(4)写出下面两个图分别可以用来探究哪个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像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_____,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当在A处挂了三个钩码时,要使杠杆平衡,应在C处挂___个钩码。

(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

(4)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A 点,如图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a ,若在A 点斜向上拉,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b ,则F a ___F b (填“大于、小于、等于”)。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实验题计算题压轴题等1.(1)4800J ;(2) 200W ;(3) 83.3% 【详解】(1)材料克服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400s 12m 4800J W G h ==⨯=有物(2)拉力做的功为总功,由100%80%W W η=⨯=有总可得总功 4800J6000J 80%80%W W ===有总 则拉力功率6000J 200W 30sW P t === (3)由图可知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n 为2,物体上升12m ,则绳子末端在拉力的作用下移动212m 24m s nh ==⨯=由(2)知拉力做功6000J ,由W=Fs 可得拉力6000J =250N 24mW F s ==总由()1F G G n=+物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22250N 400N 100N G F G =-=⨯-=动物提升500N 重物时,物体做的有用功W G h ''=有物拉力做的有用功()1=W F s nF h n G G h n''''==⨯+总动物机械效率是()500N 100%100%100%100%83.3%1100N 500N W G h G W G G n G G h nη''''=⨯=⨯=⨯=⨯≈+'+'⨯+有物物总动物动物答:(1)在此过程中小明所做的有用功是4800J ; (2)则拉力功率为200W ;(3)提升500N 重物时,机械效率是8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