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信号课件第四章

铁路信号课件第四章

① 灯光显示转移 ②引导信号 ③故障解锁 ④变通进路的使用
4.冗余技术 双灯丝灯泡、电源双重化(两路电源)等。 5.减载使用
信号灯泡的端电压降到额定电压的85%使用。
6.应急顶替
4.4 常用的继电器安全电路
常见的故障: 熔断器熔断、断线、脱焊、螺丝松脱、线圈烧 坏、接点接触不良、线路混入电源等。
1997年4月29日10时48分,京广线湖南省境内 荣家湾车站发生了324次旅客列车与818次旅 客列车追尾冲突行车特大事故。这起行车事 故共造成死亡126人,重伤48人,轻伤182人。
2006年4月11日上午约9时30分,在京九线广东和平
县林寨镇马安隧道附近发生一起火车追尾事故。
9时32分,由青岛开往广州东的T159次列车,行至
(4)独立电源法:
电源隔离法,设立专用变压器。
电路开路(断线故障): 使继电器错误落下,或不能吸起 电路短路(短路故障):
使继电器错误吸起,或不能落下
1、断线防护电路 断线故障远大于混线故障。 采用闭合电路法设计继电器电路。在发生断线
故障时使继电器落下以达到故障-安全的目的。
2、混线防护电路
长期实践表明,室内和继电器箱内环境较好,只 要采取严格的施工工艺,电路极少发生混线故障,所 以一般不采取混线防护措施。对于室外的电路部分来 说,无论是电缆还是其他电线作为连接线时,发生混 线故障的可能性较大,需要采取混线保护电路。
号,以烛光熄灭为允许信号。 由于烛光常被风吹灭而发生多次冒进停 车地点的行车事故,人们开始研究安全对策 了。
1841年格雷戈里发明臂板信号机,模仿手臂发
出信号的动作,并约定臂板举起为停车信号。
目前我国铁路主要采用的是透镜式色灯信号机。 组合式色灯信号机为提高在曲线上的显示距离
而研制的新型信号机。
KZ-2JGJ↑1-1JGJ↓2-KF
d.列车驶入1JG时,Q线混入KF, 混入的电源
极性与原来Q线一致,1JBJ,2JBJ不受影响。 对于H线情况相同。 特点:解决了室外电路混入电源而引起的故 障。
(3)双断法: 在电路的去线和回线上都接入同样的控制接点。 特点:防止两种电路的单一条线之间的混线, 但解决不了Q线和H线双双混线的情况,所以只 能减少混线的发生率。
(1)位臵法(远端供电法)
将继电器和电源分别设在可能混线位臵的两
侧。
(2)极性法:
1JGJ↑ 2JGJ↑时,1JBJ↑ 2JBJ↓ 1JGJ↓ 2JGJ↑时,1JBJ↓ 2JBJ↑ 1JGJ↓ 2JGJ↓时,1JBJ↓ 2JBJ↓
a.列车未驶入1JG时,Q线混入KZ,混入的电
源极性与原来Q线一致,1JBJ,2JBJ不受影响。 b.列车未驶入1JG时,Q线混入KF,立即短路, 1JBJ↓ 2JBJ↓。 c.列车驶入1JG时,Q线混入KZ,形成短路。
4.2
安全性与可靠性
可靠性与安全性从概念上有区别。其目的性 或者功能性不同。而且不能互相代替,然而 在某种情况下,提高可靠性就等于提高安全 性。

安全性:以防止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
的。
可靠性:以维护系统的功Fra bibliotek正常执行为目 的。
4.3
1.防误办技术
信号安全技术分类
在有人介入的系统里,减少和防止操作失误 或者在错误操作下仍使系统处于安全状态的技 术称作防误办技术。
安全技术概述 安全性与可靠性 4.3 信号安全技术分类

常用的继电器安全电路
4.1
安全性技术概述
安全技术的由来――以血的教训总结发展 来的。 逐步形成故障-安全原则,它一开始并不 是人为提出的,而是经过不断失败,流血逐步 完善形成的。
1825年出现第一条铁路,夜间以蜡烛烛
光指挥行车的,约定以烛光点亮作为停车信
京九铁路林寨车站到东水车站区间时,与武昌至汕
头的1017次列车发生追尾,造成T159次列车机车受
损,1017次尾部4节车厢脱线,20余名旅客和工作人
员受伤。
2007年2月28日凌晨1时55分左右,从乌鲁 木齐驶往阿克苏的5806次列车遭遇特大沙尘暴,
11节车厢被狂风推翻。
第四章

铁路信号安全技术
① 防止误操作 ② 误办无危险
2.故障-安全技术
① 重力法。安全型继电器,道口栏目等。
②闭合电路法。电路闭合对应危险侧,电路
断开对应安全侧。
③锁闭法。开放信号时,检查各项联锁条件。
3.故障软化技术
设备或系统局部发生故障时,虽然某些
功能有所减弱,但仍能使系统的基本功能维
持执行的措施称作故障软化技术。
相关主题